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世界》2014,(17):46-46
儒家历代重要代表人物1885年(清德宗光绪十一年)熊十力生。当代新儒学主要开宗人,援佛入儒,建立新唯识论的哲学体系。著有《新唯识论》。熊十力与梁漱溟、牟宗三、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张君劢、徐复观并成为“当代新儒学八大家”。1968年卒。1887年(清德宗光绪十三年)张君劢生。认为现代儒学“应以德、法二者相辅而行,为今后学术发展之途径”。1969年卒。  相似文献   

2.
《老年世界》2014,(11):44-44
孔子之后,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有几个比较明显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几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傑理 《老年世界》2014,(14):46-46
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指儒学《十三经》。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六经古称六艺,就是孔子所指定的教科书一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在儒家地位上升后,这些教科书被尊为“经”。“六经”一词,首见于《庄子·天运》,然而直到西汉,也还是记载为六艺(见《汉书·艺文志》),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经秦火一炬,从此失传,六艺自此仅余其五。在董仲舒的努力下,儒学在武帝建元五年取得独尊地位,朝廷从此设立了五经博士,儒学从显学成为官学,终于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而经学也由此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4.
《老年世界》2014,(8):44-44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创立。  相似文献   

5.
傑理 《老年世界》2014,(16):45-45
儒家历代重要代表人物。张载,1020年(北宋真宗天禧四年)生。创关学,提出太虚即气说,从儒家天道论的观点拒斥道、佛的形上学观点。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等区分之观点。著有《张子全书》。1077年卒。  相似文献   

6.
儒家初现雏形之时是处于春秋战国征伐的乱世时代。礼坏乐崩,孔子携众弟子为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奔走呼告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但却屡屡受挫,最终郁郁而终。现今社会,如何才能做到仁、义、礼、智、信?如何才能在社会转型时期处理好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关系?这是我们想要在儒家经典中寻求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李霞 《老年世界》2011,(15):44-44
男子的成年礼仪:冠礼 冠礼也叫成男礼或成丁礼,主要的礼仪形式就是加冠,所以叫冠礼。冠在人的头上,至高无上,地位最尊,所以古人对冠特别重视。因此,行冠礼就能使人增添庄重的感觉。行冠礼之前,当事人还是孩子,加冠之后就成了大人,别人就要以成人之礼来相待了,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要符合社会的礼仪规范,所以冠礼被称为“礼之始”,被列为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之首。  相似文献   

8.
《老年世界》2014,(12):44-44
儒家学说的第四个阶段为宋明儒学的理学化(道学化)时期。宋明儒学继承吸收前人丰富的思想资料,综罗古人,吞吐百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学(道学)思想体系,集中反映了儒学的基本立场、观念、方法和风貌,从而成为传统儒学发展最为成熟的理论形态。宋明儒学的两大学派程朱与陆王,前者宣扬天理,后者推崇本心良知,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傑理 《老年世界》2014,(13):46-46
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儒家学说主要是一种“人学”或曰“人本哲学”,十分自然,入的问题特别是人性、心性问题,必然成为儒学探讨的核心内容。儒家学说探讨人性、心性,正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其教化社会、统摄人心的意识形态功能。为此,儒家学说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自始至终用力甚深,采取了哲理化和神学化双重运思道路,所以说,儒家说学的核心内容具有哲理化与神学化双重趋向的特点。先秦儒家学说初创时期,虽说也讲人性、心性,但总体上呈现出长于伦理而疏于哲理、详于人道而略于天道的特征。至两汉儒家学说作为统治思想而定于一尊,因而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诱惑力以便更好地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就成为儒家学说发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11,(5):44-44
出自《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是孔子倡导的人生修养要诀: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贪。意思是,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血气也在不断变化,年少心性未定,血气方刚;到了一定年龄,养其志气,已不为血气所动。道德也随之越发完美。  相似文献   

11.
老韦子 《老年世界》2014,(22):45-45
现在让我们先欣赏一下著名的欧阳修散文《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相似文献   

12.
傑理 《老年世界》2014,(23):46-46
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通过具体的刑名赏罚来实现目的。法家主要有下列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3.
傑理 《老年世界》2014,(24):46-46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商鞅,原名卫鞅,也叫公孙鞅,战国时期魏国人。商鞅早年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孙痤病死后,魏王并没有重用商鞅。后来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者,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商鞅得到了施展他变法理想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傑理 《老年世界》2014,(19):46-46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伏羲一划开天,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介绍,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相似文献   

15.
李霞 《老年世界》2011,(12):42-42
古代的车马 在古书上我们常见“车马”并举,如《诗经·唐风》中云:“子有车马,弗驰弗驱。”《论语·公冶长》云:“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在战国之前,车马是相连的。通常来讲,没有无车的马,也没有无马的车。所谓御车即御马,乘马也就是乘车。  相似文献   

16.
韩平 《公关世界》2008,(5):56-57
千百年来,《论语》被公认为是一座丰富的智慧宝库。只要掌握了打开大门的钥匙。人们就会从中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其实,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不但从历史和现实中思考总结出智慧的硕果。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究获得智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傑理 《老年世界》2014,(7):44-44
“诸子百家”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反映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各阶层利益的各种不同思想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及著作被合称为“诸子”。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世界》2011,(4):42-42
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这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与这个原则相伴随,孔子主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不愿意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自己,自己就首先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别入。  相似文献   

19.
程鹏翔 《职业》2013,(19):68-68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曾经连连称赞说:"贤哉,回也!贤哉,回也",逢人便夸颜回好学、有德行,短短一万多字的《论语》中,记载孔子夸赞颜回的,就有十几处之多。那么,孔子和颜回之间,会不会也有误会和嫌隙呢?从一个故事可以看出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天问子 《老年人》2008,(5):40-41
孔子强调,道德高尚的人在一定要具备仁爱之心的同时,还必须兼具社会良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与正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中经常强调的“义”。这里的“义”就是道义、正义,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