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9月13日,阿拉法特与拉宾在白宫实现“历史性握手”,最终签订了巴以和平协议。此后,一位曾为和平进程立下汗马功劳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展风采的阿拉伯女性突然间“销声匿迹”了。她,就是巴解组织前发言人哈娜·阿什拉维。 对阿什拉维的“淡出”或曰“引退”,观察家们众说纷纭。主要看法有两种,一是她与巴解领导人之间意见不合;一是她的人身安全受到来自极端组织的威胁。实际上前一种看法比较符合事实。阿什拉维对巴以《开罗协议》以及后来在华盛顿签署的《和平协议》是有看法的,认为巴方为此作出的让步太大。尽管如此,在双方达成《开罗协议》之后,她仍不遗余力地为和平,为世界  相似文献   

2.
《老年世界》2014,(19):14-14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离退休干部“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老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感人事迹,彰显老同志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先进形象,激发老同志继续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与内蒙古日报社联合在《内蒙古日报》开设“夕阳情·中国梦”专栏,自8月6日起在《内蒙古日报》陆续刊登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为此,《老年世界》开辟专栏,予以互动。2014年15期《沙漠愚公——苏和》作为首篇已刊发。  相似文献   

3.
《老年世界》2014,(17):7-7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离退休干部“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老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感人事迹,彰显老同志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先进形象,激发老同志继续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与内蒙古日报社联合在《内蒙古日报》开设“夕阳情·中国梦”专栏,自8月6日起在《内蒙古日报》陆续刊登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为此,《老年世界》开辟专栏,予以互动。2014年16期《沙漠愚公——苏和》作为首篇已刊发。  相似文献   

4.
《当代老年》2008,(10):57-58
仙桃市采取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当代老年》宣传发行座谈会精神。 8月15日,仙桃市老干部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李志新在《当代老年》宣传发行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布置“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征文活动具体事宜。仙桃市委老干部局采取发通知、专人负责等方式,从组织上确保此次活动全面开展和《当代老年》杂志2009年发行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全省老干部局长会议要求──群策群力扩大发行《湖南老年》“要把订阅《湖南老年》杂志作为落实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一件实事来抓。”这是省委老干部局安排今年下半年工作时强调的一个要点。7月25日至29日,全省老干部局长学习班暨《湖南老...  相似文献   

6.
政策顾问     
《老年世界》2006,(11):17-17
《老年世界》编辑部: 贵刊在2006年第7、8期“政策顾问栏目”刊登了自治区(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范周。我是1990年6月被内蒙古党委批准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请问我算不算在此政策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06,(16):48-48
编辑同志:我的父亲自2002年退休后就结识了《老年世界》。每收到一期,立即认真阅读。他觉得《老年世界》不但是良师益友,而且自身就有几个“过得硬”。一是《老年世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办刊宗旨,有与时俱进的大家风范,政治上过得硬。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8日,《南方周末》第7版刊登了一篇题目为《一辆车“撞出”一串问号》的文章,文章大意如下: 2002年11月8日上午,山东省济南市国际会展中心,一辆前部受损的神龙“爱丽舍”泊在停车场上。此时正值当地的一次秋季车展,这辆车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围观。车主王慧向大家解释她的用意:想借此机会,向与会的专家、汽车爱好者求助,解除其心中疑虑。 王慧于2002年7月22日购了这辆“爱丽舍”,46天之后的9月8日上午10时多,她与一名同伴驾着这辆车由江苏无锡返回山东临沂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汽车方向失控。停车后,王慧打电话向泰  相似文献   

