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课程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又在各学段目标中再分别加以具体化。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完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不能囿于教科书上的几篇文章,不能囿于课堂上的40分钟;语文教  相似文献   

2.
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那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指的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对语言直接的、整体的感受,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呢?新课程目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认为,主要应该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整体把握,感知语言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便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  相似文献   

5.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生动、翔实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多看"还要"多积",写文章时,材料才能信手拈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内容丰富,感动读者。那么,从哪里搜集素材?又如何积累素材呢?  相似文献   

7.
周福云 《科学咨询》2008,(12):50-5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生动、翔实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多看"还要"多积",写文章时,材料才能信手拈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内容丰富,感动读者.那么,从哪里搜集素材?又如何积累素材呢?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地利用课内和课外.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指导学生积累,才能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昵?笔者初浅地认为:  相似文献   

9.
目前,部门正职大多身兼两职,党政"一肩挑",既是党委会的"班长",又是行政上的主管.对全局工作既要把方向,又要管全面;既要议大事,又要抓重点;既要慎重决策,又要善用干部.因此,如何做好"一肩挑"工作,需要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识之士也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语感教学的重要地位,甚至已有人呼吁把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核心,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的教学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强化"语感".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其实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人们凭借语言经验,直接地对语言作出敏锐的感受.语感强,断句能力就强,捕捉词句意思的能力就强.只要"语感"训练到位,学生自主地感知文本,就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形成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小学生习作内容空洞、记叙简单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很有必要让学生活跃思维、开扩视野,多去阅读和背诵,长期坚持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并融入习作之中去.最基本的还得要让他们丰富自己的语言一积累更多词汇.于是笔者想到了"死记硬背"的巧用.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就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必须培养学生自己会使用语文这个工具的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办公室主任作为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内外的重要角色,既是机关的"领头羊",又是服务领导的"巧媳妇";既要"上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有时还要善为"无米之炊".有人调侃办公室主任,"酒量不大要被醉死,胸怀不宽要被气死,能力小强要被笑死,笔头不硬要被憋死".  相似文献   

14.
刘义华 《决策探索》2007,(24):65-66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纪检监察干部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善于"解牛"的"疱丁",从三个方面下工夫,不断积累反腐倡廉建设经验,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5.
李华荣 《科学咨询》2005,(22):25-26
我校在争创重庆市示范高中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师德高尚,博学善教;教书育人,团结协作"的教师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既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又折射出新时代的气息;既指明了教师个人努力的方向,又突出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能力建设是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心,要学会把握四种辩证关系,不断提升干部能力建设水平。要"学有所长",更要"学用相长"。知识积累是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基础,只有做到"学有所长",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干事履职。同时,要学会在知识积累中提升能力。要"十项全能",更要"一专多能"。每个干部都要具  相似文献   

17.
正"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三严三实",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也是致力改革创业的行为准则。"三严三实",体现的是作风,彰显的是境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吹响了"集结号",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提出"严"与"实"更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然而,许多师生只是盲目而无入情地朗读,把读当成了课堂的摆设。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读",到底该如何施行呢?该文认为阅读教学应当达到四个境界,也就是"感知、感悟、语感、熏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真正的读书、看书,而不是摇头晃脑的摆架势。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会读,从而发展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牛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牛热爱祖同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此处可以知道: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