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克隆技术发展引出的争议出发,分别从宗教学、社会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多角度对克隆人研究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得出了克隆人技术的发展势头不可逆转的结论,并针对反对克隆人研究的声浪提出了抑恶扬善而非一味禁止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人类克隆技术既可能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可能带来灾难,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对两类克隆的区分,对支持和反对克隆人的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发展治疗性克隆、禁止生殖性克隆是当前合理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克隆热”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对克隆技术的关心,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关心。因此,出现了以“克隆人”为中心议题的“克隆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克隆人”的宣传者,严重忽视探索中的克隆动物技术不成熟的现实,轻率处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难题,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避免导向歧途。  相似文献   

4.
对“克隆热”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对克隆技术的关心,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关心。因此,出现了以“克隆人”为中心议题的“克隆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克隆人”的宣传者,严重忽视探索中的克隆动物技术不成熟的现实,轻率处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难题,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避免导向歧途。  相似文献   

5.
由于克隆人在总体上违背了生命伦理原则,科学家的主流意见是坚决反对的。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都明确表示反对克隆人。如果生殖性克隆得到允许,它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应订立一部禁止克隆人的单行刑事法;在禁止克隆人的立法中也要注意对其它合法的有关人体胚胎的克隆进行约束,防止其向克隆人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10,(5):58-59
我国有一则有名的寓言,说有一个牧童经常喜欢玩“狼来了”的撒谎游戏,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却没有人相信他了。克隆人的研究好像与此类似,一直有人说他们将要或已经研究出克隆人,结果我们发现那不过是一场闹剧。现在大家都在关注克隆人是否出现,或许真的出现了克隆人,我们倒不太在意了。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国均通过立法禁止克隆人研究,学界也多主张禁止克隆人,然而克隆人的支持者则认为克隆人的许可性立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意义深远.法律风险是克隆人许可性立法的障碍,克隆人许可性立法不能忽视其将遭遇到的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有刑法风险和民法风险,刑法风险即克隆人所带来的犯罪上升的风险,包括克隆行为人犯罪、克隆人犯罪和克隆人诱发性犯罪的风险等;民法风险则指克隆人过程中导致的民事主体权利缺失或受侵害的风险,包括人格权风险、身份权风险、继承权风险和监护权风险.  相似文献   

8.
克隆技术一旦涉及人类自身便会成为问题.而当今人们的讨论只是集中在经验的领域,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克隆人类者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们借助谢林等人的先验逻辑思想可以看清克隆人类之所以成为问题的条件,这就是先验的主体间性关系.它说明,我们长期当作客体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物自在地就是另一个主体,无非克隆人类使得这一点明白地显示出来;而对象成为主体的根据则在于我们自己;我们是否把对象当作主体是我们自己是否是主体的惟一明证.  相似文献   

9.
克隆技术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突破性技术革命成果之一,这种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在传统两性生殖方式外多了一种选择,即无性生殖方式。这种技术一旦运用于人类社会就会打破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伦理观念和法律制度,会引发众多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生殖性克隆会打破传统生育模式,造成社会关系的混乱,损害人的尊严,造成对人和社会的伤害。因此从伦理和法律上否定生殖性克隆技术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南韩和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克隆出一个人类胚胎,并从中分离出大受欢迎的所谓胚胎干细胞。 这次实验是迄今公布的首次克隆人类干细胞的报道,意味着治疗性克隆不再只是理论而是马上就要变成现实。 医疗用途克隆人的支持者称胚胎干细胞能转化为治疗手段,实现从帕金森氏症到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个人化和高效疗法。支持者还声称胚胎干细胞最终会导致自体生长移植器官的实现。 分离自小小胚胎也就是胚胞的干细胞,有分化为机体任何形式细胞或组织的潜力。 “我们的方法为这些专化细胞在再生和移植医学上的应  相似文献   

