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尔斯特的《理解马克思》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新流派——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在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中,他运用一系列新概念,对马克思的方法论、人类学思想、阶级、剥削、国家、革命等理论做出了新的诠释。本文对埃尔斯特的基本理论见解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在评价新版《经济人类学》教科书的同时,试图通过对经济人类学的基本议题、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前景的梳理,对经济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和前景进行一个比较完整的考察。在此基础之上,对经济人类学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和经济人类学的基本领域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述评,并重申经济人类学尊重地方性知识和文化差异性的基本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从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话可以看出,萨林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文化的和自然的两个环节,历史唯物主义代表着后一个环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化,这个环节限制了其担当宏大文化理论或历史哲学之责。从更广泛的理论背景看,萨林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二重解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长期存在着的对“实践”的二重解读并行不悖,而他以人类学实践例证了那些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具有基础意义的问题;特别是,在他那里,马克思主义不再继续是当代人类学的潜在竞争对手,而一跃成为显性的,并且含蓄地成为以意义为基础的文化批评理论的同路人。萨林斯从人类学背景出发为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提供了一个严肃而极富价值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解释》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扛鼎之作,也是阐释人类学理论流派的奠基之作。在当代,阐释人类学理论流派是自符号人类学和认知人类学以来,被认为是文化人类学在文化批判和文化研究上影响力最为卓著的一个流派。本文通过对《文化的解释》的解读,试析出阐释人类学理论的路径,指出文化特质是阐释人类学理论的突破口,深描是阐释人类学理论采用的主要方法,尊重地方性文化是理解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理论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热点。但这一研究迄今为止尚有以下几点欠缺:①只承认马克思在晚年才具有人类学思想,对其理论渊源不甚了了;②很大程度上混淆了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同传统人类学思想的质的差异;③对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理解欠全面。本文拟就以上几个方面做些初步的探讨。一马克思人类学的理论渊源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的有机部分,即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之对应的有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是什么呢?为了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钢”,必须要搞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以文化生态学、结构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派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人类学从未停止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洞见中获得支持与启发。相比于经济基础,以研究文化和象征秩序起家的人类学更重视马克思主义对上层建筑的讨论。围绕“意识形态”这个核心概念及其演变,本文尝试通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理论变化解释清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人类学中的形式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新世纪 ,中央做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部署。在此之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冯景源教授积数年之功而写成的《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 ,是很有意义的。冯景源教授是我国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及其历史最完整、最深入的学者之一 ,十几年前出版过《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和《新视野———〈资本论〉哲学新探》的专著 ,近年来对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研究 ,用六年多时间完成课题 ,形成了关于马克思晚期著作中的丰富思想的专著 ,涉及哲…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三种形态为研究内容,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为研究方法,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研究目的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人类学。人类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第四个来源和第四个组成部分,人类学内容是马克思始终关注的要点。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取得的优异成果,对整个人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与人类学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整个人类学发展的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创作史的研究是《资本论》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资本论》创作史,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发展的科学这一本质特点的认识,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正确地对待西方经济学;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伊瑟尔最近的学说所展示出来的文学人类学的中心问题,也即文艺需要和文艺功能的问题,以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理论地位凸显出来,启示我们从人类的文艺需要这个根本问题去认识文艺的功能,它印证了马克思哲学中的人类学内涵及其对于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意义.在两相对照中我们发现,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放到人类学的理论系统中去审视,用实践人类学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些文艺学观点,就完全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作出人类学的阐释,使之显示出深厚的人类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理论科学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用列宁的话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都是“历史的理论”。民族学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向前发展。民族学的形成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彭尼曼(T·K·Peniman)写过一本《人类学百年史》(包括民族学),实际上,无论人类学或民族学的建立,都远远超过一百年。民族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族学资料的发现和搜集远在公元前2550年到前2095年左右,我国历史上黄帝到尧舜禹的传说中,就发现华夏联盟以及东南部的九黎、三苗,北部的熏粥、山戎、肃慎,西部的蜀山氏、羌、西王母、四岳,东部的岛夷,并纪之于书。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研究的特长和优势在于运用参与观察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某一社区做出微观的、即民族志分析。至今人类学研究的领域已从原始氏族、部落扩展到乡村和都市社区,担负起复杂社会的研究工作,而每一次扩展都伴随着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的更新及视野的拓宽。20世纪初人类学被引入中国后,乡村社区便成为中国人类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具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20世纪20—30年代的早期研究,如葛学溥(D.H.Kulp)的《华南农村生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林耀华的《金翼》,杨懋春的《一个中国的村庄:山东台头》等。二是20世…  相似文献   

13.
正陈秉公教授所著《主体人类学原理──"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吉林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讨会,许多报刊和网站发表了书评和介绍,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以来,随着奴隶制度被逐渐废除,人在普遍意义上得以作为"主体"而存在,始与牛、马、羊等封建财产区分开来。但是作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特性,也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和完善人类自身的能动过程。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了实证的基础,消解了西方理论视野中美学只存在于精神世界的虚幻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类学材料的支撑。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相互交融,为研究中国多重语境叠合下的审美、艺术活动提供了切合的框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并且对四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从而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决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刊物上已发表不少文章加以论述;至于它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则尚未引起理论界的注意,因而有必要对此作一番探讨和阐发。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哲学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相类似,经济学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捡起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尤其是马克思《资本论》中不被重视的一些理论环节,并弱化甚至抛弃了作为《资本论》主题线索而存在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史研究中的困惑 ,并力图解开这些困惑而开始对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的。但开始是不自觉地应用 ,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的人类学专家和论著 ,才进入到自觉阶段。自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开辟人类学专栏、出版“人类学文库”和组织“人类学高级论坛”后 ,才把人类学的“蛋糕”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理论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热点.但这一研究迄今为止尚有以下几点欠缺:①只承认马克思在晚年才具有人类学思想,对其理论渊源不甚了了;②很大程度上混淆了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同传统人类学思想的质的差异;③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类学与民族经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人类学与民族经济学王燕祥经济人类学作为英美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初,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①。其传入我国的时间则更晚。尽管1949年伦敦出版的费孝通与他人合作撰写的《乡土中国》的英文版《EarthboundChin...  相似文献   

20.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60年前,马林诺夫斯基预示《江村经济》将促使社会人类学研究从异文化迈向本土文化,从“野蛮社会”迈向“文明社会”,因而将成为社会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里程碑。自马氏发表这一见解之后,海外人类学界对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派一直存在争议。首先,Freedman对于“微型社会学”在中国研究中的适用性提出质疑。接着,Leach进一步对中国人类学的本土观和社区论提出责难。60年后,重读马林诺夫斯基的《江村经济·序言》,作者总结了一生为突破微观社区研究的制约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如对“类型”和“模式”的探讨,对不同级序社会时空单位同时并重的方法的阐述,以及对大一小传统关系的思考等,通过对自身理论的重新评估与反思,作者力图阐明自己对社会学人类学本上研究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