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的一支尤其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来源,长期以来被意识形态化了。启蒙的需要和论证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合理性的需要,使东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选择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中强调世界的客观性和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性、必然性等弘扬科学理性的内容。但是我们不能忽略,马克思当初构建新哲学理论的具体动机和深层原因恰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中人道主义的失落。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旧形而上学被消解掉以后,恰恰从很多方面给予了现代社会生存状况下的人以很多支持和关怀,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人文品格进行简单的清理。  相似文献   

2.
自80年代以来,国内不少院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纵观十几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成败得失,笔者认为,集中到一点,就是哲学教学改革的取向能否关注时代。关注人生.关注实践,紧紧围绕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这个目标进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标志。哲学自诞生以来,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哲学表现形式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即以其鲜明的价值态度赢得了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也反  相似文献   

3.
哲学是对时代最集中的反映、最深刻的概括,任何哲学都不能脱离时代而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①同时,哲学又对自己时代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史以来最科学的哲学,当然,也毫不例外地反映时代的精神。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时代需要的关系角度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当前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各种创新主张不乏合理之处,也不乏值得反思之处,但在为什么要创新和如何创新这两个大的问题上,暴露出一些创新理论缺乏时代感的局限与无力。思维陈旧、思想贫乏、从理论出发,而不是从现实出发的"创新"不能不说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背道而驰。要走出创新的误区必须根本转变学风。只有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正视现实、理解现实、推动现实,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时代是具体的。民族时代为主导和正在生成的人类时代的实际相关,人类的大多数民族迄今为止仍然处于现代(即近代),中华民族正行进在与人类时代相关的自身民族的现代之中,这些就是中国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全部哲学创新的时代前提。  相似文献   

6.
与其他哲学学科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它开拓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这种集批判性和革命性的辩证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思维方式,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遗产。其哲学思维方式的确立,使马克思跳出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苑囿,从抽象空洞的思辨哲学走向回归现实世界的人本哲学,使立足于实践根基的马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时代的精华",最终实现哲学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三个时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创新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系统生成中的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的相关性 ,脑力劳动正在代替体力劳动在人类生活中的主导作用 ,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动态关系 ,应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三个重大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如何把握现实社会、作用于现实社会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功能的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有关我们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当代世界、当代社会 ,并对之进行革命改造的实践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 ,有些人轻松地宣告马克思主义的淡出 ,有些人沉郁地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作用。然而 ,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超越的。这种不可超越性的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所特有的现实的革命实践精神 ,在于其把握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彷徨和徘徊 ,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方法原则的基础上 ,发展马克思主义 ,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介入社会、改造社会的革命功能。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义 ,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哲学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随着实践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把握数字化时代的深刻内涵,体会数字化时代的生存问题,实现数字化时代的生存超越,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将人类生存放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实践中的和谐统一,是实现和谐数字化生存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探讨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创新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系统生成中的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的相关性,脑力劳动正在代替体力劳动在人类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动态关系,应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三个重大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在传统教科书中不仅没有正确传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把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合二为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中本真地传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坚持从实践来理解整个人类世界对马克思来说是一个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日渐退潮,不到四十年时间就经历了赫鲁晓夫“修正”时期、勃列日涅夫“大讨论”时期黄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时期,其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曲折中发展嬗变,最终导致世界上第一个社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分析研究苏联这一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对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包含着理论与实践两个既内在相关、又相互区别的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层面,其核心内容是人们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以及为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相关哲学探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哲学的特性也就丧失了其革命的特性;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提出过要"终结"和"消灭"哲学,但不能因此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关键在于必须用马克思的"不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的辩证思维来理解这些有关"终结"与"消灭"哲学的言词;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性,必须在两条战线上同时战斗,既要反对那种轻视与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的倾向,又要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歪曲成"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的倾向作斗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哲学的关键在于,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坚持总体性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内涵和特征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实现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要前提是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辈们已经实现了哪些创新。从哲学方面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揭示了哲学的阶级性,公开承认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二,离开了“哲学基地”,终结了哲学,新唯物主义“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再提供现实世界的具体认识和改造现实生活的方案,而只是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第三,它转变了对感性对象的理解方式,把感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从而为无产阶级提供从人们自身的实际生活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的思维方式。这三个方面的创新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何种方式、何种功能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何种理论形态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问题。搞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实现的创新,有利于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的真理道路继续前进,防止在“创新”的名义下向旧哲学的回复。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如何把握现实社会、作用于现实社会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功能的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有关我们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当代世界、当代社会 ,并对之进行革命改造的实践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 ,有些人轻松地宣告马克思主义的淡出 ,有些人沉郁地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作用。然而 ,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超越的。这种不可超越性的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所特有的现实的革命实践精神 ,在于其把握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彷徨和徘徊 ,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方法原则的基础上 ,发展马克思主义 ,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介入社会、改造社会的革命功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解释世界”为目的的本体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而是以“改变世界”、缔造新社会为宗旨的社会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物”为本的唯“物”主义哲学,而是继承了近代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传统的人民主义哲学。和谐哲学是适应社会生活变化和时代主题转换,自觉转变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构建和谐社会须扬弃斗争哲学,倡导和谐哲学。  相似文献   

19.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1.体系化的哲学与方法化的哲学的差异;2.客体化的哲学与主体化的哲学的差异;3.解释世界的哲学与批判世界的哲学的差异;4.政治化的哲学与学院化的哲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探讨了它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当代实现形式的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实践的整体性、可持续性、人文性和实践过程的和谐共生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