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另类叙事作为极端化或非常规化的文学表征形式往往会造成阅读过程中作者编码意图的缺位或扭曲,进而无从准确揭示作品当中所包含的整体认知图式。本文选取莫里森的经典小说《宠儿》,对文中赛丝杀子这一另类叙事加以聚焦,以说明文学中的极端叙事表征形式并非只是出于通常意义上的文学性关注,相反,它旨在通过刻意偏离常规的脚本认知规约以实现作品的深层编码预期。  相似文献   

2.
3.
《宠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写作手法别具一格 ,近年来一直是海内外学者评论的热点之一。莫里森在此书中通过几种不同方法使她所叙述的故事产生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模糊效果。模糊叙事既是莫里森对黑人传统文化理念的继承和发扬 ,也是她对现代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文本的召唤性——小说《宠儿》写作艺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接受之维对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文本中的空间形式、双重情节结构的巧妙整合、叙述语言的含蓄多义、艺术形象的丰富多变共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透析了这部小说无限深邃和宽广的内蕴和巨大的召唤性。  相似文献   

5.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长篇代表作《宠儿》继承现代派表现手法,发扬黑人文化艺术传统,通过熔合二者,开创了美国黑人文学的新开地。  相似文献   

6.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以全知叙事、限制叙事相杂揉的独特的叙事视角,通过运用后现代的叙事手法之一的碎片拼贴的方式,穿梭于历史与现在、事实与虚构之间,全方位、多角度地在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强化了小说独特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非裔美国小说家莫里森极具历史意识,十分关注美国主流社会对黑人历史的忽视与抑制。她的获奖小说《宠儿》通过挪用美国内战前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用小说这种形式对奴隶制进行反思,而且通过让一个被自己母亲杀死的黑人女孩复活的形式,让生者直面苦难,见证苦难,借以拷问生者的良知。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叙事者可以使相同的叙事内容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同样是美国奴隶制度下女性黑奴弑婴所造成的"鬼魂复仇"事件,小说和电影站在了不同叙事角度,采用不同的叙事结构,构成了不同的叙事文本。通过对小说和电影的叙事比较分析,展现了文字与影片叙事的差异性,进一步揭示出美国奴隶制度下的女性黑奴的生存状况以及白人奴隶主异化的人格表现,以及莫里森对于全人类人性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和《慈悲》之间极大的相似性,以互文性理论为指导,对两部小说的背景、情节、人物、主题和叙事策略的互文关系进行梳理,挖掘这两部小说的内涵,揭示莫里森对历史和现实的思索,了解莫里森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为理解莫里森的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非裔美国小说家莫里森极具历史意识,十分关注美国主流社会对黑人历史的忽视与抑制.她的获奖小说<宠儿>通过挪用美国内战前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用小说这种形式对奴隶制进行反思,而且通过让一个被自己母亲杀死的黑人女孩复活的形式,让生者直面苦难,见证苦难,借以拷问生者的良知.  相似文献   

11.
《宠儿》作为黑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最有影响的小说,在写作技巧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一反文学文本的常规模式,运用新颖独特的"杂糅"技巧,把对立的文学题材、相反的意象寓意,人鬼合一的人物身份、以及分属不同文学理论的创作方法杂糅合一,使小说产生了变异、突出、陌生化的效果,有力地烘托了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2.
托尼&#183;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蓝本,深入分析了美国黑人奴隶真实的生活状态以及奴隶制度对黑人的精神摧残。莫里森受到新历史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真实的历史须要用文字积极地再现而不是简单地记录。小说中,她虚构了奴隶制下一个杀婴母亲的生活经历,真实地描述了一个女奴的个人历史。作者希望能通过对这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塑造填补美国黑人在奴隶制时期的历史空白,帮助美国黑人通过了解自己的历史而重新确定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13.
《宠儿》作为托尼·莫里森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部小说力作,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双重迫害下的悲惨生活。作品集中展现了以祖母贝比.萨格斯、儿媳赛丝、女儿丹芙为主线的三代美国黑人妇女是如何认知自我,并努力找寻自我身份的艰辛历程,以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美国黑人民族是如何在找寻迷失自我的同时,塑造了黑人更加成熟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社会空间转向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时间独大,而忽视空间维度的局面,大量学者开始关 注空间与空间理论。在文学上也出现了文学作品的空间叙事,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正是空间叙事的典范,通过 在作品中建构社会文化空间、心理空间、社区公共空间,以小说中三个黑人女性命运为时间线,从时间的历史性与空间的共时 性两方面实现十字交叉式叙事,从而实现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是一位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的作品无不体现了悲剧的特点。在其代表作《宠儿》中,作者以一个母亲暴力杀婴的真实故事作为悲剧题材,以正在遭遇苦难的普通黑人作为悲剧人物,以跌宕起伏的悲剧冲突表现了深刻的悲剧效果,反映了美国黑人同奴隶制与种族主义的不懈抗争,弘扬了美国黑人崇高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英里森得奖的理由是她的作品试图回归黑人的文化与传统.黑人性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护和促进黑人的民族尊严.本文通过分析《宠儿》中的黑人社区、黑人口头传统及黑人神话,发掘了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黑人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托妮·莫里森自身独特的黑人身份与女性身份的相互交错性分析,旨在阐述其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对《宠儿》独特的叙事艺术的内在影响,即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所展现出的莫里森本人的种族社会历史话语以神鬼离奇的哥特故事形式和人物关于过去﹑现在的看似支离破碎,实则是完整的缝合式心理和事实的回忆讲述方式在故事叙述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宠儿》是20世纪60-70年代黑人作家探讨民族心理重建的背景下,托妮·莫里森尝试诗化现实主义的力作,通过对融合其中的隐喻象征性、抒情咏叹调、流动性视点等诗化技巧的分析,可以发现莫里森对黑人主题的诗性领悟。  相似文献   

19.
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以炽烈的语言和高度的叙事技巧表现了奴隶制在黑人心灵上的创伤,同时,作为一部黑人文学作品,《宠儿》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丰富的黑人文化蕴涵。本文从鬼魂、群体、口述、语言等方面探索了《宠儿》所蕴含的美国黑人文化,从而说明了《宠儿》是一部如莫里森所说的"不能更改的、无可辩驳"的黑人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0.
《宠儿》与《紫色》是托妮·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关注黑人女性在种族、性别、阶级等压迫下生活状态的代表性作品。文章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文本解读,比较分析莫里森和沃克对黑人女性身份问题的关注,并进一步探讨在种族和性别压迫下黑人女性的身份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