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在推出炫耀性产品时,可以采用两种品牌策略:品牌延伸或新品牌。为分析企业的炫耀性产品品牌策略,通过博弈论本文建立了无新产品、品牌延伸和新品牌三种模型,并得到了垄断情形与竞争情形下企业在不同品牌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利润。研究发现:在垄断情形下,企业总是采用品牌延伸策略。而在面临企业竞争时,如果消费者对地位身份不敏感,则企业选择不推出新产品;如果消费者对身份地位敏感,则当创建新品牌成本较小时,企业采用新品牌策略,否则企业选择放弃推出新产品。此外,一定条件下,企业推出新品牌会增加竞争对手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通过广告传播产品稀缺诉求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已经非常普遍,甚至已经发展成为许多厂家或商家提高价格、促进销售的重要营销策略。但目前相关研究却比较少,已有研究主要从感知稀缺性和心理抗拒感解构消费者对产品稀缺诉求的反应机制,缺乏从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视角整合性地探索消费者应对稀缺诉求的心理反应研究,无疑限制了对消费者稀缺效应本质性和全面性的有效洞察。 产品稀缺诉求会对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当呈现产品稀缺诉求时,一方面会唤起消费者的感知竞争性,从而促使消费者产生促进性的购买意愿;另一方面也会唤起消费者的感知欺骗性,从而促使消费者产生防御性的购买意愿。采用以手机为实验商品的情景模拟研究方法,运用方差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的中介机制以及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对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的调节机制,得出重要研究结论。 4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且限量稀缺诉求比限时稀缺诉求更能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消费者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分别独立部分中介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均受到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调节;消费者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共同完全中介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而且该共同完全中介过程受到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调节。检验结果也发现限量稀缺诉求和限时稀缺诉求在诱发消费者感知欺骗性上并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不仅对深化和完善产品稀缺理论、感知竞争性理论和感知欺骗性理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企业正确操作稀缺营销、增强营销效果和帮助消费者正确辨识稀缺诉求动机、理性消费稀缺诉求产品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产品专利授权是企业寻求合作、互利双赢的一种方式。拥有互补产品的企业进行产品专利授权,会对互补产品销售和参与授权的双方企业收益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考虑一条由两家企业组成的供应链,其中一家生产并销售两种互补产品,并将其中一种产品授权给另一家企业进行竞争性生产和销售,研究该授权行为对于参与授权双方的决策与收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利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出授权前后两家公司的最优决策、利润、产品需求,以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并对授权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授权行为会导致被授权产品定价提高、销量增加,但其互补产品的定价和销量会下降。当专利许可费适中时,授权行为能最大程度提升授权企业的总利润。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授权行为能够提升消费者剩余,且在大多数情形下都会提高社会福利,只有当专利许可费较高时会降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产品市场角度,利用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概念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而说明提高企业产品竞争优势的两种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5.
寿志钢  吴美  张怡  孙众 《管理学报》2024,(4):577-584
基于解释水平理论,通过二手数据分析和仿真模拟实验研究,揭示直播间活跃度(高vs.低)与产品信息诉求(属性vs.利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匹配效应。研究表明:(1)当直播间活跃度高时,利益诉求的产品信息更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当直播间活跃度低时,属性诉求的产品信息更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2)感知有用性中介直播间活跃度和产品信息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3)弹幕相似性调节直播间活跃度和产品信息诉求的匹配效应,即当弹幕相似时,两种诉求策略对消费者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作为数字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资源正成为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挖掘与共享数据资源会对产品服务供应链的产品和服务决策产生新的影响。考虑数据资源具有潜在价值,分别构建了数据资源挖掘策略、数据资源共享策略下的产品服务供应链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数据资源挖掘策略下,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提供了“外部激励”。其次,数据资源挖掘策略能够带来产品与服务市场的增长效应。再次,数据资源共享程度越高以及数据资源吸收能力越强,数据资源共享策略能够带来的超额利润越多。最后,当数据资源共享程度小于临界值时,数据资源共享策略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最多的消费者剩余;当数据资源共享程度高于临界值时,销售服务集成商会拥有数据资源优势,提高产品零售价格及向客户收取的服务费用,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造成“贏者通吃”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企业认同感对产品评价及行为意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是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构建了一个消费者企业认同感的形成因素及其结果变量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来自中国家电行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的知名度、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程度、企业声誉及社会责任运动对消费者的企业认同感有积极影响效应;消费者对其所认同企业的产品有较高的评价和购买意向,更愿意向他人传播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对于不利的信息则有较高的回避或抵触意向。  相似文献   

8.
