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公民检举权概念的界定首先要从“举报”的概念中剥离出“检举”的概念,从而区分宪法意义上的检举权和一般的举报权利,其次则要对比分析检举权概念的中西差异,从而明晰公民检举权概念的独特性.公民检举权的权利类型辨析则围绕“请愿权”说与“监督权”说之间的争论而展开阐述.无论是从权利的概念、内容、位阶还是从权利的历史演变所展现的权利谱系来看,包括检举权在内的宪法第41条所涉基本权利都不宜归为请愿权的范畴.使用“公民监督权”的概念则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宪法第41条六项权利的意旨,且能从制度渊源的维度来揭示我国宪法第41条六项权利的由来及设置理由.  相似文献   

2.
代议制理论的批判与公民权利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议制理论的主要缺憾,是其理论设计的民主形式不能全面满足实现人民主权的根本目标,人类政治实践也证明了仅靠代议制民主及三权分立并不能完全实现人民主权的崇高理想,应当以人民主权原则为基准扬弃代议制及三权分立理论,建构"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双重控权方式,完善制约国家权力的公民宪法权利体系,以期更加全面地实现人民主权.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一种新兴权利即公民对法律文件审查的启动权呼之欲出。公民启动权是公民防止立法权侵权的权利救济的需要,是公民权利制约立法权和监督权的需要,是公民在新的形势下直接民主参与的要求,同时,公民启动权也有利于法律文件的监督机关更集中地对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公民启动权在宪法上有一定的依据,在实践中也有初步的尝试,因此,赋予公民启动权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当然,公民启动权属于公法上的权利,需要法律的明确赋予。同时,要使公民启动权能得到切实的行使,必须改革现行的启动受理体制,实行自下而上的受理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4.
论公民住房权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权是一种具有二重性的基本人权,其二重性表现为积极住房权与消极住房权两个方面.积极住房权是指公民在一定条件下所享有的要求政府为其提供符合人格尊严住房受益权;消极住房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对抗公权力随意侵犯的权利.其理论依据在于人权保障理论与权利救济理论.公民住房权二重性的准确定位,能够引起对积极住房权的高度重视,对于遏制强制拆迁、暴力拆迁,对于全面实现公民住房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权与权利救济模式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保障公民社会权,针对公民社会权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公民社会权以及权利救济的相关理论,对公民社会权与权利救济模式结合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这种结合不仅有利于权利救济模式的建立健全,而且更主要的是有益于公民社会权理论的充实完善、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公民社会权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诉愿权     
诉愿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历来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我国,与诉愿权相对应的权利内容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内容主要有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以及取得赔偿请求权.目前,我国的诉愿权在立法方面、诉愿权的行使方面以及信访制度方面都存在诸多缺陷,必须加以改进.应将请愿权明确于宪法之中,制定专门的<请愿法>,健全相应的请愿受理机构.  相似文献   

7.
法学理论中基本权利的功能分类为我们解读宪法规范中家庭权的内涵提供了分析框架.对应基本权利的“主观权利”和“客观的法”两个属性,家庭权首先意味着公民除可要求国家遵守不侵犯义务外,还可请求国家通过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税收优惠等措施履行对公民的给付义务;其次,“客观的法”属性的家庭权意味着公民可要求国家建立系统完整的家庭法律体系,以维护社会的客观价值秩序.国际人权文件中的家庭保护条款为我们框定家庭权的宪法保障范围提供了国际法上的参考;公民在组建家庭、维持家庭存续、维护家庭和谐和维持家庭成员亲属关系上的权利应受宪法保护.因应社会现实,拓宽家庭的内涵,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家庭权,这也是我国家庭权保障中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8.
环境信息权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信息权是由环境知情权、环境信息传播权、环境信息救济权等子权利构成的一个权利束,其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权,而非环境权。在环境时代,环境信息权对便利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维护公民个人和公众的环境利益、促进国家环境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等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物质弗助权被大多数国家确立为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也是国际人权法确认的基本人权。它是指公民享有的获得国家生存保障的权利,是公民基于生存权而享有的重要人权。对于物质帮助权的立法保障在国际法和各国国内法中均有体现。物质帮助权的法律保障将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公民基本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转型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频频出现的公民直接抵制公权力活动的现象值得关注,人权三种存在形态理论为公民拒绝权研究提供了独特分析视角.作为人的一项应有权利,公民拒绝权源自近代宪法思潮中的抵抗权.行政法律规范对公民拒绝权的明确认可,实现了其由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的飞跃,标志着行政相对人主体性的回归.公民拒绝权由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的转化,有赖于无效行政行为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和行政诉讼类型化思潮的兴起则为此提供了宝贵契机.  相似文献   

