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虎林 《现代交际》2003,(11):44-45
“婆媳学校” 在日本读书时有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叫佐藤由美子,大学毕业后没多久就准备与相恋两年的男友结婚了。一天在路上碰见她,她喜滋滋地告诉我正在进行“花嫁修业”,即为准备出嫁而去上各种花道、茶道之类的家政培训班,包括上“婆媳学校”。我觉得新鲜,就满怀好奇地与她一道去‘婆媳学校”看了个究竟。  相似文献   

2.
《职业》2011,(25):12-12
新人故事 人力资源专业的小庄今年六月毕业,名校出身的她顺利应聘到了一家大型贸易公司做行政工作。刚进公司,她对写字楼的各个小格子间都充满了兴趣,事事新鲜,和同事也都相处得不错。可是没干几天,问题就来了:小庄是部门经理的助理,三天后经理要去外地出差,向小庄交代好了相关事项,就让她去准备。小庄心想,不就出个差嘛,无非是机票、酒店加会议,这还不简单,拍拍胸脯自信满满就给经理答应好了,“您放心吧,一定给您办妥。”  相似文献   

3.
林蔚 《金色年华》2009,(3):44-44
我们叫她“小妖精”。 这个28岁的已婚女人,青春已经走向尾声了,相貌也只是中上之姿,个儿不够高,脸儿有点圆,还有点婴儿肥,怎么看都不过是个风姿绰约的少妇,而非情海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妖精。可是她,在公司里扑闪几下大眼睛,就有一拨儿不更事的小青年废寝忘食地给她卖命。她辞职去读书,咬着笔尖做求知状,  相似文献   

4.
刘金荣15岁时,嫁到山东省招远市夏甸镇老甲沟村,没有想过自己一生会受那么多的苦难。婚后第八年,她生下儿子于明仁,美得一家人欢天喜地。可是,很快就发现这心肝宝贝有点不对劲:腿脚不见动弹,抱在怀里软绵绵的,好像是没长筋骨。刘金荣连忙让丈夫去请医生,原来孩子天生是个“软骨儿”,患的是婴儿瘫。这有如晴天霹雳,刘金荣伤心地大哭起来。村里的人来看孩子,就劝刘金荣:“这种病没法治,还是把孩子扔了吧。”本家的长辈说得更干脆:“既然你已经能生了,还怕啥?孩子是南院的韭菜,割了这茬有那茬。”儿子可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  相似文献   

5.
换种活法     
换种活法文/陈村我曾劝一位给我写信的读者去刊登征婚启事,她被说动了。可是,她问:你为什么不去?我说,我写的文字都有稿费,想到写完不仅不给钱,还要付钱,心里一别扭就罢了。她知道我在胡说,就不再追问。我想到了那句老话:“换种活法。”不换是累了,换就不累吗...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听到“人生就是过日子”这句话时,我非常惊愕,说这话的朋友可是个成功人士,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留京,在大学里任教,刚步入中年就获得了教授职称,后调到大机关,没几年就当上了正局级领导干部。她怎么会说出这么“消极”的话呢?  相似文献   

7.
回家     
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丢下了手边所有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步。 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相似文献   

8.
张村芝今年59岁,丈夫早些年患病去世了,她跟两个儿子生活在一起。她辛辛苦苦捡垃圾捡了8年,也挣了不少钱,但很快就被几个儿子娶媳妇生孙子用光了。本来就这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毕竟为了自家的孙子。可是与媳妇在一起,总是磨擦不断,媳妇的“讲学问”她真的受不了,她多么想跟人家一样抱抱可爱的孙子,  相似文献   

9.
唐真 《女性天地》2005,(4):13-15
一个漂亮女人,自幼就有一个创富情结,可是,一段不幸的婚姻差点把她逼上绝路。走过痛苦。走过辛酸,她走出了一道新风景。  相似文献   

10.
法国的一个地区,未婚女子通常是带一把紫色的雨伞.这样.欲求偶的小伙子就可以“有的放矢”了。尼加拉瓜的土族姑娘,如果在鬓发的左右两分结上小花球,那就表示她正待字闺中。刚果的劳德族姑娘.如果把头发流成一报杯向上竖起的短辫子,中间空出一道“小壕沟”,那是他未婚的标志。希腊的马其顿,如果姑娘穿上紫色的紧身上衣,那就表明她未婚。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姑娘们如果把一朵剑花别在左耳上,那是表明她正在寻找对象。在荷兰,当某家“有女初长成”时,这家人便去把一盆玫瑰花放在少女卧室的窗台上。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某位姑娘若…  相似文献   