 在营销领域中,关于环境气味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气味的怡人属性对消费者的影响,而关于气味的性别属性的研究却较少涉及。        基于感官营销的视角,采用环境心理学理论,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借助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消费者-气味性别一致性对消费者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边界条件。采用3个实验,均以中国某高校学生作为样本。        实验1采用2×2组间实验设计,即产品类别(象征性产品和功能性产品)×环境气味性别(男性和女性),以移动硬盘作为功能性产品、背包作为象征性产品,探讨对于不同的产品类别,消费者-气味性别一致性对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对于象征性产品,消费者-气味性别一致性会提高消费者的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而对于功能性产品并不存在这种效应。        实验2也采用2×2组间实验设计,即代言人性别(男性和女性)×环境气味性别(男性和女性),利用不同性别的代言人赋予产品不同的性别倾向,并采用休闲鞋作为被评价的产品,探讨消费者-产品性别一致性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消费者-产品性别一致时,将得到实验1的结果,即消费者-气味性别一致性正向影响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而当消费者-产品性别不一致时,这一效应会发生逆转。        为了更好地阐释和佐证实验2的效应,实验3引入恋爱动机这一调节变量,采用2×2×2组间实验设计,即代言人性别(男性和女性)×环境气味性别(男性和女性)×恋爱动机(高和低)。研究结果表明,当被试处于恋爱动机下时,实验2的效应将变得更加显著,即消费者-产品性别一致性的调节作用将更为显著。然而,与低恋爱动机相比,当恋爱动机高时,消费者-产品性别一致性对消费者-气味性别一致性的主效应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研究结果为先前学者的气味性别一致性的研究结论找到了边界条件,是对已有营销理论普适性和权变性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同时提醒企业或商家在选择和使用气味营销时应注意气味与消费者、产品以及其他环境线索之间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进入壁垒与企业产品差异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两个被贸易壁垒分离的市场上分析了贸易壁垒对产品横向差异化的影响。所获得的主要结论为,当在市场A与市场B中都存在竞争时,每个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在国内销售的价格要高于其出口的价格。当贸易壁垒足够高时,国内企业垄断市场是可能的。当有双向贸易时,即两个企业在市场上充分竞争时,高的贸易壁垒会使企业将产品靠近其竞争者,从而导致产品差异化程度降低,模仿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在购买体验式商品时面临着产品价值的不确定性,因而会产生参照依赖行为。本文研究了考虑消费者参照依赖行为的定价与订购问题,并分析了产品展示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给定产品满足率时,只有当消费者获得高价值的概率大于某个临界值时,参照依赖下的最优价格才会高于没有参照依赖下的最优价格,并且产品价值维度与产品价格维度的参照依赖对最优价格起着相反的作用。进一步给出了最优订购量满足的条件,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最优价格随着订购量的增大而增大。当企业采取产品展示策略之后,会产生两方面的效应,一是消费者数量减少,二是剩余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增大,此时最优价格随着展示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更多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产品开发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国际主流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经验证据,提出一个"产品开发平台"的概念模型。它从理论逻辑上证明,产品(和工艺)开发不仅是创新的中心环节,而且是技术能力成长的关键机制。这个理论框架有助于澄清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自主创新"问题的诸多争论,为中国的技术、产业和经济政策提供正确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席芙蓉  梁樑 《管理科学》2002,15(3):44-46
产品差异化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一种,它可以通过提供多种选择来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是产品差异化程度加深的同时,也会产生成本加大、协调困难等问题,为此,试图探究企业在推行产品差异化战略时会遇到什么样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13.
