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园子 《现代妇女》2009,(4):48-48
从没想过我的“白马王子”竟会是一个带着孩子的男人。他是一家颇有名气的电脑公司老总。在外地还有几家分公司。38岁的他有过短暂的婚史.至今单身,带着一个儿子。和他在一起很开心,我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这个大我15岁的离异男人。  相似文献   

2.
苗向东 《职业》2009,(12):44-45
朱良玉,从事首都保安工作16年,从一个小保安做起,历任保安班长、分队长、中队长、大队长、项目部经理,现任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高级保安师,他成就了保安行业的一个“传奇”,他是目前中国300万保安队伍中唯一一位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3.
18个路人     
《中外书摘》2014,(12):94-95
今天我舅舅向我借书,我给了他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没去过中国,不妨了解一下。该书是我的教授写的,叫作《101个关于中国的最主要问题》。舅舅拿起书,看到结束语,对其中一个问题纳闷不已:“在中国,为什么一个2岁婴儿被汽车撞倒在地却没人去救助?”他问我这是不是真的。“是。”“怎么可能?” 舅舅瞪大了眼。  相似文献   

4.
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右一)给中国著名演员赵薇(左三)、田震(右二)等颁发时尚人物特别奖。当日,“好日子时尚中国——皮尔·卡丹风华盛典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2005年的4月18日,皮尔·卡丹在他位于巴黎北郊的新落成的皮尔·卡丹国际创作中心,度过了自己55年的职业生涯。55年来,皮尔·卡丹从时装,餐饮到化妆品,构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目前,他在全球98个地区拥有分公司,雇员超过20万人。他曾风趣地说:“我能够喝我自己生产的酒,到我自己的剧院看演出,在我自己的餐馆里就餐,在我自己的饭店里睡觉,穿我自己生产的服装,用我自己品牌的香水……”  相似文献   

5.
学会笑里藏“幽” 幽默是情趣与哲理的统一。 有一个乞丐在街边乞讨,他坐在街道边上,左右手各自拿着一只空碗,等着行人往里面投钱。一个行人路过此处,停下来往一只空碗里投了一枚硬币,然后奇怪地问道:“另一只空碗是做什么用的?”乞丐回答说:“最近我的生意做得比较大,我决定再开家分公司。”行人听了,不禁又往另一只空碗里扔了一枚硬币。  相似文献   

6.
采访余教授是在“公关教育二十年成果表彰大会暨首届中国优秀公关案例大赛颁奖典礼”的前一个晚上,他说上午10点他就到了,我笑道:“您该是今天报到最早的嘉宾了,您那么忙还能来,真的很感谢的”“这样一个盛会,下沙尘暴我也得来的”,他开心地笑着说。1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的会上,余教授要做中国公关教育20年的简要回顾发言,下午还要主持“公关教育论坛”,因此,采访的主题自然是20年公关教育和作为公关教授的他本人了。  相似文献   

7.
洛施 《伴侣(A版)》2015,(8):38-39
1 阿布是我所认识的人中唯一一个可以贩卖回忆,靠回忆过日子的人.初遇他是在欧洲的一个小镇上.他是我在那个寒冷小镇上遇到的唯一一张亚洲面孔.那时的他正蹲在一块大冰块前,确切说是半跪着.手中拿着刻刀和小榔头,神情专注地在敲打着. “Are you Chinese?”我有些迟疑地靠近他问. 他抬起头狐疑地打量了我一番:“你怎么不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 “真的是中国人!”我喜出望外,惊讶不已.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能遇到中国人,对我来说比收到任何贵重礼物还要开心. “你叫什么名字?你来这多久了?” “你是干嘛的?学生吗?还是工作的?” “你是中国哪里的?我是南方人.我是来这儿的交换生.” 他的出现让我激动得有些失态.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他却一个字都没有回答.我意识到自己太过聒噪,识相地禁了声.我裹紧自己的绿色风衣,蹲在他旁边,看着他专注地雕刻.  相似文献   

8.
一位朋友新开了一家“实惠快餐店”,生意很是清淡。他对我说:“我的店卫生整洁,品种繁多,货真价实,经济实惠,服务周到,可为啥却门前冷落呢?”为探究竟,我来到了他的饭店。在一街两旁的六家饭店中,我几经查询才找到了这位朋友的“实惠快餐店”。见此情景,我告诉他:“你的失误在于店面无特色,经营没个性。”一位经济学家曾讲过: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家饮食店。而中国人则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则开的往往…  相似文献   

9.
刘俊 《现代交际》2006,(2):50-51
“你打算怎么写我,写多少字,发几个版,登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出?”刚一坐下,还没等开口,高峰就先抛出了这一连串的问题,言语中透着几许霸气。看来,这位传说中的“中国第一谈判专家”绝非浪得虚名。“第一”的头衔,他远不止拥有一个,其中还包括“国内公共危机干预权威”、“反劫制暴战术谈判中国第一人”、“中国反劫持谈判专家总教头”等。高峰掰着手指头很得意地回顾着这一个个让他红遍大江南北的名号,然后又话锋一转:“这不是我自己说的,都是媒体给我封的。”  相似文献   

