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卡片     
GDP和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即英文gmss national product的缩写,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即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成果的一种计量.……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即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成果的一种计量。  相似文献   

4.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代表性指标。人均GDP是指GDP的绝对值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笔者在对我国一些城市的人口数量和人均GDP进行探讨时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为例加以分析。问题表1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五普”后各地公布的人口数分别推算的北京等9个城市2000年年中或年平…  相似文献   

5.
GDP的"绿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SNA框架下GDP的核算方法及存在的缺陷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基于SNA框架下的一种重要的核算指标,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它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指标.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经过初次分配形成三个流向,即:政府所得、企业收益和居民收入。从分配法核算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看,政府所得就是生产税净额,它的主体部分就是财政收入,企业收益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居民收入就是劳动者报酬。  相似文献   

7.
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G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生产总值,即通常所说的“GDP”,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上世纪50年代到1985年以前,我国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是国民收入,其核算范围仅涵盖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不包括对社会和居民提供服务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自1985年开始试算国内生产总值,1993年正式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替代国民收入核算全社会总产出。很长一段时期以来,GDP增长的变化情况,对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成…  相似文献   

8.
从“绿色GDP”到“有效GD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DP是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值。它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GDP在衡量经济水平时存在着几个重要缺陷:(1)它对所有的生产一视同仁,而不管生产是“有益的”还是“有害  相似文献   

9.
李荣荣 《浙江统计》2004,(6):11-11,16
一、什么是GDP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中文一般译为国内生产总值(或地区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从生产角度看,GDP等于全社会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后的余额,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从收入角度看,GDP等于各行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之和,它能够反映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初次分配关系.从支出角度看,GDP等于全社会的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合计,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需求规模、需求结构.理论上讲,从不同角度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对现代化的概念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借鉴国际上相关指标,提出以12个指标构置成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国际比较及其预测:1.综合实力现代化目前国际上最通行的综合实力对比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广东作为一个省,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人均GNP,是可以接受的。表11997年部分国家人均GNP1997年,世界银行对世界133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NP进行了分类,共划分成四个档次,即低收入(785美元),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元),上中等收人(31…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区间税负差异原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申嫦娥 《统计研究》2006,23(11):39-42
一、引言税收负担,从宏观上而言,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税收收入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明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体水平。从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来看,税负与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即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越重(安体富,林鲁宁,2002)。而我国地区间的税收负担不平衡却有悖于这样的经济规律,比如张伦俊、陆建华(2001)以及张阳、雷良海(2002)都观察到,在我国税收负担偏高的省、直辖市或自治区中,除直辖市外,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相反,一些东部经济发达的省份税负反而较轻。武利华(2000)则借用基尼系数计算了地区间税收…  相似文献   

12.
地区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区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称为GDP或地区GDP).  相似文献   

13.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一国(或一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反映经济发展规模、水平、结构、效益的总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PQLI是The 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的英文缩写,汉语译为生活质量指数法或生活的物质质量指数法,它是由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ODC)的莫瑞斯(M.D,Morris)等于1975年提出的一种旨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物质生活质量,亦即该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方法。该方法自1977年公布后,为学术界和国家或地区等分析研究机构广为使用,在国家或地区生活质量的评价、比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一种用来评价居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方法。尽管该方法在过去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和目前已有的权威性,但笔者仍以为它是一种不很完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GDP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为了正确理解GDP的含义,还需了解以下几点概念:第一、GDP核算遵循"在地口径",不论生产者隶属于何地,生产成果计入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地的GDP。例如,江苏企业生产的产品经由上海海关出口,产生的关税计入江苏省  相似文献   

16.
知识卡片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专用名词,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能叫“县内生产总值”或者叫“市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增加值的总和,只有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总体时,才能称国内生产总值;对一个行业、部门、单位而言,只能叫增加值。目前能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一般是指一级人民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来源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GDP(生产总值)是以价值形式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劳务的最终成果。GDP的最终分配去向是国家、集体、个人所得。国家所得部分主体是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8.
一传统GDP的缺陷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国内生产总值或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据此作为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业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事实上,这是由于对GDP理解上的歧义而产生的一种悖论。从理论上说,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核算期内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可供社会最终使用的  相似文献   

19.
时代呼唤绿色GDP核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规模、水平、结构、效益的主要指标,也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广泛用于国际经济比较。我国一些地方甚至将其列为考核领导政绩的主要指标。然而,GDP指标存在缺陷,它没有将资源的耗减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纳入核算范围,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社会负面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传统GDP核算的不足,认为它引导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去追求产值,攀比增…  相似文献   

20.
GDP与政绩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从“五个统筹”到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社会上流传着“淡化GDP、不再以GDP论英雄”等说法。尽管这是对盲目攀比,单纯追求GDP倾向的一种批评,但也忽视了GDP在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四川省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主要以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基本思想,其中是否也有“淡化GDP或不再以GDP论英雄”之说,笔者就学习中的体会,粗说GDP与政绩观。首先,GDP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是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的缩写,中文意义为国内生产总值,是现代国际通行的一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账户体系(即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