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观点·声音     
傅聪:郎朗才华横溢希望不要因"做戏"而废钢琴家傅聪为即将在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接受了记者访问。在谈及郎朗时,傅聪强调:"我非常欣赏他的才能,100年也不见得出一个这样的人。"他甚至认为郎朗"天生的技术才能"远超当年的自己。但他也坦言:"有些'趣味'在艺术上很重要,这是仁者见仁的事情。我只是希望他不要做那么多'戏',而走向更高的境界。"傅聪在谈到"境界"时指出:"'比赛文化'(钢琴比赛)不是文化,事实上是'反文化'。把音乐变成竞技不是对待学问的态度,是恶性循环的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2.
《新天地》2012,(4):30
李云迪80后郎朗和李云迪同为26岁的郎朗和李云迪是21世纪中国培养出的世界级钢琴演奏家。郎朗和李云迪能够成为世界音乐界的明星,主要原因当然是他们具有杰出的音乐才华和演奏实力。同时,和他们身上特殊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也不无关系。郎朗在今年春节前夕在纽约时报广场为纳斯达克股市开市敲钟,代表全球华人向世界送上新春祝福。  相似文献   

3.
田夕 《北京纪事》2014,(9):92-93
不久前《中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有关钢琴天才沈文裕的文章,标题是《一个钢琴天才的迷失》,写的是青年钢琴家沈文裕因为父母的过度呵护和家长式管理,造成其没有完成在德国的学业,还得罪了老师。这种管教还造成沈文裕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成熟,盲目参加各种级别的钢琴赛,被外国某评委批评为“stupid(愚蠢)”。经纪人也不愿意为他联系演出,沈文裕出场费很低,才3万人民币,大部分是钢琴厂家的演出邀请等等。全篇文章的最终观点就是:这位钢琴天才本应该取得不亚于郎朗和李云迪的成就,出场费也不该这么低,在父母的中国式管理下,迷失了自我。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17日下午4时,钢琴大师郎朗在三藩市州立大学音乐厅内,与本地百名琴童合奏《军队进行曲》,从琴艺上对他们悉心指导,现场气氛热烈,获得阵阵掌声。数百位家长、音乐界代表和乐迷到场一睹郎朗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高占生和夫人、潘奇领事和夫人,著名歌唱家高曼华等前往祝贺。郎朗出场后,首先请百名琴童弹奏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期间他来回巡视,倾听孩子们弹奏,观看指法。一曲告终,郎朗得知孩子们为了能有机会与他合奏、听他指  相似文献   

5.
"能够成为这个计划的第一人我很荣幸。今后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香港。"2006年11月27日,郎朗向香港入境事务处递交了相关申请证明,这个浑身充满表演气质的钢琴演奏家从此成为香港居民。郎朗在香港入境处的那张招牌式的笑脸,第二天便出现在内地各大报纸上。很多人通过这条新闻才知道香港政府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简称优才计划)。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8,(5):19-22
郎朗,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青年钢琴家。他是第一位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中国钢琴家。他被数家美国权威媒体称做“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人物》杂志称其为“将改变世界的二十名青年”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羽军 《新少年》2012,(10):16-17
郎朗是从沈阳走出去的国际著名钢琴家,他曾被数家美国权威媒体称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他曾经在白宫演出,并且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被《人物》杂志称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而郎朗今天的成功,是与他童年时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凝聚了他父母的全部心血。  相似文献   

8.
钢琴的今与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05年,意大利的克里斯托弗利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型,制作出一架具有力度变化的钢琴。1730年,德国管风琴师西尔伯曼借鉴克里斯托弗利的发明,使钢琴的音色更加丰富。1789年,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在维也纳的世界首次钢琴演奏比赛使钢琴登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德国的斯坦因,法国的埃拉尔,英国的布劳德伍德,美国的霍金斯等钢琴制作大师都对现代钢琴的改进与完善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郎朗,国际著名钢琴家,曾被数家美国权威媒体孙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他曾经在白宫演出,并且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曾被《人物》杂志称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  相似文献   