10.
下岗职工孙保明与中国人寿漯河分公司签定了一份十大疾病终身保险合同。但是,一年后,孙保明真地得了他“保险”过的十大疾病之一的肾衰竭,保险公司却拒绝理陪。究竟是保险公司有“猫腻”?还是孙保明“不诚实”?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我找工作的条件有两个:1.必须要和中国有关;2.必须和文化有关。我的运气不坏,那时正赶上美国经济最强劲的时候,短短的时间里,我这个文科毕业生竟拿到了六七个工作录用函。我最后选择了中国书刊社。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听了,大叫:“你难道不知道,那可是个非常激进的红色公司!”“可别忘了,我也是个来自红色国家的红色的人。”我笑嘻嘻地回答。亨利先生和他的“红色公司”图书馆偶尔借来的那本叫作《生在中国》的书,作者亨利·诺伊斯,也就是中国书刊社的创办人,对中国义无反顾的爱和他天真的理想主义震撼了我,那时我下决…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的。”“不过,”儿子又继续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个胳膊和一条腿,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  相似文献   

13.
不熄的红烛     
张瑞洁  刘植完 《老年人》2005,(12):30-31
我6岁时,生父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了。3年后,母亲指着一个瘦小的哑巴男人对我说“:快叫爸爸。”我狠狠瞪了他一眼,冲着母亲嚷道:“我爸早死了,我没爸!”继父虽然听不清,但我的表情他读得懂,他一个劲地对母亲打手势,意思是说“:别为难孩子!”我不叫他爸爸,也不叫他叔叔。同一个  相似文献   

14.
宽大     
这是一个关于越战结束后一个士兵的故事——他打完仗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我的一位朋友回来。“”当然可以。”父母回答道“,你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有些事情必须告  相似文献   

15.
去年夏天,我被北京总部下派到南京,协助分公司在当地做一个新软件产品的市场推广。负责接待我的人,是分公司的总经理乔昆。在此之前,我曾通过电话和他有过交流,所谈的内容也仅仅只是围绕工作展开。虽然和乔昆从未谋面,但他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我想,他应该是一个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的人。在去往南京的前一天,我拿到火车票后在电话里告诉了乔昆火车到达南京站的时间,他提出要亲自开车到火车站来接我,并告诉了他的车牌号。原本到达南京站的时间是晚上10点,由于火车晚点三个多小时,我从火车上下来已是凌晨一…  相似文献   

16.
红卫 《老年世界》2010,(9):19-20
在我参加学习的一个英语班里,一位小同学问我:“阿姨您多大了?”我说:“你可以先告诉我你多大吗?”他说:“13岁。”我说:“你的年龄乘以4就是我的年龄。”他“啊?”了一声。从这以后,他对我的称呼由“阿姨”变成了“奶奶”。当时我的年龄是52岁。  相似文献   

17.
吴昕孺 《老年人》2003,(9):16-17
我为这篇文章想了好多个题目,那些题目中不乏“松骨”、“月魂”、“风神”这类可吸引读者眼球的词语,但最后,我还是决定用这么一个最简单、最直白的标题。因为我知道,人们已经慷慨赠予了他许多的头衔,诸如专家、教授、作家、书记等等,而他听了感觉最舒服的还是那顺心顺口的称呼———戴海老师。湖南,乃至中国的青年人才群中,有多少真心实意地以他为师为范的,我算不准,但估计数量不会太少。算不上人才的我,那是随时随地都要尊称他为恩师的。我曾在送给他的一本拙著上写道:“师恩如海。”而平时,我经常用杯子里2度的葡萄汁碰他58度的白酒,笑…  相似文献   

18.
一个晴朗的二月的早晨,我桌上的电话铃响了。“你是马乔里·霍姆斯吗?”话筒里传来一个男人低沉而圆润的嗓音.“你救了我的命,我爱你!”这一定是个古怪的家伙,我想。但我并没挂上电话。作为一个诈家,我素有倾听的习惯。他说他叫乔治·施米勒,是匹兹堡的医生.8个月前他妻子去世了.除夕之夜,他在悲痛欲绝时偶然发现我写的《我想有个伴》一书。“我连夜看完了它”,他说,“你的书让我认识到生命是何等的宝贵!”他是在马里兰州银泉市他儿子家中给我打电话.“我得知你注在华盛顿,又弄清了你婚后的姓名,便开始给你挂电话”,一个…  相似文献   

19.
刘波 《现代交际》2003,(6):42-43
快下班的时候,有人敲响了我办公室的门,敲门声犹豫又胆怯,如果我再不说“请进”,恐怕门外那人就要撒腿跑掉了。 进来的是一个年轻人,我知道他,他叫乔伊,我的一名新员工。 “有什么事吗?”我温和地看着他,我对他的好印象缘于他平日勤奋的工作态度。 “先生,我……我想请求您一件事。”他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面说。  相似文献   

20.
帅韧 《现代交际》2006,(7):44-44
去年暑假,我到美国北达科他州游玩,住在小镇法戈(FARGO)的一个美国朋友麦克的家里,几天的时间里遭遇到与中华文化迥然不同的美国文化,让我“休克”一番。麦克是一个中学老师,曾和玛丽安校长带领一个学生团到中国演出,我当地陪。离别的时候,他千恩万谢,并向我保证,等我到了美国,就住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