11.
与梁燕建立了信任关系后,我很快就把话题转到她的健康问题上。对于她肛门时常流血一事,我一直有比较悲观的估计,希望能说服她尽快就医,免得耽误。可是一说到去看医生,她马上一口拒绝,寒着脸,原本好好的谈话气氛马上变了味,跟着就不欢而散。在老人当中,“讳疾忌医”是常见的一种现象,用他们的话说,是“担心进去(医院)了就不能再出来”。但梁燕这种斩钉截铁的拒绝,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2.
绝世的美丽     
小乔 《现代妇女》2007,(12):20-21
我曾经问娟子为何不选择再次离婚。她说:“我有抗拒世俗的勇气,可是在孩子的眼里,我已经失去了离婚的权力,我想做个好母亲。”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去祭奠一份爱情,至少她的心还有所依托。  相似文献   

13.
杨柳 《伴侣(A版)》2014,(8):42-44
1 “爱一个人就是要奋不顾身!” 梁兰在这家公司试用期的第三天,就在自己的日记本上用力写下了这句话。她对着这一行小字笑得很猥琐,脑海中浮现出一道修长的身影。  相似文献   

14.
小敏(化名),14岁,初中一年级学生,升入新学校已经半年了,可是她时常感到很孤独,因为没有一个朋友,自己就像一个“独行侠”一样。她很郁闷,自己为什么没有朋友?她想转学,但是想到自己考入这样一所学校不容易,而且换一个新环境还得去适应,她又退缩了。  相似文献   

15.
“老妈妈今年五十几,耳聪目明牙齿齐,腰板硬朗腿脚好,无忧无虑笑嘻嘻。”这是常德市老年大学学员朱梦瑛经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也是她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可是,每当她说起这顺口溜时,就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在旁边给她泼冷水:“你妈还没开口呢,你在这里吵么子!”她们是相亲相依的母女俩,在常德市老年大学又是互帮互学的同学。1990年,朱梦瑛的母亲朱志伟年近花甲,因身体不好离开了教师岗位,回家休养。从终日忙碌到一下子无所事事,老人精神上倍感空虚和寂寞。她想儿女多陪陪她,可是儿女各忙各的工作,难有空闲。天长日久…  相似文献   

16.
胭脂阵     
龙应台 《女性天地》2008,(12):45-46
每次到屏东去看妈妈,没到时先给她电话,“你知道我是谁吗?”妈妈患上老年痴呆症,但她的声音很愉快:“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17.
中中 《女性天地》2008,(11):8-10
安徽一位在宁波收废品的绝症母亲在生命进入倒计时之际,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北京“鸟巢”和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可是正当她怀揣感动、收拾行囊准备去北京之时,却获悉原来儿子参加的是残奥会开幕式文艺表演。这位母亲能完成最后的心愿再次进入“鸟巢”,再续她的特殊奥运之旅吗?  相似文献   

18.
杨二车娜姆,在摩梭语中是“宝石仙女”的意思,这朵绽放在泸沽湖畔的野玫瑰,乘上自制的翅膀,从原始社会的泸沽湖畔直接飞到现代文明的缤纷灿烂中,蝴蝶般轻盈漫步于地球村,将泸沽湖的风土人情洋洋洒洒向外推广,成为泸沽湖的旅游文化大使。杨二车娜姆是幸运的,在曾经了情爱的沧海之后,她按照“上帝”的安排,遇见了她的挪威王子石丹梧(中文名),一名年轻英俊的驻华外交官。在北京的外交公寓家里,杨二车娜姆给自己泡上八宝茶,点上红灯笼,泉水一般流淌出了《走出女儿国》、《走回女儿国》、《女人品──闻香识女人》、《中国红遇见挪威蓝》四本书。这个“ 仙女”奔跑的轨迹,是蓝天中一道美丽的彩虹。  相似文献   

19.
晓月 《老年世界》2008,(9):32-33
虽然我和婆婆语言不通,但她逮着我照样说个不停。而我不管是否听懂,脸上总是挂着真诚的微笑。结婚之前,先生可怜巴巴地对我说:“现在我妈妈和我住在一起,但我们结婚以后,她就得搬到公寓去住了,她得整天一个人在那个公寓里。”我问:“为什么?”先生回答:“因为这是我和你的家。”我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他是想让我表个态,结婚后他妈妈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每逢星期天,读小学4年级的美花总要到外公外婆家去一趟。这不是美花喜欢去,是妈妈让她去陪陪外公外婆。妈妈工作的部门属“窗口”行业,星期天不休息。外公年轻时是位机械师,在一次工伤事故中失去了左手。现在他还不到70岁,就显得很苍老;外婆也很老了,宽大的衣衫掩盖不住发福的体态,头发是染过的,可是头顶涌出的白发就像雪白的羽毛堆成的鸟巢。美花虽是个女孩子,可也十分调皮。每次见她来,外公外婆脸上就笑得像两朵经霜的秋菊。外婆会马上挎个菜篮子上菜场,去买美花爱吃的菜;外公则总是慈祥地叫:“花,过来陪外公说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