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文长故事是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群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代表作,近期台湾学者将其和鲁迅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相关联,剖析其负面价值。本文对此进行讨论商榷,在辨析故事复杂构成形态的同时,还以《皮匠驸马》等故事角色的狡黠行为为例,提出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类代表作的研究评审中,须本着激浊扬清、去粗取精的科学态度,涤荡国民劣根性之遗存。  相似文献   

2.
一在解放战争暴风雨的年代中,我们年轻的报告文学带着前线激动人心的胜利消息和英雄事迹传遍各地,象一道闪电,照亮了战争的道路,鼓舞了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在文坛上放射了异彩。这里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刘白羽同志的创作。刘白羽同志报告文学的创作,开始于抗战初期。《逃出北平》,以一个革命青年的坚强意志和热情报导了惨痛的流亡生活,反映了动荡的时代面貌。到延安之后写的《游  相似文献   

3.
“四人帮”倒台后,随着报告文学创作的新发展,有关报告文学的理论、评论文章也多起来了,并在新阶段再次出现了关于报告文学创作问题的原则分歧。徐迟同志在国内记者业务训练班的报告中,谈到《哥德巴赫猜想》的写作时说,掺了“一点砂  相似文献   

4.
报告文学也可以创造意境?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诗讲究意境,散文讲究意境,甚至小说、戏剧也讲究意境,总之,凡是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文艺作品,无不追求艺术美。严文井说:“在现代诗正渗透到各种文学样式里。”意境当然不只为诗,散文等所独有,报告文学也同样追求意境美。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中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所谓意境,就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互相融合而形成的能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内情与外物的统一,是深意与画面的交织,把深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报告文学诞生于无产阶级血与火的斗争中,在报刊的新闻通讯与文学作品交界的边缘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经过阶级斗争的磨炼,经过千百万作者的创作实践,这种新的文体一方面逐步从报纸的新闻通讯中脱胎出来;另一方面又逐步与文学中的散文、小说划清界限,显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由附庸而蔚为大国.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迫切感到:要为报告文学正名,从理论研究上阐明报告文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定报告文学在文学领域中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 ,对于苏雪林先生的“楚辞域外文化论” ,我们应扬弃其具体的甚至总体的结论 ,而取其研究思想的合理内核。通过对出土实物的分析 ,笔者发现 ,古希腊罗马人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竟与楚国人十分相近 !而且整个“南方丝绸之路”上各地域、各民族人民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都非常相似 !事实证明 ,比之中原文化 ,楚文化多了一道域外文化背景 ,这对于楚辞和楚艺术文化的研究 ,显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家的言语风格,是作家在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语言运用纯熟的标志。我国当代著名的报告文学家徐迟,在40余年的报告文学创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他独特的言语风格,值得人们认真地进行研究,这无论是从文艺学或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作家个人言语风格的研究,我国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古代的言语风格论,重在言语风格的归类。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就提出了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  相似文献   

8.
当代颜色科学关于颜色实在性的争论,主要分为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但这两种理论之间的争论只是表面上的,背后共享着科学主义以及笛卡尔式二元论假设。梅洛-庞蒂通过揭示功能含义下的结构概念有效地拒绝了笛卡尔式二元论,使得非物理还原论意义下的颜色实在性及其意义得以敞开。在此基础上的知觉理论有效地辩护了第一人称视角的实在性,揭示了自然化现象学论题的可行性方向。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横跨新闻和文学的界河,是一种边缘性的文学体式。这种文体最先是在西方繁衍起来的,其滥觞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甚至更早些时候。不过,它在我国繁兴起来,并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则还是在三十年代。这得力于“左联”的引进和提倡。从三十年代初到四十年代末,报告文学追随时代的脚步,表现了民主革命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充分发挥了应有的战斗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为报告文学的繁荣创造了充分条件。三十多年来,报告文学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也遇到过不适当的干扰,以致出现艰难和曲折,但总的说来,它是在大步前进的,取得了巨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经营情况的复杂性和内外条件的不稳定性,企业随时面临危机的发生,危机管理也就成为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从南京冠生园事件出发,分析了危机管理模型,提出了危机事件处理分析模型,对南京冠生园危机事件处理进行了评价.指出企业要在经营过程中生存发展,必须学会防范和处理危机,建立起企业的危机预警系统,提高企业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韵高而才短的解读往往是非此即彼的,或者是孟浩然失才,或者是苏东坡失当。其实,苏论十分中肯,也非常精辟。苏轼以韵高为尺度,十分欣赏孟浩然诗歌萧疏淡泊的风格,也遗憾其诗中文化含量的不足。而从其韵高而才短的批评中,我们读出了苏轼的宋人诗美以才为诗的倾向性,读出了他对于学高韵胜诗美理想的自觉追求,同时看出唐宋两代的诗美取向的差异性。虽然苏轼等宋人也以韵论诗,甚至风行韵说,但是,唐宋两代,即便都是对韵的推崇,韵的内涵也不尽完全重合。唐人的韵观,偏于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的蕴藉与神迹,而宋人的韵观,则侧重于淡泊简远的自境与至味。  相似文献   

