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英语交际教学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Chom sky 的转换生成语法、Hym es和Halliday 的社会语言学、Austin 的用语言的做事论、Searle 的言语行为论、Krashen 的语言习得说、Wilkins的意念大纲和Munby 的交际大纲等。在我国英语教育界, 人们对交际教学法的看法大致有三: 肯定、否定、折衷, 其主要代表分别是CECL理论体系、传统教学法、《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和 《新编英语教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Krashen习得理论模式的区别性标准作为衡量外语教学中习得存在与否,提出了异议。认为,从语言习得的本质性作用以及交际活动与语言环境的共时性研究结果来看,中国的外语教学中的准习得是切实可行的。文章指出,根据中国外语教育实情,从准交际入手,创造人为的准习得语言环境,是实现许国璋先生十多年前提出的由具形式的教育转化为不具形式的教育主张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自从Krashen提出“ComprehensibleInputHypothesis”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工作者开始认识到语言的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些注重输入的教学法也应运而生,如InformationProcesingModel,M...  相似文献   

4.
交际教学法是目前外语教学所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模拟语境下从事外语语言的教学与习得,以达到接近真实语境交际效果的目的。任务型教学理论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过程即学习经历,课堂表现即处理语言信息与语境的能力表现。任务型教学实际上就是交际语言学习活动,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方式。由于认识中的误区,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的运用中产生了诸多弊端,只有走出误区,才有利于我国外语教学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TBA的背景: 早在1979年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在扬伯翰大学的著名讲演中就提出:“假如我们能流利地运用第二语言,假如我们能自如地在交际中使用第二语言,那是靠习得,而不是靠学习。”他在其“输入假设”中指出:流利的口语不能直接教会,而只能通过习得者理解输入建立起语言能力,并随时间推移而自行“显现”。但是怎样才能习得语言呢?他指出给学生提供大量的‘I+1’语言材料,也就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CI(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的输入)最有利于习得,这是习得的条件和基础。正是因为得益于克氏的理论,80年代以来英语教学界出现了Task-Based Syllabus(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大纲)以及由此产生的Task Based Approach(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路子)。这里的“任务”指的是教师在课堂布置的要求学生完成的语言活动,但这些活动不是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而是按学生将来使用语言的需要而设计的交际活动。它们的特点是(1)意义的表达占首要地位。(2)与现实世界有某种联系。(3)任务的完成先于语言表达。(4)对学生的评价完全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Long & Crooks 1992;Skehan,1996)。Task-Based Approach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交际机会,学习者可大量接触CI,从而促进习得以帮助达到自如运用语言的目的。这条教  相似文献   

6.
“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介绍了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e“输出假设”,分析探讨了两种假设的理论意义,指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只有同时兼顾“输入”和“输出”才是使习得产生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 ,语言存在于社会之中 ,人们在使用语言时 ,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交流。语言学习与文化交际相互关联 ,相互依存。在某种意义上讲 ,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与那种语言相关联的文化。而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的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是为达到相当高文化交流的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翻译原则 (principlesoftransla tion)是译者在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原则。翻译原则不仅决定了翻译的质量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通过翻译所达到的文化交流。因此 ,掌握正确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主要手段,强调通过完成任务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交际语言能力,使学习者自然地习得语言。泰州部分高校采用该教学法的实践效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技能,以及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的各项技能都是很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中外显与内隐语法教学是多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在语法教学中进行外显指导,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目标语。结合我国传统的课堂文化提出外显互动任务法,即任务模式下将外显法和互动法(交际法)相结合。尝试对这一方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主要手段,强调通过完成任务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交际语言能力,使学习者自然地习得语言。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必要性,并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教学实践效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交际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的各项技能都是很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11.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它以心理语言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主张语言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它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真实的交际活动,运用目的语完成活动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和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2.
简述年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大家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孩子从一个语言环境到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他会很快适应这种语言环境,而他的父母则不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年龄因素。年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近几十年来应用语言学界反复争论的主题(Singdeton,1989)。许多语言学家,比如:Mclanghlin(1984),Hatch(1983),Krashen(198)等都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本文拟从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程度,第二语言习得的顺序和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三个方面阐述年…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中形式和意义平衡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内有关语言知识教学的作用的争论都会在教学方法中得到反映 ,文章通过对几种主要教学流派 (交际法 ,任务型教学法 )寻求形式和意义平衡的过程的描述 ,指出在现阶段的外语教学切忌采取极端的做法 ,应该从外语学习本质、培养目标角度正确处理形式和意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交际教学法产生以来,以Krashen为首的诸多二语习得研究者认为语法教学作用甚微,语言应该通过自然地接触语料而习得,而不应该通过正式学习学得,他的观点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然而,目前许多关于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各种形式的语法教学有助于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5.
阐明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理论产生的基础、核心内容及其特征。论述了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理论对交际法教学的影响,即句法结构理论将语言习得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认知过程,第一语言的习得是由内部语言习得装置完成的。乔姆斯基的这一语言观为交际法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出现了不以掌握语言结构为学习目的,而以理解语言意义为学习目标的交际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提高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写作能力滞后是一个越来越引起外语界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在重点对授课质量和学习动机这两个影响写作能力提高较为关键的因素进行研讨的基础上,以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监查模式”理论和“i+1”输入理论为指导,展开提高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试图探求一条提高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体验英语高级教程》是一套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而设计的大学英语教材,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原则,要求学生通过使用英语完成若干交际活动,实现"用中学"、"用中提高"的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大学体验英语高级教程"教学中构建互动式、体验式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并分析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任务型教学法使教学活动从以教学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在任务型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实验,本文研究对比了任务型精读课程和传统精读课程的口语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结果发现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精读课程要比传统精读课程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在这种积极情感因素介入的课堂模式下,使学生自然地完成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9.
使用任务语言教学法时教师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务语言教学法认为 ,在完成一系列语言任务的同时习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在使用任务语言教学法时 ,教师应该了解和把握学习者先前语言水平和语言素材的难易度 ,应该精心设计和选择学习者力所能及的语言学习任务 ,应该控制和调整任务完成的节奏和时间 ,应该参与到语言活动中去 ,这样才能充分实现任务语言教学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互动是交际教学法的核心,而提问是二语课堂中最有效的互动形式。教师通过提问验证语言的输入,刺激学生使用目标语回答问题,可以促成学生完成可理解性输入向可理解性输出的习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