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洞庭湖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重要湿地。近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区域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要优化洞庭湖水生态环境,应从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入手,扫除水生态补偿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2.
张秋良 《学术论坛》2007,30(11):102-107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洞庭湖水资源资产国有公司、洞庭湖水资源(水权)运营公司、洞庭湖水资源监管局各负其责.共同担负与实施洞庭湖水资源(水权)的运营,这是洞庭湖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改变过去"多龙治水"状况,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水权市场健康发展的洞庭湖水资源(水权)运营制度框架,这是洞庭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必然然提出洞庭湖水资源立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杨鹏程 《云梦学刊》2007,28(2):57-60
清朝前期虽然政治相对清明,社会稳定,但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对山地和洞庭湖的过度围垦,降低了洞庭湖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加之吏治腐败、清初的战乱及奸商囤积居奇、操纵粮价等社会原因,致使湖南地区灾荒频仍,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当前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必须抓人口增长不突破控制指标;走资源节约型的道路;把退田还湖和退耕还林落到实处;治理水土流失,减轻农业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比较而言湖南自然灾害虽算不得特别突出 ,但从历史发展趋势上看则日益加剧。灾荒日趋频发日益严重主要是由于长江、洞庭湖关系的演变 ,历代围湖垦田降低了洞庭湖的蓄水能力 。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剖析“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根源和历史背景,揭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依托后发优势理论、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理论和三元经济结构理论作为基础,根据世界信息化潮流的冲击和我国工业化资源禀赋的实际国情做出的路径转换,重点阐述了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江西应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文章还提出了江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利用生态理念和和谐发展思路,剖析了江西走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即从宏观的产业发展层面和微观的制度层面来设计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光明日报》一九八六年九月五日曾报道美国华盛顿人口研究所统计资料,说目前“世界人口已达五十亿。现在地球每四至五天就要增长一百万人,即平均每年增长八千四百五十万人。在近三十年内,地球人口数已增长二十亿。在今后的三十年内,预计还将增长三十亿人口。”如此说来,似乎人口增长的趋势是很难改变的。但另一种情况,则在法国、德国以及苏联欧洲部分,目前人口正在逐渐减少。而我国由于近年提倡计划生育,人口增长也得到一定的控制。因此,单纯以人口增长规律来解释人口现象,显然是不够的了。  相似文献   

8.
李镇 《云梦学刊》2014,(3):53-57
宋代国家力量还没有致力于洞庭湖的开发,湖洲之利往往被少数人群以“扑买”等方式获得,这种与小民争利的方式引起不少争议.元代曾设立宣课提举司以括山泽之赋,但也因为“扰民”而被裁撤.岳州儒学在争夺湖洲的过程中逐渐取得优势在于:一方面,与元代中后期医学地位下降而儒学势力上升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儒学并未排他性地占有湖洲而能够维护小民的利益.在洞庭湖的开发过程中,经济利益促使湖面的产权不断被界定.国家既要驰“山泽之利”予小民,又往往通过“官有”的方式来禁止豪民独占湖洲.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区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上的洞庭湖经历了由小到大 ,又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特别是清中叶以来的近 15 0年间 ,其萎缩态势日趋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加剧 ,引起长江上游和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森林植被的破坏 ,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重 ,大量泥沙入湖淤积 ,导致湖底不断抬升 ,湖容进一步缩减。洞庭湖区环境的退化主要源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失衡 ,因此 ,必须从加强流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角度 ,改善洞庭湖区生态环境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在高技术及高科技推动下,生态经济系统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形态,知识及科技含量的增长,加快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的转换过程,促使生态经济系统质的水平显著提高。抓住这一契机对传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优化,保持生态经济系统与人口、资源、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是人类面临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陶琳  蔡景华 《云梦学刊》2007,28(2):74-77
洞庭天下水,洞庭湖浩大6000平方公里,千年不衰,是因为南北分流的水文特性,保证了洞庭湖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荆江四口南流,使江湖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打破了这种自然因素的平衡关系,迫使洞庭湖踏上了类似云梦泽的消亡之路。只有改变洞庭湖的调蓄现状,实施南北分流,洞庭湖才能彻底根治。  相似文献   

12.
江良发 《云梦学刊》2011,32(1):52-56
古油水起自公安县北古油口,向南流入洞庭湖。古油水的中下游河道现为藕池河中支。流经华容县西陲。1999年版《辞海》关于“油水”、“油口”的注解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3.
三亚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三亚河水体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三亚河在三亚市内河段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在整个市内流段自入市到入海口依次设置5个采样位置,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测定了水体中的透明度、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高锰酸钾指数和悬浮物含量(SS).研究发现三亚河水体中悬浮物含量和高锰酸钾指数在1月份和2月份达到最高值,而水体中BOD5则随时间逐渐增大.同时三亚河中游水体的透明度显著低于上游和下游(P<0.05),悬浮物含量也低于上游和下游(P>0.05).三亚河中游水体中BOD5显著高于上游和下游(P<0.05),而高锰酸钾指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P>0.05).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三亚河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受旅游月份影响(特别是1月和2月)及其沿岸分布的红树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明显。但山西文化创意产业还停留在简单生产阶段,要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引擎还有一定差距。根据增长极理论和山西省实际,构建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需要:加强政策规划和指引,构建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发挥集聚效应,建设区域性文化产业群;重视创新,推动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远古湖湘水文化的时空透视与洞庭湖船文化溯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民科 《云梦学刊》2002,23(3):55-57
洞庭湖远在华夏文明伊始之前即为汪洋大泽。居住在水边的湖湘远古各族先民们所创造的灿烂水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湖湘文明孕育出了洞庭湖船文化 ,它是世界船文化和中国龙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轩辕作舟”之说不可靠。它同视洞庭湖地区为蒙昧的“南蛮”地区一样 ,都是受了所谓中原正统文化观念的局囿。湖湘远古居民的灵感、智慧、思维和创造力 ,对中华文化构成了独特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如何应对全球视野下的语言生态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自然生态平衡一样,语言生态的平衡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英语的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语言生态平衡,使得语言的多元化受到空前的挑战,语言生态正处于急剧恶化之中。文章通过分析指出英语的全球化和本土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应采取科学的态度,遵循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应保护和加强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授和传播,寻求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如何实现这个战略性的任务,从社会结构理论来说,就是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和制定恰当的经济社会政策,推进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的改革,调整城乡、区域和就业结构,使该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渐缩小,使该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逐渐扩大。这是培育形成一个合理的、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今后要特别加以重视并做好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向则是西南及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