11.
治疗性克隆不同于生殖性克隆,治疗性克隆以治疗为目的,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和长寿,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区别对待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充分认识治疗性克隆的生命伦理价值,理性分析治疗性克隆伦理争论的实质,在反对生殖性克隆的同时,积极地支持治疗性克隆,才能保证克隆技术朝着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克隆技术及克隆人技术问题的凸现,需要一种全新的宽容的价值立场.宽容克隆,基于真与善的双重呼唤,不仅仅是呼唤对可能出现的克隆人的宽容,亦是呼唤对克隆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宽容.这种呼唤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道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克隆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人类靠自然繁衍规律支配的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它的根本完善在于对人类稳定的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秩序的破坏,它将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自然繁衍和生态平衡状态,使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受到强有力的挑战,给人类提出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然而,克隆技术一出现就成为无法否认和忽略的客观事实,作为一种全新技术,它的应用终将会导致对人类自身现状的挑战.为了在这一科技领域里不至落后,为了探索未知世界而不造成对现实世界人伦秩序的破坏.国家在战略中可以分别制定相应的研制计划、法律和道德规范.在总体上严格禁止将克隆技术用于人类的繁衍,同时,出于对这项技术未来发展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防范,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应该允许做克隆人的实验,以便了解可能会发生的一切情况和规律,防患于未然,也就说,不必一概否定和制止克隆人.  相似文献   

14.
克隆羊"多莉"的问世预示着克隆人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克隆人技术作为生物科学工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伦理风波。时至今日,人们对克隆人的态度仍有很大分歧。我们应当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人们赞成和反对克隆人的理由,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科学与伦理的关系,以一种辩证的态度对待克隆人,并真正使克隆人技术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5.
人能永生不死吗?从人类由古至今的种种探索看,无论是肉体层面的永生不死还是精神层面的永生不死,都未见成功。然而,用克隆转忆的路径就能实现这个梦想。它的基本构思是,在一个人死后,用克隆人技术复制出一个他的肉体,再用记忆移植技术将他的原有记忆转移到这个克隆体的大脑中,就能使他死而复活。而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进行,就意味着他的永生不死。  相似文献   

16.
有关克隆人的争议围绕“能做”与“应做”展开 ,“能做”与“应做”的问题实质上是科技与伦理的矛盾在克隆人身上的凸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论证表明 ,克隆人即使在技术上能做 ,在现实的伦理秩序层面也不应该做。这一结论并不是外界的强加 ,相反 ,它是关于克隆人“能做”与“应做”本身的伦理蕴含  相似文献   

17.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科幻小说《别让我走》讲述了一群克隆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克隆人,凯茜等人具有强烈的身份焦虑,一直在试图发现“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渴望寻找自己“可能的原型”,以图建构起自己的真正身份.石黑一雄试图揭示出克隆人的身份的暧昧与焦虑以及由此带来的认同危机问题.从凯茜等克隆人内在的身份焦虑之缘由和身份建构过程入手,研究克隆人的心路历程、成长困惑及其命运归宿,试图揭示这部小说本身所蕴藏的哲理上的普遍意义和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密集型克隆植物在未来气候暖化下的反应格局,在控制实验条件下选用冬小麦接受两种温度和两种养分水平的处理。结果显示:温度对冬小麦的克隆生长、有性繁殖、生物量在各部分间的分配均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而养分对多数性状的影响不显著;并且温度很少与养分发生交互效应。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从克隆植物适应对策的角度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克隆技术迅速发展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类自身,至此克隆人从技术上突破有其现实可能性。这种科学技术进步与传统伦理之间的矛盾必将出现。所有错综复杂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克隆人与传统伦理的不相容性。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克隆技术,否则就会导向歧途。  相似文献   

20.
羊年多莉羊死了,而克隆人的脚步声近了.克隆人技术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克隆人技术会不会带来人类基因异常、带来人的本质的异化、带来传统伦理的变异?在克隆人技术对人类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没有产生真实的危害前提出批判性的忠告,也许会有偏颇,但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对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克隆人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明确克隆人技术研究和运用的法律、道德界限,在不危害人类的前提下,促进人类基因组工程技术研究的深入,迎接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使生物克隆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