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北二人转运用纯朴、生动的民间语言来描绘人物特征,抒发情感,隐喻就是二人转创作者们创造优美、华丽语句的重要手段。从认知角度探讨其中的隐喻表达式可以发现,二人转中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主要以名词短语隐喻和复合式隐喻两种表达形式存在。隐喻中的两个主词分别制造出与之相关的意象,两种意象相互影响,创造出双重影像,为看待某一事物提供了新视角。此外,对隐喻的理解离不开文化语境。二人转生长在东北这块语言丰富的文化土壤里,东北方言特有的表达方式对二人转隐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淘淘 《新少年》2012,(Z2):76-77
二人转又叫东北地方戏,最早叫"蹦蹦"。它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又吸收百戏杂艺,发展变化而来,有着近三百年历史。二人转是东北黑土地上的民间瑰宝,三百多年来,像山花像野草,带有土香野趣,充满乡音乡情,开遍村村寨寨。二人转已被推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称为东北民间语言、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的宝库。是东北地理、历史、文化、风物、  相似文献   

3.
东北二人转     
<正>在东北,二人转可谓家喻户晓。同有些剧种相比,二人转可能没有那么高贵典雅,但却吸纳了很多艺术元素,比如秧歌、莲花落、东北大鼓、皮影戏、太平鼓、霸王鞭、子弟书、评剧、河北梆子、民间逗哏和杂耍,等等,流传了三百多年,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地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二人转的野性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人心中的二人转绝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技艺杂耍,绝不仅仅是无意味的笑,它是东北民众自然而然的人生体验表达,它是苦寒东北人的“开心钥匙”。民间艺人与民间观众在二人转观演时空里无拘无束地大胆创造,尽情释放着自己的情感。它是博大的,自由的,野性的。在这个“市场时代”里,二人转发生了种种变异,面对二人转的当代存在状况,追述其厚实的文化艺术传统,我们发现二人转这种“间性”艺术品格源于二人转“二”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辽西地区是东北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二人转这一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戏曲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在保护措施上不能单一停留在静态保护这一层面上,而应格外注重对其的动态保护。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沃土,如果有效地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资源,把辽西二人转文化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再现,探索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培养辽西二人转传承人,则是对辽西二人转实施动态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东北民间小戏——二人转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 东北二人转仅有二百来年的历史,算不上源远流长,但目前对它的起源问题其说不一,各执其理,争论不休,大体有以下五种说法:一是“周庄王留下二人转”、“范丹留下二人转”、“河间府李梦雄兄妹留下二人转”。二是二人转来源于皮黄调。三是二人转来源于莲花落。四是二人转来源于各种艺术的综合。五是二人转来源于东北大秧歌。这五种起源说互不相让,争执不下。下面我对这五种起源的说法逐一进行辩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对二人转起源持“周庄王留下二人转”、“范丹留下二人转”、“河间府李梦雄兄妹留  相似文献   

7.
东北作家创作中的情义民风、乡土语言与文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域文化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着眼,以文化学理论为基本框架,详述了东北地域文化中情义民风的历史由来,其对东北作家文化心理的渗透及其在创作中的外化显现;东北地域语言形成的历史文化机制及其对东北作家语言思维能力和作品语言风格的制约与影响;东北地域文化中的语言、民俗、自然和人文景观对东北作家创作的文本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助成着也局限着东北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二人转艺人的艺名钟情于对智力缺陷、长相缺陷、身体残疾的强调和将人非人化,这种"缺陷情结"是东北文化深层结构的表达:以自嘲的方式正视缺陷,视缺陷为人生常态,是审美观和世界观的豁达与宽容;将缺陷作为游戏的载体,以游戏消解缺陷,化缺陷为快乐,是豁达人生态度的积极实践;将缺陷转化为与他人亲近的媒介,是对缺陷的智慧解读。  相似文献   

9.
东北农村多年来流行一句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一如此受人宠爱的“宝贝”。是从100多年前东北地区的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的。“她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  相似文献   

