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要潮流。世界和平的实现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事实证明 ,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柱石。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1959年,北欧挪威奥斯陆大学成立国际和平研究所,出版专业学术期刊《和平研究》,标志着国际和平学的正式形成。迄今为止,国际和平学的研究已成为欧美及亚、非许多国家的重要学术领域。然而,作为学科专业性的和平学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为此,迅速展开中国和平学研究,建设中国的和平学体系,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时,尤能呈现其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今年3月28日江泽民主席在与玻利维亚总统桑切斯会谈时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屯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是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因素,我们愿与世界人民一道,继续为此作出积极的努力。”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研究当代世界和平稳定的各类因素;深入挖掘悠久历史传统中的中华和平文化的传统资源,从而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现代发展,必然是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因素,此当是中国和平学建设与发展的时代使命。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跨学科的和平学研究工作,拟从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层面对于中国和平学的建设提出初步的构想,并计划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中国和平学研究论丛》,组织编纂《中国和平学研究丛书》。  相似文献   

3.
朝鲜半岛是指鸭绿江、图们江以东以南朝韩共同统治地区,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国际热点问题。2011年12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突然去世,半岛新形势给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战略空间。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为世界文明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抉择,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相似文献   

4.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诉求。然而,在目前情况下,世界和平之路仍然显得艰难而曲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时刻面临局部或地区战争的威胁。其中,世界各国国情的不同及其多样化所导致的人权问题,就构成了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在世界各国国情多样性的背景之下,促进世界各国的人权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就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解决人权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真正能够在各国国情多样性背景下促进各国人权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中国是因和平而崛起,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提供了中国崛起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也一直为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而不懈努力。中国是怎样崛起的?中国是以和平而崛起,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贯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和平建设原则,体现了中国崛起有理有利的全新发展战略。中国的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中国是为和平而崛起,和平发展谱写了促进世界发展事业的崭新篇章,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激活世界经济"一盘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而又坚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论构建中国软实力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软实力已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在和平发展并倡议构建和谐世界的中国来说,增强软实力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发展软实力,中国应该在国内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外制定并实施一套成熟而系统的外交战略,包括重视文化外交,加强对外文化传播;坚持和平外交;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履行大国责任;发展和谐外交,构建和谐世界;等等。  相似文献   

7.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事实上说明世界已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如同战争与革命时代并不排斥局部的和平与发展一样 ,和平与发展时代也不排除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时代只是人类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个大时代中的一个阶段 ,随着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它将为新的发展阶段所代替。这一时代观为 1978年以来我们党制定正确的国际、国内政策奠定了基础 ,同时 ,也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与途径 ,制定出切合当代实际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虽然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共识,但人类社会却存在很多不安宁的因素。在世界范围之内,和平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充分认识和了解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的不和平因素问题,对于我们深入把握未来世界的发展态势,不断增强我国人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从而对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 ,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三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形势下对和平主题的内容都有发展和创新 ,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他们的和平外交思想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作一论述 ,展现这一思想的世界意义和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基于和平发展道路的优越性、普遍性和共赢性特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必然是一条通往和谐世界的康庄大道;基于中国的大国地位及累积贡献,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基于其现实和潜在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在构建和谐世界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社会党国际的全球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的全球化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的,它建立在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基础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态势。全球化对当代世界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有机遇,也有挑战。为了使全球化真正造福于全人类,需要构建和平、民主、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实行全球治理,实现国际社会的民主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逐步形成了全球冷战战略,在全球冷战战略的统领下, 美国政府还进行了冷战心理宣传攻势.杜鲁门总统公开进行的宣传攻势"真理运动"(Camp aign of Truth)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进行的隐蔽宣传行动形成了一场总体的心理宣传战.其中,美国之音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能够突破苏联对美国之音的广播干扰 , 美国国务院组成了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名校22名专家教授在内的研究项目组,代号为"特洛伊计划".通过对这个"最高机密"计划的研究,可揭示出美国在冷战初期进行的种种心理宣传手段,进而全面认识美国的全球冷战宣传战略.  相似文献   

13.
心理战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其威力不仅危及军人,同时还波及民众。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心理战的对象不仅是军人,也包括民众,不仅其作战过程伴随整个战争的始终,其作战样式也变化多样,且极具欺骗性。它直接影响预备役部队及民众在战争中的行为反应速度及作战能力,甚至对指挥者的战略和战术决策产生干扰作用。因此,实施心理战教育训练,增强预备役部队及民众的心理战意识,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将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心理战,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心理战不像高技术条件下的“硬战争”那样残酷,但这种“不流血的战争”与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战争相比,蕴含着同样巨大的破坏和毁伤能力。必须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研究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信息心理战。国家心理安全是现代国家安全领域中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心理安全,就是确保本国民众的心理边疆不受他国侵犯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台湾因素对中、美、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的结束,意味着以美苏对峙为基轴的两极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进入多极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因素成为中美、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将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在军控、维和、反恐等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长远来看,联合国必将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应积极推动联合国的健康发展;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增强本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联合国发挥作用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20多年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国已经走上“和平崛起”之路。中国为“和平崛起”正倡导并形成一整套适应世界潮流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新睦邻政策。在这些国际关系新理念支撑下,正在崛起的中国就能够使世界各国充分相信中国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并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瑞士中立外交政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认为瑞士永久中立除了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地理因素之外,还有同它的人民长期以来为捍卫和平中立的努力和奋斗是分不开的;瑞士的中立外交政策不仅给瑞士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其他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使之成为世界几百年来从未发生过战争的惟一国度,同时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永久中立政策使蕞尔之国瑞士变成了举世瞩目的"大国",成为世界各国心目中的"伊甸园"和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以美军为首的盟国军队用心理战从精神层面打击日军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助历史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的心理战战略计划、心理战手段、心理战的成绩及特点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日本士兵在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后有“效忠天皇”“皇军不可战胜”等信念,狂热信奉“进功精神”和“武士道”精神;对此,美国在大战略背景下确定了对日本心理战的目标是以揭露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为核心,使日本士兵和民众相信,日本政府发动的侵略战争注定要失败的,并相信美国的宣战和胜利将给日本带来民主自由,同时维护日本天皇的尊严,将发动战争的罪行归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并尽可能减少日本士兵和民众遭受不必要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心理战具体的措施有正面的“白色”宣传,一是对日本军队进行广播宣传或阵前喊话,二是向日本军队占领的岛屿或前沿阵地投放传单,还有讲假话的“黑色”或“灰色”宣传,其基本手法是制造和传播假消息和假情报来扰乱日军士兵的心理,再利用日本战俘向原先部队宣传美军优待俘虏政策,向美国投降是“名誉停战”等;为了让心理战术的效果更明显,美军将心理战行为与军事行为相互配合,用空袭和投放原子弹等对日军士兵造成心理威慑,用真假情报信息迷惑日军士兵,使得日军士兵士气低落,抵抗意志逐渐减弱,“跳蛙”战术和心理战攻势节节胜利,心理战在打败日本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第四种战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鉴于有些学者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怀疑和争议,我们认为和平与发展既是大战可以避免,各国能够抓住机遇发展、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的状态,也是一个和平面临霸权主义威胁,发展受到国际经济旧秩序阻碍的严峻问题,因而是世界各国人民应付出艰辛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如此全面地看待和平与发展,则不难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