12.
电影艺术特性是黄钢报告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从电影艺术特性的角度对黄钢的报告文学进行分析,指出黄钢报告文学中电影艺术特性的积极意义:增加作品的生动可感性;精简作品的结构;优化报告文学的文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向宛如庶出的报告文学从叙事散文中脱颖而出,以新的笔墨、新的姿态,和着新旧交替、转机纷呈的时代脉搏,跃上了当代文学的浪峰。它正以不可抗拒的生命力向小说、戏剧、诗歌挑战,并赢得了为数众多的读者。在这支异军突起、活力充沛的报告文学作者群里,由诗歌、散文创作而转入专志于报告文学创作的徐迟,则是开风气之先的勇敢的探索者。他不但开拓了报告文学新的领域,以诗的语言、诗的情调、诗的想象写报告文学,而且还给报告文学熔铸进美学因素,使他笔下的人物和生活充溢着时代的美感,表现了他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4.
魏建亮 《东方论坛》2012,(4):109-115
当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命名非常混乱。这种混乱一方面体现了学界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内涵的莫衷一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相关学科学科属性(如文学)认识的模糊和对学科内组成部分(如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研究)内涵与属性的模糊。从前者来说,在于目前尚未有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及其他称谓的明确界定,从后者来说,它既导源于前者的模糊不清,也是当前社会功利化倾向所为。从根源上说,这种混乱是追求宏大叙述的群体主义挤兑讲求差异的个性主义的结果。因此,尊重个体、维护差异、倡导对立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文学写作基于复杂的生命体验,是感性的、灵魂的,也是语言的、技艺的。创意写作主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必须从写作经历和实践出发;而文学的本质和基础则是诗性,文学应是作家的诗性创造,艺术批评同样应忠于诗性原则。诗性是丰赡、深广而曲折的,要求作家既要关注西方诗学的理性与逻辑,更要尊重中国诗学的感性、感觉与意象,是诗与思的融合,不能执于一端。作家既要热爱真理正义,也要忠于艺术原则;忠于艺术原则是作家的责任和担当,而放弃艺术原则,也意味着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学报编校合一模式的长与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分析归纳了学报编校合一模式的长处与短处。作者认为,在人员编制不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弥补编校合一模式的不足之处,使之变得科学、高效,不断推动学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之一 持麝成尘香不灭 拗莲作寸丝难绝——温庭筠《达摩支曲》 ××兄: 对我来说,你的来信真是“如切如磋,如(?)如磨,”把我的思考引导得更加深入。来信指出:我上次谈到徐迟的美学理想,论述不够充分,论点有待于进一步展开。你说:徐迟的美学理想既然是通过有限的人物形象去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美,那么,徐迟本人对这种精神美作出了什么样的审美判断呢?这种精神美是徐迟个人的主观  相似文献   

18.
以和合学与系统论的观点考察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认为在文学与政治、作家与时代激烈冲突的20世纪,报告文学始终处于冲突、融合的过程之中,正是它在"新闻性"与"文学性"、"文学性"与"政治性"(理性)、歌颂与暴露以及主旋律与多样化等方面的激烈冲突,报告文学才得以发展、进步,才走向融合、新生.而90年代报告文学的成熟与自觉,正是它遵循其自身内在规律而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网络交流被视为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IE技术界和教育部门、研究人员加强了协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出现了许多知名的网络交流计划。大量研究证明了网络交流在促进读写、人格养成与职业准备等方面的独到作用。本文介绍了作为作文教学形式的网络交流计划的内涵与基本形态,重点讨论了其独特价值与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清帝国在西南地区施行的"改土归流"举措历来众说纷纭.有人强调"镇压",有人看重"统一".从清帝国治理的角度看,王朝统治者通过"改土归流"对苗疆"异族"的再造,产生了政教"大一统"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