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素质教育已在教育界形成共识 ,中学教学的基点就是以人为目的 ,因此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观念 :人本意识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怀 ;语文教学必须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完整生命的培育。只有这样 ,我们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才不会走样 ,“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教”与“育”  相似文献   

2.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关系紧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可直接为德育教育提供内容。第二,语文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可以促进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第三,语文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关系密切,通过“因材施教”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好方法。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连动情境的创设实践 ,为“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根本任务。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可采用多种方法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的。下面笔者仅从教学的模式、方式、方法以及电化教学方面谈点见解。一、从课堂教学模式谈素质教育(一 )建立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1.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导”之有法。教学实质上是教与学不可分割的整体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就要在“导”上下功夫。这一“导” ,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是教师教学中指导的重要内容 ,包括预习方法 ,读书方法 ,分段方法 …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学子的学习要从学习知识向创新知识过渡。语文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规律表现为 :贵在“质疑” ;妙在领悟 ;重在“实践”。语文的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是 :从学习主体上看 ,要强调自学 ;从学习形式上看 ,要提倡讨论 ;从学习途径上看 ,要主动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以充分发挥艺术形象的感染力量和熏陶作用,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语文课本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它们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美的天地。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到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旖旎风光,从泰山上“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到仙岩梅雨潭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语文教学过程中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 ,由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能力素质的提高。但在一些乡村学校语文教学仍处于“耗时多 ,效果差”的局面 ,甚至导致语文教学质量相对下滑。这种现状 ,必须通过有效途径予以改变。一、加强思想教育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德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起重要作用。而乡村语文教学大都“重知识传授 ,轻思想教育” ,对课文内的思想性、道德观教育只字不提 ,学生被动接受学习 ,课堂气氛呆板 ,…  相似文献   

8.
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新观念。教学对话中应该是“目中有人”,语文教学要区分两种对话——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阅读对话是教学对话的基础,教学对话的目的又是为了提高阅读对话的能力。语文要有人文的引导,需要人文来激活,但人文只能渗透于语文之中;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必须要有对话情怀,渗透对话精神,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对话态度和对话能力。语文教师一定要过“怎么说”这个关,否则难以及格。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重在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就合格的优秀对话者。  相似文献   

9.
赵益华 《中南论坛》2009,4(2):8-11,15
本文根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个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不容颠倒的地位和作用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关于教学改革的三点设想:(一)变“课堂讲授式”教学形式为“自学研究式”教学形式;(二)变“作业练习式”训练形式为“论文习作式”训练形式;(三)变“试卷考试式”检测形式为“选题论文式”检测形式。笔者提出这三点设想,旨在建立一种科学的有效的专业成功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从根本目的上和实现方法上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这就需要教师寓教于乐,乐学生之乐。快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崭新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其内涵是: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情感智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而合规律地进行学习,达到成功地完成教育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导言”,可有效地实施快乐教学,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等方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话说:“…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教育过程。分析了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提出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效果,需要解决4个方面的主要矛盾,即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科技创新实践需求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矛盾。科技创新活动的个性化与教学管理刚性规范之间的矛盾、科技创新素质教育方式单一性现状与系统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探讨了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体系的5个方面:建立目标体系;建立组织体系;建立保障体系;建立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建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弘扬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和武装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唱响时代主旋律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教育水平 ,都需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应当与时俱进 ,科学地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艰苦奋斗是志存高远、克己奉公的人生境界 ,是昂扬向上、发奋图强的精神风貌 ,是坚韧不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是简约朴素、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有效教育方式 ,可以有以下几种 :开展励志教育 ;融入专业教学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大力加强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审视了当前大学物理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在已有理论和实验基础上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前沿知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理工科专业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培养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提高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把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学中孕育着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文章在详尽地分析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的基础上,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体育教学及其自身特点,提出了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对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就如何学会做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本要靠教育。目前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都较差,这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需从多方面着手,要改变只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体系,特别是学科与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改革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先进制造的"先进性"需要高素质工程人才特别是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予以实现和保证。从中国工程人才实际看,培养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特别需要强调"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核心素质和关键能力。针对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业评价体系以及培养过程等方面存在工匠精神短板问题,面向先进制造的高等工程教育应当调整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规格要求;改革专业教学内容,增加工匠精神课程教学;加强工程实践环节,强化工匠精神的实践养成;创新学业评价体系,建立工匠精神激励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从而有力支撑和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风建设是学校的灵魂,是确保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的学风建设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直接影响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风气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而形成的.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科学实验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受到严格的训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创新能力.文章从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就工科院校如何在普通物理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着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对此,同济大学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探索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