9.
《当代老年》2008,(9):F0002-F0002
2008年8月12日,《当代老年》宣传工作座谈会在武昌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组发[2008]10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当代老年》宣传阵地作用,促进全省老干部宣传工作;部署2009年杂志的宣传报道、发行工作和全省离退休干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0.
雪桥 《老年人》2014,(1):32-33
2013年9月,影片《正骨》在全国热映,主演宋春丽塑造的母亲形象慈祥、朴实,再次被无数影迷认可。几十年影视生涯中,宋春丽塑造的大多是善良慈祥的母亲形象,被世人誉为“母亲专业户”。然而现实生活中,她为事业所累,却不曾当过母亲。步入老年后,她与丈夫承受着“丁克”(无子女)之痛。好在两人相互体谅,通过共同努力,他们晚年的“丁克家庭”也很幸福。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06,(18):16-16
1986年5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主席办公会同意成立内蒙古老年大学。1986年9月1日,内蒙古老年大学正式成立挂牌开学。1992年6月,内蒙古老年大学整体划拨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办学地点设在内蒙古老干部活动中心。1997年3月内蒙古老年大学办公室与内蒙古老干部活动中心合署办公。2000年9月在内蒙古医学院开办分校,2001年9月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开办分校.初步形成市区东南西北的办学格局。2005年7月经过装修后的内蒙古老干部活动中心焕然一新.内蒙古老年大学的教学条件和办学环境明显改善。截止2006年7月,内蒙古老年大学开办有11个专业,46个教学班,学员人数达1500多人。内蒙古老年大学成立至今,累计毕业学员26000多人。先后聘请了140多位专家教授名人任教。自编保健、花卉、文史、烹饪、科技知识等专业教材。现是全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员和全国老年大学统编教材编委会成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约有3250万老人需长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军 《老年世界》2006,(22):43-43
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新译集注〈蒙古秘史〉》(以下简称《新译》)一书出版首发式于2006年9月22日举行。  相似文献   

13.
李文成 《老年世界》2013,(10):12-12
4月12日是内蒙古老年摄影家协会诞生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在自治区老干部局以及内蒙古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老年摄影家协会致力于为内蒙古老年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搭建活动平台,深受老同志们的欢迎,成员由成立时的24人发展到160余人。该协会秉承“面向内蒙古,为离退休老干部和空巢老人服务;  相似文献   

14.
张东亮 《职业》2012,(22):4-6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成功飞天,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横空出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日媒呼吁“全世界女性都应为她加油”,《俄罗斯报》将她称为“中国的捷列什科娃”,法新社更是称她“太空女超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女子,英雄成长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小小 《老年世界》2011,(4):40-40
编辑同志:2009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上午,老伴在购物回家途中捡到一份过期的《老年世界》。平时不爱看报的她一到家就戴起老花镜仔细阅读起来,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老年世界》粗略看完。阅后高兴不已,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着杂志上的精彩内容。  相似文献   

16.
《当代老年》2007,(10):F0002-F0002
《当代老年》2007年宣传工作座谈会8月17日在武昌召开。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充分发挥《当代老年》杂志的媒体作用,搞好全省老干部宣传工作;总结交流过去一年办刊、学刊、用刊、发刊的经验,部署2008年度杂志的宣传报道、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17.
9月23日,2014年全国“敬老月”活动在京启动。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办、中宣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老龄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2014年“敬老月”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活动时间从10月1日至10月31日,有五项活动内容: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和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敬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老年维权优待活动,组织开展“老有所为”先进典型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8.
她15岁便登上世界最著名的艺术殿堂,被世人尊称为“美与人性的使者”;在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她所领舞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更深深地震憾着全国亿万观众的心,她就是邰丽华,一位美丽聪慧的聋哑姑娘。  相似文献   

19.
以棋会友     
《老年世界》2014,(11):15-15
我喜欢下象棋,平时总喜欢琢磨个棋局,老朋友都叫我“象棋迷”。《老年世界》上的棋局是我每期必看的。前不久,一位老同志在小区的老年活动室里摆了个棋局让大家解,老朋友们都束手无策,便推荐我来。我一看,嘿,原来是《老年世界》2014年第3期上的“满雪弓刀”棋局,  相似文献   

20.
王丽 《老年世界》2014,(21):10-12
2014年9月7日,著名艺人李香兰去世,消息传出,令大批中日粉丝唏嘘不已。她是与周璇、姚莉等齐名的上海滩“五大歌后”,首唱的名曲《夜来香》《何日君再来》等至今依然被人们传唱。她7年红透半边天,曾以汉奸罪被捕,后又遣返日本。又因发表长文,劝诫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在日本引起轰动。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