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分类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维尺度法,通过4项探索性研究,探讨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分类。子研究1系统地梳理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表现形式,得到66种反生产行为;子研究2运用多维尺度法对66种反生产行为进行分类,得到反生产行为的空间分布图;子研究3运用专家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对反生产行为分类维度的命名依据;子研究4通过聚类分析,确定对4种反生产行为进行命名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可以从危害程度、不道德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包括针对他人、针对组织、消极式针对任务、激进式针对任务等4类反生产行为。比较简洁、清晰地梳理了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总体层级体系,不仅能丰富反生产行为理论研究,而且也对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基于劳动关系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对237份问卷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需求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指向的反生产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需求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人际指向的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契约破裂负向调节员工需求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并在整个模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文臣  杨静  付佳 《管理学报》2015,12(4):530-537
基于文献回顾构建了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感、组织犬儒主义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对反生产行为采用他评和配对样本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感与反生产行为负相关;组织犬儒主义与反生产行为正相关;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感对组织犬儒主义存在负向影响;组织犬儒主义在组织支持感与反生产行为、组织公平感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中均发挥中介作用.此外,对组织犬儒主义和反生产行为的防范和管理提出了有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组织中各类冲突频发的现实,学者们运用多种理论从心理契约破裂、管理欺凌和反生产行为等角度展开了针对性的研究,但依然难以解释组织、管理者和员工3方的负面行为之间冤冤相报的连锁现象.运用社会学习理论和两个配对样本从组织层面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证实了组织、管理者和员工3者之间负向行为的连锁效应,并发现组织政治和管理者负向互惠信念对组织心理契约破裂的影响后果,员工内外控性格和市场流动机会对管理者欺凌行为的影响后果具有调节效应.最后从组织、团队和个人3个层面探讨了组织中冤冤相报现象的预防策略,以及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反生产行为作为影响员工行为绩效和组织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已成为当前企业最为关切的现实问题之一.结合以往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相关研究以及在管理现实中凸显的突变特征,在考虑人的心理行为扰动的基础上,从随机突变理论的全新视角构建了员工反生产行为随机尖点突变模型,并分析了反生产行为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在运用Cuspfit方法验证突变模型的合理性并进行参数估计后,引入定性模拟理论,将静态严格的随机突变模型转化为能解决模糊的、不确定性的问题的半定性突变模拟模型.最后在Matlab平台上实现该模拟系统,通过虚拟实验对中国某OEM企业面临的员工反生产行为困局进行动态分析.实验结果从企业科学管理模式、员工甄选及情绪管理、反生产行为的危害控制和补救措施等方面为组织反生产行为管理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结构及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研方法,通过4项子研究,探讨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结构及其测量。子研究1运用归纳法将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归纳为8大类、66小类;子研究2编制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问卷,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包括失德行为、抵制行为、钻空子行为、消极服从行为、保守知识行为、撒谎行为6个维度;子研究3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六因素结构拟合度最佳,内部一致性系数分析以及与效标变量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子研究4进一步对六因素结构模型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问卷可以作为未来的基本研究工具,而且对知识型企业也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赵旭  胡斌 《管理科学》2012,25(4):44-55
员工反生产行为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绩效、阻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分析反生产行为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的员工反生产行为形成机制模型,从突变理论的全新视角,在考虑人的心理随机扰动前提下构建员工反生产行为随机尖点突变模型。运用突变模型解释员工心理行为在个体情绪和情境压力作用下的变化过程,并基于随机突变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基于模型的数理分析提出员工反生产行为的避免机制和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模型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解释优于传统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完善的组织制度和员工关怀是有效的反生产行为避免机制,在控制负面行为危害上,心理疏导要比改善组织情境更有效率;在同样的情境压力下,心理状态的差异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员工行为,企业能通过调节心理阈值点明显降低极端反生产行为出现的概率;员工心理感知的恢复具有滞后性,企业要在基本应急补救措施上进行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正行为偏差是指违反组织规定,对组织和他人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是员工负向行为的典型,比如消极倦怠、霸凌、恶意诽谤等。大量研究证实,辱虐式领导与员工行为偏差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根据偏差指向,可将员工行为偏差分为领导者指向行为偏差和组织指向行为偏差。根据人际互动机制,辱虐与报复是相对的,员工被辱虐之后,如果直接对领导者采取报复行为,就是领导者指向行为偏差;在高权力距离下,员工为避免报复行为带  相似文献   

9.
绩效工资:一把双刃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绩效工资目前已成为我国薪酬支付的主流方式之一,但有关绩效工资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574名知识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绩效工资对知识员工分配公平感、帮助行为和自我发展的影响,研究同时考察个体层面的价值认同和组织层面的程序公正氛围,对绩效工资与员工态度和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数据分析采用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绩效工资在个体层面有效提高了员工分配公平感和自我发展行为,而在组织层面,绩效工资降低了组织中员工分配公平感和帮助行为的整体水平.在高价值认同和高程序公正氛围中,绩效工资对员工态度和行为有更多的积极作用;在低程序公正氛围中,绩效工资则呈现一定的消极作用.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中国文化特色,提出并验证了在中国企业的员工—组织关系中不仅存在契约式、工具性的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而且还存在能够体现员工—组织高度融合的类亲情交换关系。通过3个独立的实证研究,累计调查了100多家企业的1268名员工,证实了类亲情交换关系维度在中国企业的存在性;假设检验的结果显示集体主义与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是类亲情交换的重要前因;类亲情交换对员工情感承诺、组织忠诚、总体工作绩效、角色内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上的解释力均高于社会交换关系;企业绩效负向调节类亲情交换对自我牺牲与建言行为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结果在理论与实践中的价值,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