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翌 《现代交际》2010,(7):49-50
本文通过对四川自贡方言的语音进行调查,并与普通话语音进行比较,揭示了自贡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声韵配合关系以及音变规律等各方面的基本面貌,以及边鼻音不分、没有后鼻韵、古入声字归入今去声、大量使用儿化音等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对廊坊安次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进行了词形、词义两方面的比较。与普通话词汇相比,在词形方面,安次方言词汇存在有音无字现象,音节数量和构词语素与普通话词汇相比均有不同。在词义方面,安次方言存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完全不同三种情况;存在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同话和普通话在语音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大同话的声母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别不大;但在韵母和声调方面差别很大。大同话的声母没有舌尖后音,大同话中没有"[t]","[t]","[]""[]",没有带鼻音的韵母。在声调方面,大同话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还有入声。大同话中的有很多音是普通元音后面加喉塞音,但普通话中并没有出现。大同话中儿化音也特别多。  相似文献   

4.
宁夏与甘肃相邻,中卫方言属于兰银官话银吴片区,安定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陇中片区,二者都属于官话方言,因此具有很多的相同点和些许的不同。中原官话以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为主,兰银官话以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去声为主。从语音及语法两个点切入,简单分析了中卫方言词汇与安定方言词汇的异同,总体来说二者的相似性和不同性各占一半,交流起来并无障碍。  相似文献   

5.
王迪 《现代妇女》2014,(11):377-377
语音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在语音教学中,声母教学是留学生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本文针对韩国留学生声母偏误进行分析,寻找出相应的对策,使教师更好地完成语音教学,促进韩国留学生声母问题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代表汉语中古音的《广韵》35声母与现代韩国汉字音13声母,研究发现现代韩国汉字音的声母大多数与汉语中古音的声母形成对应关系,即与代表汉语中古音的《广韵》的声母存在着规律性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不仅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以及汉语中古音的构拟提供旁证,并且可以对韩国汉字音的来源和演变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两种情况分析中韩声母差异,概述了中韩声母中的相同相似以及不同之处。第一种情况为汉语中有的声母而韩语中没有的声母,本文我们以"f"为例,韩国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偏误及其处理对策。第二种情况为中韩声母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声母,而是一些相似读音的情况。韩语中"■"这个声母,它是介于"l""r"之间的一个读音,由于母语中的负迁移导致韩国学生"r""l"不分。在这里对"l""r"进行区分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对常见动物名称的方言比较,找出动物名称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异"的同时,更着重发现动物名称在方言中的规律。在整理方言中动物名称的基础上,对动物名称的语音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声母系统的发展,须从中古时代而非上古,因为上古时候的韵书主要是用来分析韵部,因此,只能以从中古到近代再到现代的路径来研究声母系统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古称"邕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南宁的主导方言在历史上几经变化,从清末之前平话,到清末的粤商西进带来的粤语,再1997年推广普通话。方言学家把南宁的语言分布状况称之为"方言岛"。市区的方言是粤语,即南宁白话,郊区包围着市区的这一圈讲的是平话,再外面是广西主要少数民族壮族的语言——壮语。本文就南宁的"方言岛"里形成的"南宁普通话"里的词汇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从三方面举例:将粤语的大部分词汇根据语音对应规律转换成普通话发音,然后拼接到普通话中;把粤语固有词汇直接用普通话读出来;平话和壮话的词汇。  相似文献   

11.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中.造成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语音角度切入,从同音词、多音字、轻重音、停顿、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等方面阐述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安陆方言中的祈使句十分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特色。与其他各地方言相比,它们不仅在语法、语义等大的方面与普通话或者其他地区方言存在差异,而且连常用的句尾语气词和否定词都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特殊祈使句格式进行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其意义与价值,以便于更好地探究安陆方言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芳 《职业》2012,(11):138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是国家通用语言。它的科学定义表述是: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笔者从事普通话教  相似文献   

14.
南泗客家是客家方言的次方言之一,其语音、词汇和语法均与普通话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笔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拟从四个方面对兴宾南泗客家方言词;r-的特点进行一些常规性的总结,从而显示出南泗客家方言词汇的鲜明特点,以期能为广西客家话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5.
拥有十多亿人口、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的汉民族,在地理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包括北方方言在内的,吴、湘、闽、粤、赣和客家七大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的权威化、标准化和合法化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现代汉语源于近代汉语,在13世纪尤其是宋元以后,汉语的流变呈现出两大趋势:在书面语方面是白话文学的产  相似文献   

16.
就山东方言而言,莒南方言属于山东东区方言的东潍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对莒南方言的实地调查,在与普通话句法相比较的基础上,描写与普通话不同的莒南方言比较句,揭示莒南方言比较句的句法特色,丰富莒南方言比较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近年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本文就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东北方言类节目的社会价值、对东北方言类节目应采取的态度等问题做简单讨论,揭示影视节目中的"东北方言热"现象正是伴随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而衍生,并肯定了东北方言节目对方言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冯佳妮 《现代交际》2014,(3):81-81,80
每个地区都有专属于当地的方言,在现代社会,在全民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方言的存在环境越来越窄,而方言所包含的地域特有文化也变得岌岌可危。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形式,其传播效果和覆盖广度相当可观,而以方言电视节目为载体来传承本土的方言文化是当前媒体传播的又一形式。本文意义在阐述方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的同时思考方言文化的传承,并对方言节目现状进行一个分析,探讨在普通话大环境下,方言节目如何继续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敬嫒 《现代交际》2015,(2):28-29
东北方言中"没(méi)"的意义与普通话中的"没(méi)"相同,均表示对"有"或"存在"的否定,相当于"没有",但由于四声别义现象的影响,东北方言还存在"没(mèi)"这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在语境中表达不同于"没(méi)"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网上颇为流行的"东北话专业八级口语考试"视频中有关于"没"字的语段进行分析,总结"没"在不同语音下的语义特征,以进一步了解东北方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语言心态和语言行为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文化地理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文中试图从语言心态和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并揭示江西语言生活发展的某些共性,据此预测普通话与方言消长的基本趋势:普通话与方言长期共存,普通话将取代方言成为语言生活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