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孙存准 《老年人》2005,(5):32-33
外孙赡养外婆过老,这样的事儿也许到处都有。但是,外孙带着外婆出外打工,而且长达十多年之久,说来就算稀奇了。湖南永州市芝山区大庆坪乡芬香村的唐戈隆,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孝顺的汉子。他带着外婆打工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好评如潮。37岁的唐戈隆  相似文献   

2.
千北 《现代妇女》2008,(11):20-22
1我是武汉人,从小,最疼我的人是外婆。5岁那年,我昏迷了一天一夜,因为腹膜炎差点儿丢了小命。虽说侥幸活了下来,腹部却留下了一道10多厘米的刀疤。只是当时没有想到,这次手术会影响到我的一生。我一直盼着长大,盼着嫁人,盼着有个安全的怀抱,盼着有个属于自己的家。1998年春天,大学毕业不久我就结婚了。婚后外婆和我们同住。没想到仅仅一年,外婆就突发急病去世了。从小到大的回忆,奶一  相似文献   

3.
远在北京的外甥女在QQ视频里给她外婆和我们拜年时,老妈一见到视频里的外甥女就一个劲地说:“这样真好!那么远也能看到,还能说话……”说着,她饶有兴趣地问我:  相似文献   

4.
晓红 《当代老年》2013,(7):18-19
在瑞典留学期间,同班同学邀我去看她的外婆。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去看老人一定不能空手,我征求艾米莉的意见。艾米莉一连串的“NONONO”之后说不要,她告诉我外婆住在老人院,是供给制,生活之需应有尽有。见我诧异,她又解释说在瑞典,老人院是老人最好的选择,也是最享福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肖玲玲 《老年人》2013,(9):34-34
儿时,我住在外婆家。外婆做了什么好吃的,总会让我先端给老外婆老外公吃。后来老外婆过世,留下患有眼疾的老外公,年过花甲的外婆独自承担起照顾老外公的责任。再后来老外公瘫痪在床,外婆也不嫌弃,每日里为他端屎倒尿,服侍得熨熨帖帖。在外婆的精心照料下,老外公活到92岁高寿才仙逝。  相似文献   

6.
正●儿子:几经犹豫,还是决定给你写这封信。世事难料,我怕哪一天突然会有什么事,让我来不及对你说出下面这些话。去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公益活动《我的父亲母亲》,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给你写这封信了。我的母亲、你的外婆晚年患了脑退化病,那时社会还很落后,医学还不发达,我们不知道外婆是患病,只是后来才  相似文献   

7.
隐瞒真杜今年47岁的程静是陕西咸阳人,在兄妹中排行老三。在她的记忆里,母亲经常给远在四川老家的外婆写信,后来家里有了电话,母亲便经常给外婆打电话。逢年过节或外婆生日时,母亲也经常带着他们兄妹回老家隆昌县鸦石山村看望外婆。  相似文献   

8.
外婆的烟     
外婆的烟瘾之大,在村里是有了名的,小时候的我,很淘气,经常会爬到外婆的膝上玩,不知被外婆的香烟烧了多少次。小时候,外婆的生活还是挺充实的,外公去世的时候,给她留下了一套祖房,外婆就在门前屋后种了很多的菜,有时也会担些去市里  相似文献   

9.
愿为果     
小时候喜欢看外婆梳头,外婆年纪大了,可仍然喜欢美,把头梳得极光,别上簪子,如果有花,还要别上一朵花。我在外婆的背上,闻得到桂花油的香气.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一天外婆再也不像孩子,不需要我们为她操心,为她欢笑,生活会多出一大片空白。白天,家里只剩下母亲和外婆。空荡荡的房子里,两个人总是如影随形。母亲走到哪里外婆就跟到哪里。母亲在厨房里烧菜,她就帮着做下手;母亲在客厅里读报看电视,她就陪在一旁织毛衣。外婆是  相似文献   

