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转变文军一、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全球化”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因此,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同住一个...  相似文献   

2.
一、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全球化”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因此,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同住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球开始,便揭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然而,只是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协同发展,我们才愈来愈强烈地感觉到全球化进程给世界现代化发展及其战略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尽管,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来临不久,但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全球化早已奏响了宏伟的交…  相似文献   

3.
15世纪的航海史上有两个重大事件:世纪初的中国郑和航海和世纪末西班牙的哥伦布航海。两者都是光辉夺目的事件,都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但由于东西方社会背景的巨大差异,两者航海导致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贡献也大不一样。哥伦布航海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向西航行到达东方的新航路,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创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使人类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整体化世界。美洲发现的500年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各国在科学、文化、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比人类文明史上数千年的发展都快得多。规模…  相似文献   

4.
五百年前,哥伦布“发现”美洲。在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之际,探讨古代中国与美洲的交往问题,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18世纪中叶起,国内外史学界对古代中国与美洲的交往问题进行了多次热烈讨论。自本世纪50年代开始,这一问题又成为人类学、考古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至今悬而未决。现代学术界探讨古代中国与美洲的交往问题,并不是为了猎奇,它实际上涉及到这样一些基本问题:美洲文化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还是外界影响的结果?在人类文化的发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进程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一个可以从多种角度辨识、探讨和认识的概念。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全球化”可以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层:广义的“全球化”泛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历史进程;而狭义的“全球化”则指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这揭示的是一个以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体现的是所有国家利益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彼此融合在一起,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并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或趋势)。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在一起,使人类第一…  相似文献   

6.
田卫疆 《西域研究》2001,(4):107-109
1这里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公元1492年的历史画面,在波浪滔天、天水一色的大西洋洋面上,以“圣玛丽亚号”为首的三艘船队在一位名叫哥伦布的首领率领下,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口启航后,正劈风斩浪,向着他设想中的东方驶去。在长达两个月的海上航程中,这支船队迭遭风暴袭击,继又遇无水缺粮之厄,船员损失惨重,最后于同年10月抵达美洲的马哈马群岛,哥伦布误以为这个地方便是他欲到达的印度,故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Indians)。这就是著名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探险。美洲之发现无疑是航海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在哥伦布发…  相似文献   

7.
三、关于哥伦布的辩论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率领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到达今天西印度群岛最北部的一个小岛华特林岛。哥伦布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即西班牙语“救世主”的意思。随后欧洲殖民者陆续大量来到这里,用枪弹和本地人民的血,书写他们“地理大发现”和“开拓”的功业。从1750年美国独立前夕,哥伦布有了“新大陆发现者”的称号。他的大名由此进入世界各国的学生课本,他的名字和他“发现新大陆”的故事,成为各种肤色人们的一种常识。每年的这一天,西班牙和美洲国家都要举行庆祝活动①。500周年恰逢大庆,西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观念的历史追溯与多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属于整个世界无产阶级,而不专属某个民族与国家。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所首先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一伟大时代的精神精华,从这一开始就具有打破狭隘地域性限制的“世界性”与“全球化”特征。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从“世界历史时代”逐步走向“全球化时代”的历史。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历史转变为全球化的历史”并不是一回事,世界历史是相对于相互分裂的民族历史与地方历史而言,是指世界开始有了一部相互联系与影响的统一的历史,但在这里历史…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化矛盾运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和民族 国家化既对立又统一 :全球化和民族 国家化互相依存 ,在互相促进中得到发展 ;全球化和民族 国家化互相贯通 ,规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由民族 国家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 ;全球化和民族 国家化互相排斥 ,使世界格局趋向多极化。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日益加深,经济生活的国际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求社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实行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要求自从世界市场出现以后,地球上就出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所说的情况:“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在回顾过去数千年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深刻地感到世界历史的发展所经历的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只不过,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这种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目前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上.它们不但越来越甚地越出民族和国家的边界,而且越来越作为一种新的力量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不妨认为,如果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的头500年是世界历史上国际化的时代的话,那么从今以后将是世界历史上全球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