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在我校已经形成为具有系统性、经常性和制度化特点的特色课程之一。几年前 ,我们基于对高校的改革趋势、大学生现状及这门课程本身的内容、结构、功能等基本情况的分析 ,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该文在总结几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试等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变化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以达到继续保持与时俱进、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我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上好这门课,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功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通过从构建课堂教学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坚持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和研究,要与时俱进,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为指导,特别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定方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培养目标,学以致用,当前特别要突出"五观"教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要立足现实,把握重点,进行理论创新,当前特别要着重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我国民族院校特殊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具有理论性政策性、系统性准确性、现实性实践性和概括性归纳性等方面的特点.讲授好这门课程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各专业一年级新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修养与政治素养的提高与完善,进而决定高校是否能够向社会、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特别是各民族院校,生源的民族构成比较丰富,也就意味着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等对各少数民族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融合一定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对此门课程增强和提高教学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点是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第一个文科硕士学位点,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政法学院的特色、优势学科,在大学、政法学院的领导和关怀下,七年来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7年,该学科被列为石河子大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党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其次通过梳理近年来有关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在党校教学中的研究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该课程在党校的创新性教学改革,以便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金炳镐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专家,三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民族理论界、教育界,主要从事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其创新名著《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作为一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方面正式的、规范的专业教材及学术专著,无论在内容、结构体系上,还是在理论观点、研究方法上,都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创新。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学存在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师素质等问题 ,以及由于教育改革带来的冲击 ,应该由中央和有关部门明确这门课的地位 ,修订教学大纲和教材 ,编写教学参考资料 ,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 ,制定培养人才计划 ,加强民族工作部门与教学研究单位之间的沟通合作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它课程的理论基础,对其它课程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这门课程在高校的设置经历了“分”与“合”的不同形式,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其历史沿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只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整体性教学,才能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民族纲领政策,开展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前提和基础,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国情、民族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独特性:即少数民族传播者拥有接近性特质;民族大家庭的缩影的特殊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侧重点,显得与众不同;传播渠道中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史"等课程独具特色;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众既具备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心理因素,又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传播效果评价以塑造"四个认同",赢得政治支持和政治忠诚,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作为核心指标,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3.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制定并实践了民族平等团结、保障宗教权利、调整统战对象、培养民族干部、恢复和发展经济民生等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民族政策,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这一时期党的各项民族理论由“教条主义”逐渐走向“实事求是”,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从“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的转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关系斗争性与同一性辩证统一原理的解读,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统战政策对象,遵循既团结又斗争的原则,联合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实证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真理性。长征深化了党和红军对国内少数民族的认知,促使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民族问题特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民族问题特性的理论探索经历了曲折的过程。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中明确指出:“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回顾民族问题特性理论的发展,准确把握民族问题特性的内涵,正确认识当代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目前理论界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论新世纪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五观"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深化、拓展、整合,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这"五观"教育。"五观"教育各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目的,又相互联系、补充,构成完整的体系。提出"五观"教育,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对于推进新世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义重大。在现阶段,应该在深入调查"五观"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和对策研究,以此促进"五观"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新历史条件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国内大背景和世界经济与高科技激烈竞争的国际大背景条件下,我国高校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国民族院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如同其他政治理论课程一样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该课程的开设是否还有必要?若有开设的必要是否需要改革?改什么?本文从本院实际出发对以上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个案,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建设的宗旨、手段、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全面总结,为该课程建设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原则与我国民族、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并在民族概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及基本政策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予以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研究生学位点系专门为培养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学、科研人员、民族工作管理等人才而设.民族理论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是民族理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本文从导师和研究生的角度,总结和归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的特点,探索民族理论研究生培养规律,以期通过有效的培养方式改革改善教学效果、提升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20.
安德罗波夫是苏联变革中的一个过渡性人物 ,他虽在民族理论方面有一定的清醒认识 ,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提法和作法也有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但其平和的民族政策却末能对大势已定的苏联民族状况有实质性的影响和改变。这给我们客观对待民族问题 ,及时调整理论与政策 ,坚持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积极探索适时的民族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