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年龄构成指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于人口再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性延续的过程,与社会经济变动密切相关。每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变动,都会影响到当时人口状况的变动,并波及到未来的人口变动。因而现状人口年龄构成是过去年份人口变动历史的写照,并可依据它预测未来人口发展动向,为制订人口政策、指导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依据。本文根据1990年《广州统计年鉴》提供的广州市区1989年人口年龄分组资料,分析广州市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于1984年夏进行了上海市人口迁移抽样调查,我们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地区人口迁移预测数学模型问题。 一、对模型的功能和应用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地虽然对本地区的人口迁移作过一些初步预测,但至今仍限于预测未来迁移人口的总量,未能预报未来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显然,这样的迁移预测是远远满足不了那些人口迁移数量比较大的地区对人口预测的要求的。因为在那些地区,未来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不仅会影响该地区未来的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较大变化,而且还会影响该地区未来总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在那些地区如果排除了迁移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预测和控制,那么所作出的未来人口发展最优规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家庭户变动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户的数量、规模、结构及其变动对人口再生产和社会生活、消费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其家庭户的变动和与其密切相关的人口变动一样,亦是全国家庭户变动趋势的先导。本文对未来上海市家庭户数量、规模、结构的变动趋势作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供上海市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时参考,并为全国及其他地区或部门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户籍人口、迁移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动及趋势预测是各级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建立人口预测方程,对广州市户籍人口的总量和结构进行了全面的预测分析,并深入研究了人口迁移对广州市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的影响,最后,利用阻滞增长模型对广州市常住总人口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供广州市政府制定十一五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不仅应预测人口本身的因素,如基数、性别、年龄结构等对人口变动的影响,而且应该预测经济社会因素对人口变动和妇女生育率的影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伟大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超前预测经济社会变动及其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努力使计划生育工作对社会经济变动由滞后适应变同步协调是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本文对未来十年辽宁省计划生育展望与建议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6.
论子女的成本——收益关系与家庭生育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率的变动,既受宏观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也受微观家庭经济状况所制约,因而,研究影响生育率变动的因素,必须兼顾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但在我国以往的研究中,从宏观方面研究的比较多,而从微观方面研究的甚少。实际上,家庭作为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对生育率的变动起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因而,从微观上研究制约生育率的因素,对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口出生率是某地、某时期出生人口数与平均人口数的千分比。出生率的变动影响人口总量的变动,同时体现人口再生产的情况。因此,研究人口出生率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对于了解人口再生产情况,评价计划生育工作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都十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迁移和流动人口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伴有户籍的相应变动,而另一种类型则没有户籍的相应变动。我们将前者称为永久性迁移人口,而将后者称之为暂时性迁移人口。辜胜阻等人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湖北省迁移人口中永久性迁移人口和暂时性迁移人口的异同,发现二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行业、职业、迁移流向和迁移距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辜胜阻等,1994)。与此同时,二者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各不相同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人口、出生率是某地、某时期出生人口数与某地、某时期平均人口数的千分比。出生率的变动影响人口总量的变动,出生率的变动情况体现人口再生产的情况。因此,研究人口出生率的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对于了解人口再生产情况、评价计划生育工作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都十分重要。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受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影响,而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动,则受社会经济、人口政策、文化程度、行业、职业及年龄构成,身体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文化程度越高,妇女生育水平越低,出生人口越少,人口出生率越低,反之,经济越落后,文化程度越低,妇女生育水平就越高,出生的人口就越多,人口生出率当然也就越高。行业、职业不同,生育水平也不一样:脑力劳动者,生育水  相似文献   

10.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口自身和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的变化。人口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影响人口过程诸因素中社会经济发展是主要因素。一般说来,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经济和人口大体上是按相同的方向发展的,如果经济发展速  相似文献   

11.
人口指标是制定各种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先行指标。准确预测人口自然变动趋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恨据有关资料,对西宁市的人口进行分析,为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一 2000年西宁市人口变动展望西宁市所辖四区一县。在此,我们只对四个区的市内人口进行初步预测,以展现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我们以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假定人口总体为一个封闭系统,未考虑人口迁移变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人口再生产形势的剧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俄罗斯的总人口发展、人口的生育率与死亡率等人口再生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自苏联解体以来 ,俄罗斯人口的总量出现下降趋势 ,出生率和生育率都大幅度下降 ,而死亡率上升 ,平均寿命骤减 ,人口的性别构成发生显著变化。这些产生人口再生产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991年以后俄罗斯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的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际迁移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将日益增加。加强研究分析我国国际人口迁移状况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上海作为我国沿海的特大城市,又是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的重要进出地,加上我国社会经济变动和出入境政策法规的基本一致性,使得上海市的国际迁移变迁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国际迁移的变动情况。本文根据上海出入境登记数据等资料,对上海的国际迁移变迁状况,从公民出境和外国人入境两个主要方面对人口特征进行简要的统计分析,以展现上海市的国际迁移变迁史及其成因与规律。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和深入,在大城市人口发展方面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一是人口的机械增长大大超过了人口的自然增长;二是城市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对于大城市因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剧增和社会经济后果怎样评价、今后的对策如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对昆明市区1985年的人口迁移变化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本文仅就我国大城市现阶段迁移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人口性别比是反映人口性别构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人口性别构成是否平衡,对于人口再生产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试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公布的统计资料,对世界六大洲以及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性别比及其形成原因,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生活中,人口的迁移活动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经济、社会和人口的构成等方面。人口的地区再分布能够消除各地区和各居民点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实际存在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因此有必要在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保障人口潜力平衡的基础上制定出人口迁移政策。但是,不适当的迁移政策会加深迁移给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迁移过程规模过大也会破坏人口、经济和社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死亡态度直接影响个体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本文利用在成都市城市社区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影响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口死亡态度的个人和家庭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谈论死亡情况是影响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口死亡态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可为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口死亡教育的实施、保障和促进该群体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的过程,不仅影响着城乡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影响着两地人口的变动。就其对人口变动的影响而言,乡村——城镇人口迁移不仅直接影响到城乡两地的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空间的再分布过程,也影响着城乡人口年龄、性別等构成的变动。更为重要的是,迁移还直接影响迁移人口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从而更进一步地影响到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化和总人口的变动。随着乡村——城镇人口迁移规模的扩大,它对人口变动的影响也日趋显著,本文仅就乡村城镇人口迁移影响妇女生育水平,进而影响总人口变动这一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原理,我们知道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一样重要。所以在制定宝鸡市中长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人口发展对本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人做为生产者的同时,又是消费者,既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又是发展经济的目的。人口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组成了一个重要的“共生链”,应全面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来衡量人口发展快慢的得失,使我市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能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婚龄人口性别比是否平衡,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婚配和人口再生产状况,关系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对于婚龄青年性别比例失调,女青年特别是大龄女性人口找对象困难的问题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