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反恐战争与美国-伊斯兰世界矛盾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反恐战争的深入推进,伊斯兰世界对美国反恐战争的认识和反应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超出国家范畴,向社会和意识形态领域延伸,形成了一个国家对抗一种宗教群体的局面.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矛盾的重大演变导致双方的敌意和对立进一步加剧,成为影响当前国际局势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后,在“反恐”的名义下,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继而又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军事打压的同时,小布什政府又提出“大中东倡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进行“柔性改造”,亦即借传媒力量来影响和控制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进而争得民心,实现军事手段所无法达到的目的。因主客观原因,修复美国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成为美传媒外交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来看,小布什政府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传媒外交尚未取得成功,美国的国家形象也未获得改善,甚至有愈抹愈黑的迹象。这与美国在中东一贯推行的双重标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本土传媒的反弹和美的霸权心态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后,在"反恐"的名义下,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继而又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军事打压的同时,小布什政府又提出"大中东倡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进行"柔性改造",亦即借传媒力量来影响和控制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进而争得民心,实现军事手段所无法达到的目的.因主客观原因,修复美国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成为美传媒外交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来看,小布什政府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传媒外交尚未取得成功,美国的国家形象也未获得改善,甚至有愈抹愈黑的迹象.这与美国在中东一贯推行的双重标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本土传媒的反弹和美的霸权心态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东方主义是关于东方和西方世界关系的经典理论。在伊朗伊斯兰革命、海湾战争以及"9·11"事件的刺激下,新东方主义在二元对立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延续与补充东方主义的原有内涵、强化"他者化"方式以及在传播中提升伊斯兰世界本土声音的消息源功能等手段,成为现代西方世界审视东方世界的新框架。本文通过分析美国三家主流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相关报道,认为新东方主义叙事方式对后"9·11"时代美国媒体的报道产生了重要影响力,这种叙事方式成为美国媒体报道反恐战争与伊斯兰世界事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和冲突的历史形成了双方相互的敌对,使双方的冲突成为“自我证实的预言”。美国新帝国战略体现了地缘政治的复归,激发了伊斯兰世界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具有深刻伊斯兰色彩的反美力量在伊斯兰世界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9·11”不折不扣地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此后,美国开始了折腾的10年,以反恐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并在反恐的名义下,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然而,美国通过战争改变他国政权之时,战争也改变了美国。回望这10年间发生的多场危机,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大国力量的相对平衡,是防范和控制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平衡意味着更多协商的出现,也意味着武力将不再是个别国家可以随意使用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当前的世界格局是由一个全球性超级大国和多个地区性大国构成,国际问题的解决将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合作而非对抗。  相似文献   

7.
中东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在世界能源市场上长期不能把握自身命运。后冷战时期,由于各种内外矛盾的牵制,中东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仍相对边缘化。美国控制石油的动机表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对此的理解相距甚远,与中东激进组织的解读更是大相径庭。涉及经济公平的石油利益,对中东伊斯兰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物质和观念层面的压力,使中东乃至世界部分穆斯林倍感不满。  相似文献   

8.
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和冲突的历史形成了双方相互的敌对,使双方的冲突成为"自我证实的预言".美国新帝国战略体现了地缘政治的复归,激发了伊斯兰世界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具有深刻伊斯兰色彩的反美力量在伊斯兰世界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宗教原教旨主义者的末世论成了全球社会政治冲突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因,它不仅导致了许多国家内在的社会政治断裂,也加剧了当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和冲突。巴以冲突就是一个末世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典型个案。末世论是以色列的信仰者集团、美国的基督教右翼积极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推进定居点运动,阻扰和平进程的重要动因。这两者的进攻性行动破坏了伊斯兰世界的认同,损害了他们的权利、尊严和拯救前景,从而引起哈马斯、真主党等激进伊斯兰主义者同样带有末世情结的伊斯兰群体以圣战为主要形式的抗争。  相似文献   

