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农户收入差距及其根源: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和Bootstrap技术,研究了中国农户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多元而复杂,既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和社会资本等微观因素,也有产业差异、区域分割、制度与政策等宏观因素。其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非农就业缩小了农户收入差距;而社会资本、金融负债、制度与政策、区域发展水平等拉大了农户收入差距。就结构性收入分解看,不同的收入来源,其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不同的影响因素,其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也存在差异。其中,基础教育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其余诸变量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是结构性的,仅仅通过部分收入来源对农户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夏丽华 《决策探索》2003,(12):55-55
一、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扩大的表现和原因 现阶段,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扩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二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三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四是不同所有制单位的职工收入差距扩大;五是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扩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历史条件制约.一般来讲,社会所能提供的生活资料越少,人们为分配这些生活资料形成的矛盾就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收入差距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我国的收入差距包括地区收入差距、城镇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收入差距.本文拟就这些不同方面收入差距各自对我国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并提示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问题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着力缩小四大差距。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适当提高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适当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缩小行业差距,适当提高简单劳动者的收入;缩小东中西部差距,适当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收入。实现这些目标,初次分配方面,应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再分配方面则应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机制。无论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框架还是改革的方向,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民富"。但是,中国仍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开始逐渐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的基尼系数急剧增长。据有关学者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1981年是0.288、1990年0.343、1999年0.397,进入新世纪后则基本上在0.4以上的水平发展,2003年达到0.46后继续增加。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一个社会的基尼指数,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入差距变化情况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收入分配包括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行业之间四个维度上的比较。城乡之间:3.2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经历了由…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郑州城市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造成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为此,提出缩小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加大二次分配的调控力度,重点帮扶城市贫困群体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构成,证实了农民工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减少正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文章旨在通过比较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从事行业收入的差距、工作时间导致的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情况差异、福利待遇差异等现状,找到两类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钱忠好  牟燕 《管理世界》2013,(2):78-89,187,188
本研究利用2003~2008年间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重点考察土地市场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藉以探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土地市场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随着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直至土地市场化水平达到25.33%。当土地市场化水平达到25.33%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最大;当土地市场化水平大于25.33%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缩小。由于中国目前相当多的地区土地市场化水平低于这一临界值,现阶段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处于正向作用阶段。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国政府应该不断加大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强化市场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中的作用,努力消除各种非市场因素的限制,以尽快跳出土地市场化的"低水平陷阱"。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也持续扩大,目前已逼近警戒线。为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持续扩大的原因,提出扭转差距持续扩大的对策,本文利用中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方法,对近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农村住户家庭经营收入不平衡和地区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是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主体。近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及时化解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企业异质性理论引入内生增长模型,讨论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基于1981~2015年85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同时运用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验证了二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强度的提升,母国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态势;OFDI一方面通过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挤出部分国内投资等渠道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另一方面以推动母国的金融发展与教育拓展等方式对收入差距产生削减效果;OFDI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理区位的国家中具有异质性:当人均GDP小于5767.53美元时,对外直接投资强度显著地扩大了母国收入差距,当人均GDP超过5767.53美元时,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欧洲国家的OFDI与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美洲、亚洲国家的OFDI促进了母国收入差距的扩大,非洲国家的OFDI对收入差距无显著影响;此外,OFDI对母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跨期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与OFDI存量增加,其间接效应的边际效果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1.
适度、可控的收入差距能有力有效地激发实践主体的劳动潜能,提高效率,但过大、失控的收入差距不仅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而且危及国家和谐稳定。本文首先透视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的实情现状,接着剖析收入差距背后的深层诱因,最后亮出城乡收入差距的消解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0.4, 国家统计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最高达10.7倍!最近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发布的调查显示,相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同样已成为一条“鸿沟”。高收入者;人均年支配收入1.7万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欢 《经营管理者》2014,(23):107-108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提升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结论,文章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过程中,收入分配会逐渐缩小,金融总量的不断扩张短期内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长期内只能导致更大的收入不平衡;同时本文加入新变量,研究教育对于城乡收入不平衡的影响,结论表明随着教育的深入,初期收入差距会缩小,但是在长期会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于1995年和2002年实施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并从组群的视角重新考察了1990~2002年间城镇收入水平差距的演进情况。本文的研究发现相比于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收入差距,同一年龄组群内部的收入差距在中国的收入差距中占有支配性地位。同时,分析也显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0~2002年城镇居民个人组间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而组内收入差距则迅速扩大。随后本文对城镇居民个人组内收入差距变动进行时间效应、组群效应和年龄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组内收入差距除随时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外,较晚出生年龄组的收入差距较较早出生年龄组的收入差距要大。最有趣的是本文发现收入差距随年龄总体呈倒U型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这期间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大约为9%。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伴随着居民不断增长的收入水平,目前还有着较大的收入差距存在城乡居民之间。本文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策略研究这一话题研究和探讨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策略,旨在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收入分配领域制度和政策不完善、执行和监管不到位,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果这一趋势加以蔓延,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本文主要从初次分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对缩小收入差距筻对策进行探讨;在第三次分配领域主要探讨完善责任激励机制及民间捐赠组织监管机制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文将测量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方法引入到城镇居民消费差距的测定中。采用1992-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各收入分组的消费数据,计算了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七类消费分项指标的差距及其对总消费差距的贡献,并通过反事实方法模拟分析分项指标对总体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镇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保持同步的发展趋势,但消费基尼系数一般小于同期收入基尼系数;第二,尽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一直成为平抑居民消费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但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程度呈逐步弱化态势;第三,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消费,尤其是前者,已逐步成为影响居民总体消费差距的重要力量;第四,虽然居民家庭设备消费差距一直高居不下,但是其对总体消费差距影响程度呈现出逐步弱化趋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特以中部的安徽省为例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实证探讨了自1989年以来至2009年这20年期间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库兹涅茨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显著地影响安徽省的城乡收入差距;而政府的财政支出城乡差别也同样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曾提出,一国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呈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收入不平等状况会逐渐加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