10.
塞缪尔·巴伯是美国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作曲家,巴伯运用歌唱性及传统的十九世纪调性音乐来表达作品。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是巴伯创作的唯一一首奏鸣曲,优美的旋律及严谨的结构给我们留下丁深刻的印象,也使得该作品成为很多国际钢琴比赛的必弹曲目之一。而且在很多的钢琴演奏家音乐会曲目中也占有稳固的位置。本文深入探讨巴伯的生平背景及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12月11日,北京协和礼堂,美国著名钢琴家兰斯先生钢琴演奏会座无虚席。一台跨世纪老钢琴琴声清澈动人。面对粉丝们的鲜花和喝彩,兰斯先生激动地和一位观众拥抱:"感谢你,亲爱的涵!"被拥抱的男士名叫刘涵,是国际著名钢琴技师,是他让沉睡的88岁古琴神奇般起死回生。著名钢琴技师、调律师刘涵"很京味很美国"——20年前,去美国边"倒学问",边刷盘子看牧场喂奶牛,艰苦卓绝成为著名钢琴技师的他,往返于北京和夏威夷之间,  相似文献   

12.
音乐高级人才培养既需要根植于专业教育和自身文化传统,也需要作出针对性、灵活性和多元化的改变和调整。在这方面,美国一些大学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探索对我国音乐高级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价值。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在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博士培养上形成了非常系统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博士入学选拔、博士论文评估、学位考核体系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该大学在培养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上的理念与实践方法、博士课程体系、考核与淘汰机制等,不仅为我国钢琴艺术指导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我国钢琴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了可行范例。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2009,(12):59-61
原本,严肃音乐总是让老百姓难以企及,但近年来,一些偶像型音乐大师的出现,让普通人也有了欣赏、谈论、炫耀古典音乐的兴趣,他们贴着中国原产、美国组装的标签,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这样的异质偶像,除了马友友,还有谭盾和郎朗。  相似文献   

14.
视野     
《时代》(美)2009年5月11日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时代》杂志的“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榜单出炉。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同上榜。此外,中国企业家马云和艺术家郎朗亦榜上有名。时代杂志总编辑史坦格(Rick Stengel)说:“时代杂志最具影响力百人名单,不是全球最有权力者的名单,也不是全球最精明人的名单。”  相似文献   

15.
咪拉 《北京纪事》2011,(4):62-65
近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在短短60秒内,中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如谭盾、李云迪、郎朗、袁隆平、杨利伟、姚明、邓亚萍等50多位精英在片中依次登场。  相似文献   

16.
钢琴自身的发展以及建立相关文化都历经许多波折,凝结了数代钢琴音乐家的辛劳与汗水。钢琴教学同样也是钢琴发展过程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为了适应社会对音乐人才的广泛需求,音乐院校教学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演奏技巧,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使得钢琴教学的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师钢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钢琴教育者。高师的钢琴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师范性来进行。范奏与讲解作为钢琴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在其操作过程中要突出高师钢琴专业的师范特点,通过分析二者的不同作用及相互联系,探讨高师钢琴教学的特殊性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颁发的《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里明确指出钢琴课程在体现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和实践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开发和提高。作为专业钢琴教师,我们首先是教师,所有贯穿钢琴教学的全过程都应围绕着对人的教育和塑造,这一教学成就的获得需要我们钢琴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而这一行为即是钢琴教师一个重要的从业能力。爱心、耐心、责任心是教师的教学艺术,也是对全体学生的负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要对学生的未来肩负起重要的责任。它的体现即是专业钢琴教师最基本的从业能力。笔者不再认为制约钢琴教学质量及学术水平的重要因素是专业技能,而是钢琴教师的文化素养与人文思想。因此,对其的认识和研究已迫在眉睫,提高钢琴教师的文化素养与人文思想亦亟待深入。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钢琴音乐倍受关注。那么,如何让孩子真正喜欢钢琴,坚持不懈地练琴,发自内心地感受到音乐的美,是作为老师、家长应该深思的问题。本文以笔者多年的钢琴教学为例,对幼儿钢琴教学作一下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钢琴教学是较为复杂、繁难的,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形象、具体、准确、通俗的教学语言,教授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让学生较快理解、接受和掌握音乐专业知识和提高钢琴弹奏技能,从而有效促进钢琴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