10.
宗教原教旨主义者的末世论成了全球社会政治冲突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因,它不仅导致了许多国家内在的社会政治断裂,也加剧了当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和冲突。巴以冲突就是一个末世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典型个案。末世论是以色列的信仰者集团、美国的基督教右翼积极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推进定居点运动,阻扰和平进程的重要动因。这两者的进攻性行动破坏了伊斯兰世界的认同,损害了他们的权利、尊严和拯救前景,从而引起哈马斯、真主党等激进伊斯兰主义者同样带有末世情结的伊斯兰群体以"圣战"为主要形式的抗争。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奉行亲美立场的伊拉克库尔德人在美国的中东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伊战后,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标志事件,2011年美军撤离伊拉克为重要节点,美国的伊拉克库尔德政策可以分撤军前和撤军后两个阶段。随着伊拉克国内安全局势的恶化、伊朗支持什叶派力量的力度加大、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沉浮和美国中东战略的收缩,美国不断调整对伊拉克库尔德政策。该政策是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从本质上讲是美国将其作为维护中东霸权战略的重要抓手和依托。近年来,随着伊拉克国内反美情绪的高涨、伊朗地区影响力的增强、叙利亚局势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美国根据中东局势变化和战略利益需要持续调整库尔德政策,伊拉克库尔德人仍将是美国中东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棋子。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的圣战观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观念。《古兰经》有关圣战的规定反映了先知穆罕默德时期伊斯兰社团的发展,教法中有关圣战的规定又反映了7~10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发展状况。10世纪开始,圣战观总体上处于休眠状态,伊本·泰米叶和瓦哈比派分别在圣战的两个低潮期激活了圣战观。赛义德·库特卜使圣战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并催生了以埃及为中心的第一波伊斯兰恐怖主义;阿卜杜拉·阿泽姆使圣战观国际化,并催生了以本·拉登为代表的第二波伊斯兰恐怖主义。在本质上,当代伊斯兰恐怖主义是对圣战观的曲解和滥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巧遇恐怖袭击与中东地区关联深厚,而反恐行动更是为本已动荡的巴以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反恐利益主导下的美国中东政策的不稳定性客观上加剧了中东局势的动荡。随着反恐行动的后续发展,伊拉克成为新打击对象,中东的两大热点--巴以争端和伊拉克问题在反恐框架中相互交织,中东局势未来走向与美国反恐息息相关。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在确保中东根本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根据反恐需要做相应调整,而巴以冲突将维持可控制的低烈度状态。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美国利用高新技术,扬长避短,连赢了几场战争,对外动武的信心十足。阿富汗战争和伊战的胜利助长了美的气焰,美成了当前世界主要的战争策源地。冷战后,遭受过美打击和欲打对象几乎都是发展中国家,反恐已成为美的金字招牌,镇压、剪除发展中国家中不服它的“刺头”的道义理由。伊不会是美欲打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反恐战争有可能指向“南方”国家。伊战是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新的十字军东征”,是美在世界确立其新秩序的战争。  相似文献   

15.
中东与巴基斯坦反恐形势的互动是当前巴安全局势恶化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基于巴所处的联系南亚与西亚、中亚的特殊地缘位置及其伊斯兰文化属性,本文重点考察了阿富汗、伊朗、沙特三个有重要相关性的国家对巴反恐局势的影响;基于全球恐怖主义网络的运作机制,本文从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三条主要联系渠道,分析了巴基斯坦恐怖势力与中东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巴局势恶化对“动荡弧”地带安全局势的影响,并就巴局势恶化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I present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U.S. expansion and rise to hegemony in World War II, and argue that the concrete global perspectives and postwar ambitions of U.S. state managers were formed in the course of world war itself. They were not the result of preconceived economic or geopolitical policies or aims. I examine U.S. expansion and postwar goals in the militar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renas, and show how social processes set in motion by world war in each of these dimensions were central in shaping the distinctive outcomes. I develop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world war as a social process, and argue that such an extraordinary period of violence, historical contingency, and state-led expansion involves potentially unique features of macro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相似文献   

17.
为称霸全球,美国在中东开始实行以反恐、防扩、民主改造伊斯兰世界为基本特征的“整合”政策。中东政治的现实虽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整合”政策的缺失,必遇重重阻力。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weaves social science discourse into the fabric of a genealogy of terrorism. The power struggles associated with the US lead global war on terrorism are producing many new objects of knowledge and possible lines of research (e.g., Islamic terrorists, jihadists, suicide bombers, experts on counterterrorism, and ISIS). This process is modeled as a cycle involving power struggles and power elite orchestrated political victimage rituals and a biopolitics of knowledge. This dynamic is explored in terms of social science discourse and the biopolitics of terrorism. The limits of current thinking in “counterterrorism”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future research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9.
从海湾战争至今,美国和伊斯兰世界冲突不断。美国社会对伊斯兰世界的误解不断加深,媒体也塑造了一个负面的伊斯兰世界形象。本文以美著名新闻杂志《时代》周刊的140篇报道为个案,分析美媒体对伊斯兰世界报道的主题内容及其建构的伊斯兰文明形象,对《时代》所持的价值观和理念以及导致报道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20.
The terrorist attacks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ember11, 2001, fueled widespread concern and speculation about mountingIslamophobic sentiment among Americans in response to the events.To monitor developments in opinions about Muslims and Arabs(both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broad) and attitudestoward the Islamic faith, survey organizations began to assessmore regularly Americans’ attitudes on these topics. Ianalyze developments in public sentiment about Arab and MuslimAmericans and Islam in the age of the war on terror using availablepublic opinion data. The data analyses in this study suggestthat Americans possess lingering resentment and reservationsabout Arab and Muslim Americans. The evidence also reveals lowlevels of awareness about basic elements of Islam but growinganxiety about Islam’s (especially Islamic fundamentalism’s)compatibility with Western values of tolerance, acceptance,and civility. Some of the sharpest movement in opinion dynamicswe observe is in the immediate aftermath of the 9/11 attacks,but opinion levels stabilize shortly thereafter. Monitoringthese developments as the war on terror continues is cruc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