不可逆产品替代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璠  刘宽虎  梁琛 《管理学报》2005,2(1):76-79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替代现象.产品替代特别是不可逆产品替代使得很多企业面临死亡的威胁.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在存在不可逆产品替代时市场的均衡,旨在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替代的市场均衡过程以及均衡时的市场表现,明确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杨晨  王海忠  钟科  付佳  江红艳 《管理学报》2015,12(2):264-275
通过3个实验,研究了支付方式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验一、实验二发现,启动刷卡概念的消费者更偏好具有促进利益和促进框架的产品;启动现金概念的消费者则更偏好具有预防利益和预防框架的产品。实验三发现,启动刷卡概念后,对购买成功的预期愉悦中介了消费者对促进框架产品的偏好;启动现金概念后,对购买失败的预期痛苦中介了消费者对预防框架产品的偏好。研究最后探讨了这些结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Product design has increasingly be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study empirically estimates the impact of effective design on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firm. We use a firm's receipt of a product design award as a proxy for its design effectiveness. Based on data from 264 announcements of design awards given to commercialized products between 1998 and 2011, we find that award announcem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stock market reactions. Depending on the benchmark model used to estimate the stock market reaction, the market reaction over a two‐day period (the day of announcement and the preceding day) ranges from 0.95% to 1.02%. The market reaction is more positive for smaller firms and for firms whose award winning products are consumer goods. However, a firm's growth potential,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whether a firm is a first time or repeated award winner do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market reaction.  相似文献   

16.
张宇  杜建刚 《管理评论》2022,34(2):166-176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产品作为企业创新的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基于消费者情境层面,探讨了外部物理环境明亮度对新产品采用的影响。研究一的结果验证了明亮度会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用,即高明亮度环境会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用。研究二A采用Inquisit心理学实验软件建立了明亮度与调节聚焦的关联,高明亮度会激发个体的促进型调节聚焦;而低明亮度会激发个体的防御型调节聚焦。研究二B进一步验证了调节聚焦在明亮度对新产品采用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三验证了社会排斥在明亮度对新产品采用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针对被社会接纳个体,高明亮度环境会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用;然而,针对被社会排斥个体,以上效应出现置反,低明亮度环境会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用。研究结论为提高消费者新产品采用提供了新视角,并对企业推广新产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黎平 《经理人》2012,(2):78-82,16
不关注产品本身,企业只有死路一条2011年,被业内人士称为智能手机元年。这一年,智能手机以强大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而在GSM时代经受了国际大牌多年压制的国产手机品牌,在这个全新的竞争平台上,看到了春天的希望。目前,在国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Product Safety Regulation on Safety Precau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ans by which lighter safety regulations alter the precautionary behavior of 200 subjects in a field test of cigarette lighters with a child-resistant feature. The new lighter design leads respondents to believe the lighters are safer, but there is no clear-cut evidence that the effect on perceived risk levels is excessive. Using the estim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igarette lighter risk perceptions and a variety of measures of precaut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explicit estimates of the effect of regulations on precautionary behavior and on lighter safety. On balance, the child-resistant feature will reduce fire-related injuries by much more than any diminished precaution taking.  相似文献   

19.
考虑产品可替换的再制造产品选择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制造是处理回收产品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研究了一种简单的产品可替换的再制造决策模型,再制造商生产的产品有高质量和低质量两种,高质量的再制造产品数量超过需求量时,可以作为低质量产品的替换品销售.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说明了产品可替换策略比不可替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平台管理模型的体系结构,从功能视图、技术视图和组织视图三个方面对产品平台管理进行描述。在功能视图,产品功能可划分为基本、附加和潜在功能;在技术视图,描述了产品平台的技术管理过程;在组织视图,对涉及产品平台管理的横向团队的职能和协调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品平台本体,论述了产品平台本体的概念和概念关联集。应用产品平台管理模型和本体描述了个人计算机的产品平台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