10.
“土”与“俗”是东北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生长点所在,其根植于东北劳动人民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亦反映了东北文化内在的发展逻辑,是由东北人民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通过生活实践所淬炼而成,具有丰富的内涵、显著的区域特色和现代化特质。但当前大众对东北文化的“土”与“俗”的认知更多是基于一种直观判断而做出的消极解读,这其中反映了东北文化自身发展的困境和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前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取向及其所隐蕴着的文化心理。因此,正确认识东北文化本质特征,不仅关系到东北文化的发展未来,也关系到我们在多元文化潮流中如何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关键问题。本文从地缘、历史、文化研究的视角对东北文化的“土”与“俗”做出本质性的界定,又从东北文化自身的发展、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当代的文化焦虑等几个维度探寻其被误读的原因,并在区域文化的自信与自醒中,结合当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试着探寻东北文化的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1.
铁路是经济发展的先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日俄两国在东北铁路网的资本很大一部分是强行输入的,两国经营铁路的主要目标是侵略与掠夺,尽管我们无法忽略其客观作用效果,但这永远不能与它所带来的破坏性、侵略性以及对东北人民的压迫相提并论,它给东北地区所带来的深重灾难罄竹难书,根本不是这些客观作用效果所能弥补得了的。  相似文献   

12.
伪满时期东北农作物种植结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从中可以揭示日本殖民统治下的诸多特质。通过对现有史料的交叉对比,对这一经济指标予以重新核定。从核定结果看,当时的东北农村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趋势:一是传统商品经济遭到破坏,农作物种植结构向自给化倒退;二是日本殖民者根据自身需要强行推广的新兴作物呈现畸形增长。这两种趋势既揭示了伪满政权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力的破坏远大于建设,也充分暴露出日本殖民者低于成本价掠夺东北农产品的暴虐性及其不顾客观实际、强行扩张其所需农作物的掠夺本质与荒诞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仅就民国时期东北移民潮形成的历史原因作一探讨,主要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的移民空间与垦殖的需要,移民图生存、求发展的主观需要以及军阀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移民的政策等方面进行述论。  相似文献   

14.
金毓黻是研究我国东北史的著名学者。1936年他以考察文物为名前往日本,进行了3个月的访书活动。发现了许多稀见的或中国亡佚的典籍,他以东北文献为中心,兼及一些与东北史地相关的著述,进行了搜求浏览,在有关舆地、北部边防、北方少数民族及辽海史事等方面颇有收获。对于研究东北史、东北民族史裨益匪浅。  相似文献   

15.
对新中国电影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在1950年拍摄的《白毛女》,其政治指导思想和艺术创作模式上诸多成熟性和示范性、它自身具有的时代朴素性以及人物形象几十年间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是讨论和剖析1949年以后大陆电影文化和作品生成基础的一个特殊的观照角度,存在很大的解读价值和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6.
指出东北知识分子与中原近代知识分子相比近代化起步晚且发展缓慢 ,但反帝思想极为突出 ,并与发展东北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分析了东北近代知识分子的这些独有的地方性特征及其对东北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从而对认识当代东北知识分子的价值和作用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百年前,山东、河北等地的居民为了生存,无畏艰难险阻历尽艰辛闯入了关东大地,塑造了可歌可泣的闯关东精神,闯关东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近代中国移民开发东北的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在对广大的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它已经成为重要的素材之一。因此,弘扬闯关东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辽西走廊在东北亚旅游圈中的区位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日、韩为主体的东北亚旅游合作有着良好的背景与现状。辽西走廊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在东北亚旅游圈中有着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东北亚旅游合作要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加强东北亚旅游比较优势的研究,加强降低旅游成本与方便旅游手续的研究,加大当地旅游产品的国外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为了实现变东北为"大东亚粮谷兵站基地"的目的,便强制粮谷购销,即推行所谓全方位的"粮谷出荷"政策,变本加厉地搜刮粮食,给东北人民尤其是延边地区水稻产业的主导者———朝鲜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20.
朝鲜核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又一重大焦点。为了确保东北亚地区今后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面对这一危机 ,过去一年 ,国际社会纷纷献计献策 ,以求问题的解决能有一个圆满结局。其中 ,中国的外交活动尤为引人注目。为东北亚各国人民的长远利益考虑 ,也为自身利益计 ,中国真诚地希望在国际社会的大力配合和帮助下 ,通过自己的外交努力 ,尽最大可能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 ,化解朝美核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