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今日南国》2007,(19):52-54
一群手中攥着大学文凭的毕业生又回到校园来读书,不过这次他们读的不是研究生,而是中专——大学毕业生何以"回炉"读中专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今年招了一个春季中专班,32个学生中有近一半都是手中攥着大学文凭的大学生。无独有偶,这种大学生"回炉"读中专的现象,几年前就出现了。2005年,温州的一些大学生就选择去技校"回炉",结果引发争议。2006年8月,从北京科技大学成教本科毕业已3年的汪洋回到中专上课,又引起广泛争论;9月,江苏扬州技师学院招收的新生中,有36名新生是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另据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该市技校新生中,仅2006年就有346人是拥有大专以上文凭的大学生。这些在大学上了三四年的"天之骄子"们,为何拿着大专或本科文凭"回炉"读中专?  相似文献   

2.
由于外部配套机制的不完善,职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陷入了困境。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扶持和热情鼓励职业大学毕业就业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而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将高达千万人。那么,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该怎么求职?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用人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4.
沈泉涌 《金陵瞭望》2005,(15):15-15
家庭背景越好,越容易找到好工作,这已成众多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在一次针对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越高,说明不同阶层子女受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也不均等。而参与这次调查报告撰写的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文东茅更是认为: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拥有的权力越大,  相似文献   

5.
“职业自我”在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目前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除了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还在于女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缺乏对“职业自我”的认知。女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科学的职业自我认知是其成功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和关键的一步。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职业气质和职业价值观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女大学生应该充分运用“职业自我”做出正确地就业选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透视,对影响毕业生就业四个方面因素的调查分析,对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从学生自身、高等院校、政府行为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冰 《今日南国》2007,(9):58-59
《中国青年报》3月23日头版刊登的《大学生做足疗工是不是浪费人才》,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人们在对大学生做足疗工是不是浪费人才进行讨论的同时,也在关注用人单位“超低薪用大学生”这一现象。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大学生超低薪”现象到底害了谁?  相似文献   

8.
《成才与就业》2012,(18):18
正"第一份工作总是又苦钱又少",部分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常常因为工作现实和想象存在太大差距,而在很短时间内选择离职。近日,某专业公司针对部分毕业生的调查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1%的人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离职中主动提出"分手"的98%是大学生,而不是雇主。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降低失业率,社会上一直有声音在呼吁毕业生要从底层做起,先就业再择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的方式,获取了赤峰籍90年代出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地选择的相关信息,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分析得出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最终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地区就业、创业政策方面的建议,引导赤峰籍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择业和就业。  相似文献   

10.
陈远 《成才与就业》2014,(13):29-29
作为职业指导员,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应届毕业生小黄在就业咨询时提出,一定要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工作,而对于其他并没有任何要求,甚至是工资,小黄说:“没有工资我也愿意干,我只想积攒一些工作经验,有了工作经验,日后找工作就会顺利很多。”而如今,像小黄这样抱有“曲线就业”想法的应届毕业生并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1.
眼下,2010届大学生应聘求职已进入高峰期,然而一些专业不太吃香的大四学生并不急于找工作,而是忙着回炉参加各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培训。这一现象不由让笔者回想起一年前,青岛高级技工学校大学生技师班成立时,曾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当时的大学生技师班开设电气自动化与控制和  相似文献   

12.
“慢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在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下,不急于求职就业,也没有继续深造,而是以各种方式暂时待业的现象。引发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原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学生需要在树立正确职业观及就业观的前提下,形成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家庭要在树立正确教育价值观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干预;校方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政府部门则需要整合资源营造高质量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医学高等教育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医科毕业生就业难”。本文通过对医学毕业生职业定位过程中的问题归纳分析,指出大学毕业生职业定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就业率,摆正位置,正确把握机遇,只有这样才会成功就业,事业有成。  相似文献   

14.
祥子 《金陵瞭望》2006,(11):10-10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解读考生关心的就业问题时表示,当代大学生不应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要将自己定位为普通劳动者。  相似文献   

15.
中青 《今日南国》2009,(5):18-18
面临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纷纷出谋献策,但这毕竟只是解决问题的外力。要真正将大学生就业问题彻底解决,还必须从大学生自身入手。只有自身的实力提升了,社会各界的努力才能落到实处,就业形势才能真正缓解。  相似文献   

16.
浅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又可谓是焦点中的焦点。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但是,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本文对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今日南国》2009,(3):7-8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等各种原因,“就业”早已成为每一个高校毕业生必须应对的难题。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高校在为2009届毕业生就业发愁的时候,有的高校毕业生已顺利走向市场,陆续走上了实习、见习岗位。在劳动力供大于求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对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而言,实习就业这一新的就业形式是“两厢情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再次提出"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罗和安批评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院校歧视,在当前突出地表现为对非"211"、"985"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院校歧视,这可谓是"中国所特有的"。2013年4月16日,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锐"大学,共青团服务学生就业的意义重大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以恰当选择职业;履行团的工作职责,维护青年权益,扩展团的影响力;推动国家安定与社会繁荣.依据"服务"的核心理念与"适应"的基本理念,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策略性思路应涵盖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知识和技巧;给学生提供周到的求职服务;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杨荣 《社区》2011,(13):12-13
作为一门新专业和新职业,社会工作近些年有很大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经常面临来自社区和居民的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工作有什么作用?与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的社区工作相比,社会工作“新”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