11.
家乡的年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农村生活仍处于清苦贫困的境地,乡村过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而我们家更惨,母亲一个人领着我,陪伴着孤独多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外婆……和同龄人相比,我的不幸,一度淹没在残缺不全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08,(18):61-62
一.案例分析题 第一题 刘某,女,16岁,小学毕业后一直辍学在家,没有一技之长。现在与外公外婆一起居住,父母很少关心她,家庭经济条件很差,要靠低保维持家庭生活。惠有哮喘病,体形十分肥胖。性格内向自闭,很少出门与人交流,两年前曾经有过自慰行为。外公外婆十分担心她的将来,所以找到社区工作机构求助。根据刘某的情况,社区机构里的个案工作者准备进行家庭访视。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春节期间,婚恋网站百合网在电视和互联网投放一则名为"因为爱,不等待"的广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广告主打亲情牌,以一位未婚女性与外婆之间的对话为切入点。广告中,从大学时代开始,每次女主角见到外婆,外婆都会殷切的问"结婚了吗?"岁月流逝,外婆慢慢变老,躺在病榻之上,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外孙女的终生大事。这使得女主角很愧疚,  相似文献   

14.
视界     
26岁的黄诗琦为87岁的外婆拍摄了两组照片,上传到网上后感动了众多网友。一组是外婆去年初的样子:活泼可爱,健步如飞;另外一组是她外婆去年8月突发脑溢血后,现在的样子:神情恍惚,几乎站不起来。“还是那个地方,但外婆已经不是当初的外婆……你答应过要等我结婚生子,所以你要好好活着,健康活着……2014年,我们一起努力,孝不能迟。”黄诗琦为这些图片配上“最珍贵时刻”的标题。  相似文献   

15.
外婆一辈子居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儿女们各自成家之后,只剩下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十年前,外公因病去世,孩子们不放心外婆独自生活,就让她开始在子女家里轮流居住.好在,外婆的身体一直非常硬朗,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不管到哪家住,都不会给他们添麻烦.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什么?     
我小时候被寄养在外婆家。外婆独自抚养两男五女共七个儿女,熬过了艰难的战后重建年代。我到外婆家住的时候是1958年,外婆58岁。生活当然不宽裕,但她总是那么开朗乐观、精神抖擞。而我呢,在和外婆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7.
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之中,到底谁是最疼爱我们的老人呢?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祖辈投资,外婆最积极很多研究发现,外婆最疼爱孩子,其次是外公,再次是奶奶,而爷爷则通常排名最后。早在1980年代,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研究者,约克大学的利特菲尔德和西安大略大学的拉什顿对丧子家庭的调查就发现,当孩子夭折之后,老人之中最伤心难过的是外婆,其次是外公和奶奶,悲痛程度最轻的是爷  相似文献   

18.
正外婆本来是想把真相告诉他的,突然什么都不想说了,只趴在他跟前呜呜咽咽地哭。外婆一辈子不曾嫁人。外婆不是我的亲外婆,她是子衿姨的娘。我母亲从小就和子衿姨要好,她们两家住对门,数着日子一起长大的。我小的时候,母亲忙着做活贴补家用,常把我送到外婆家去。子衿姨很疼我,视我如己出。在我歪着脑袋想该如何称呼子衿姨她娘的时候,子衿姨摸摸我的头,笑盈盈地说:"叫外婆。"  相似文献   

19.
我的外婆     
其实这个外婆并不是我真正的外婆,嫡亲外婆是外公的结发妻子,在母亲十岁的时候就病故了.这之后外公又娶了一位富家女,但在我年幼时也过世了,所以没有什么印象.外公的第三任妻子,虽是明媒正娶,但并不和二太太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外公和二太太住着洋房,开着洋车,这位三太太住在上海霞飞路上一个小亭子间里.虽然过去也有下女伺候,但生活远不如二太太奢侈和挥霍.我所说的外婆就是这个住在亭子间里为外公生育了三个子女的三外婆.  相似文献   

20.
正外公在世的最后十几年,中了两次风,腿脚不便利了,神志也开始混沌不清。他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外婆一手料理。上不了厕所,外婆就搀着他去。拿不稳筷子,外婆就喂他吃饭。说错话得罪了人,外婆就跟在后面道歉。外公又有糖尿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外婆怕外公馋,就每日陪他一起吃粗粮,就这样,没有生病的外婆,忌口了十几年。都说人老了会变成小孩,外公的晚年,也跟小孩子无异。一到过年过节,他就主动向后辈伸手要红包,当着大家的面拆开来,谁给少了他还不高兴。要来了钱,他就开开心心地踱回房间,一股脑儿全塞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