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1954年宪法是一部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宪法,但它确立的宪法政治架构与体制则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政治基本框架之基。五四宪法颁布后,其具体实施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权的机构建制依据宪法建立起来;二是全国人大依据宪法积极行使其职权,发挥其职能;三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是依宪法进行的。一部宪法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制定颁布,更重要的是在于实施。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只有切实实施宪法,才能把纸上的宪法变成现实的宪法,最终才能达致宪法政治。  相似文献   

2.
从狭义理解,宪法实施指宪法适用,即宪法规范由专门的机关用以化解政治纠纷,解决现实矛盾的过程,是宪法的现实化与个案化。宪法实施具有政治性、根本性、制裁性三个基本特征。西方国家基本采取普通法院负责宪法实施、宪法法院负责宪法实施、议会负责宪法实施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而我国宪法实施面临观念与制度两个层面的困境。构建我国宪法实施的现实路径,一方面需要树立宪法信仰,以宪法信仰引导制度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符合国情的违宪审查机制,以制度促进宪法信仰之确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命题,而政治文明建设与现行宪法实施关系密切。我们只有遵循宪法精神,确立人权本位的价值理念,建立健全民主宪政制度,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正确处理宪法法律与政党的关系,才能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的宪法实施可分为立法审查、司法审查、专门机关审查等模式;中国宪法的实施图景,就深深蕴藏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中,但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所确立的违宪审查模式并没有相应践行,"适用宪法规范解决宪法争议"的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出现,学者们在认同我国现存政治制度正当性以及存在宪法实施的前提下寻求新的研究思路。我国完整的宪法实施制度包括宪法监督制度、宪法解释制度、备案审查制度、宪法日制度、宪法宣誓制度五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
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全面实施宪法的总抓手,反映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客观要求。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不仅要完善保证国家机关实施宪法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完善保证党实施宪法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缺乏统筹谋划、基础主干制度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完备等突出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宪法解释法、合宪性审查法、宪法修改法、备案审查法,完善依宪立法、司法机关实施宪法制度,健全保证党实施宪法制度,以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  相似文献   

6.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宪法的经典论述构成一整套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而宪法实施是该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与关键要点。习近平关于宪法实施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制的实际,提出了中国宪法实施应当包含尊崇和遵守宪法、运用宪法与宪法监督三大内涵。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实施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只有宪法得到全面有效实施,才能真正维护宪法至上权威、树立全体民众的宪法信仰,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宪法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宪法追求的价值--社会发展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宪法制度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探讨司法机关在私法领域内适用宪法的理论和实践、司法机关在公法领域内适用宪法的问题、宪法司法适用的规则、完善宪法的司法适用,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起着通过限制国家权力从而保障公民权利的作用,国家为了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而进行的监督称之为宪法监督.与此相适应,宪法监督制度就是国家权力机关保障公民权利而进行监督的制度.目前,我国的宪法主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特殊地位和职责,滋生了一系列的不容小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法律的宪法实施体现为内在的生活方式和外在的社会秩序。宪法文本规定由具体法律落实和实施宪法;法律体系的位阶决定由具体法律实施宪法;宪法的精神与价值辐射着具体法律领域。宪法将其文本规范、价值精神、基本制度和政策性宣言等融合于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行使过程中,且不发生合宪性质疑,宪法就得到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宪法实施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和价值,宪法援引成为推进宪法实施的有效路径。宪法援引在司法实践中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有其合理之处。通过检索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某省进行宪法援引的裁判文书,发现其历年援引宪法的文书数量、援引主体、援引法院和援引内容体现了宪法援引在司法实践中的现状及其蕴含的价值。宪法援引的确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有利于提高裁判文书的专业水平以及法律逻辑的严谨性和说理性,使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转化为可靠的司法现实。同时宪法援引中存在的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也不可忽视,需对宪法援引做出妥善的制度安排,以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清末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至新中国1978年宪法的七十年间,中国历尽封建社会、官僚资本主义社会渐至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国家运行的重要保障,财政一直都是立宪的规范事项之一。从清末到改革开放前夜的新中国,宪法文本上的财政控制虽详略不一,但几乎都渗透着制约权力的思想精髓。梳理七十年财政控制的立宪史实,以重温远去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2.
农村发展与否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甘肃省不断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建设力度,但是,甘肃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整体上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应该从实际出发,建立多元性、完善的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没有各民族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的和谐。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结合民族工作实际,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中国百余年宪政发展的历程告诫我们,当代中国的宪政之路必须彻底摒弃以往的工具主义态度,树立法律尤其是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努力推进公民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切实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促进以社会公平为基础要求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科学认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内涵与本质、构成体系以及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提出几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和理想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准则,其根本价值取向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切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其中根本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世界格局、经济秩序、政治变革、全球问题和发展模式等诸多方面的态势与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多重影响,从人类社会的时代视野和客观规律中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当代中国的必然性及其培育与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可能性的最深刻根源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改革的持续深入,则又有赖于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充分发育。但是,建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决不意味着传统的国家与社会间的对立乃至对抗,而是要实现两者功能的交错与互补,即达到一种国家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长效机制,弘扬和谐自觉的文化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起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科学体系,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