11.
以博丹主权思想为渊源的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由于无视并竭力回避公民之间利益协调的困难,存在着高估国家统一有序、压制公民个性的严重弊端。传统社会主义在追求人类的同质性理想的道路上,无疑承继了卢梭的以抽象"人民"掩盖、压制公民差异性的人民主权理论,难以协调主权与人权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它的必然结果。因此,只要我国依然存在着官僚主义的官场作风、严重的腐败等体制性弊病,那么,如何在国家统一与尊重公民个性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人民主权的内容与形式、探讨政治体制的改进,就应该始终成为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论公民的预算参与权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预算参与权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与方式参与预算事务的权利。确立并保障公民预算参与权的实现,不仅有助于公民参政议政,促进预算公平,实现人民主权,而且可以有效启动权利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推动民主的发展。目前,我国对于公民预算参与权的保障不仅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参与途径缺失,救济渠道不畅。因而公民预算参与权在我国的实现,不仅需要健全相关立法,而且需要完善参与途径,疏通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3.
人民主权理论经历从洛克首创的以反抗为核心的人民主权观,又演绎为卢梭提出的以公意为基点的人民主权论,最后发展到哈贝马斯倡导的以程序为特征的人民主权思想。三位思想家对作为宪政的核心价值的人民主权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而推动宪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权为个人所得税法改革提供基本的价值坐标。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改革应该摒弃义务本位,确立权利本位的改革方向;要以人民主权为手段,确立人权本位的改革基点;在权利内容上,要以生存权为本位,同时高度重视自由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国权观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的主权和人权理论的重大发展 ,它的主要内容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 ;独立自由 ,自尊自强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基本观点是国权重于人权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与政府作为征税主体的区别在于国家是征税权力的惟一主体,政府只能行使有限的、代表国家对人民征税的税收行政权力,而没有对人民财产的最终分配权和自由使用权。为维护税收法治和人民主权,应当防止征税权力向政府转移。现代国家征税权力已不具有国家主权的特性,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因而不得凌驾于人民权利之上。  相似文献   

17.
微博因为短小的篇幅和低门槛的实时信息发布,微博让普通受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张扬”,极大地解放了公民的话语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个人表达方式。微博赋予公民更多的话语权,拓展了公民话语空间。分析微博与公民话语权之间的关系,探讨微博带来公民话语权的回归,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主权在民理论确立的公民主权所有者地位是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政治根基,公共物品理论揭示的税收与公共物品之间的对价关系是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经济考量,权利义务相一致理论要求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平衡是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法理解读。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立法理念和经验,分析和审视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和不足,从宪政、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三个方面对纳税人权利进行立法构建。  相似文献   

19.
自决权作为一项集体人权,在20世纪后半叶对国家的独立、新秩序的构建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因对自决权误读和滥用给有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并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和平和良好秩序带来威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解析自决权内涵的历史变迁,有利于打击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国际秩序与和平,解决好国内稳定与和平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受教育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在保障教育领域的人权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形成了一个健全的国民教育体系;同时,教育也是现实人权的重要手段,对实现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具有特殊的功能;为树立正确的人权意识和人权观需要开展人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