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妇女》2010,(11):2-3
一个记忆力不好的妻子,必定有一个记忆力极强的丈夫;一个不爱清洁卫生的先生,必定有一个洁癖的太太。同理,一个任性刁蛮的妻子,必定有一个“迁就”的丈夫。从夫妻互动角度来看,女性的任性都是男人“惯”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龙天胜 《老人世界》2010,(12):28-28
正如会休息的人,才是一个会工作的人一样,一个会追求的人,也必定是一个会放弃的人。放弃,有时也是一种获得。学会放弃,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建功立业的一种明智选择,一种心境、心灵、心志都健康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3.
其实一直不大明白“锦书”的确切含义。查了一下:据《晋书》记载,窦涛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她的丈夫。锦书,即锦字书。而我更愿意简单地称其为“信”。信,好像在叫一个人的名字。假使偶尔把它看成一个动词,那么它又是一声应诺。回答的人,嘴角一定是弯成一钩新月的!给朋友写信,是温暖而安静的。就像深夜时分,熄了灯,闭上眼睛;坦诚地对望自己的内心。我有时候不禁怀疑:是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两个自己?常常,其中的一个自己试图和另一个自己进行联络。  相似文献   

4.
“世间一切尽在脸上”,一个人的面孔就是他的名片。  相似文献   

5.
井与人生     
<正>一口井,望不到底,不一定是其深。如果井水混浊,浅井也望不到底。一口井,一眼见底,不一定是其浅。如果井水清澈,深井也一眼见底。一个人,看上去复杂,不一定是深刻。如果内心是一片混浊的城府,浅薄的人,看上去也复杂。一个人,看上去简单,不一定是浅薄。如果内心是一片清澈的单纯,深刻的人,看上去也简单。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是生活细线条,另一个却是粗线条;一个追求"精神境界",另一个却脚踏"现实",这段来自不同内心需求的婚姻该怎么继续……雨欣和魏国出生在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家庭。雨欣的祖辈曾是资本家,到了她老爸  相似文献   

7.
她有着一双特别的眸子,墨珠嵌在淡蓝色的眼底中,让人觉得那是一汪静溢的湖,深却清澈见底;她是一个有着千张面孔的女人,知性也率性、睿智却简单、沉静又顽皮。这样的一个职业经理人,换一身衣服,改一个发型,就可以一路从清纯的大学生变成时尚代言人;她是个神秘又传奇的女人,一个人背着行囊满世界地走。不跟人说她从哪里来,更不愿意讲她到哪里去,N多次浪尖上的百转千回,她能积极面对,更能从容转身;她是个有才情又有思想的女人,感情丰富、浪漫、细腻。她不喜欢别人称她女强人,她说女人就是女人,再强的女人也是女人。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就该有着水样的自然、水样的温柔、水样的善良、水样的包容、水样的毅力……  相似文献   

8.
自我形象是一个人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有关自己的整体风彩。它显示出一个人的容貌、气质、修养与个性,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段有关林肯总统的轶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林肯总统委托耶友给他推荐一名顾问,朋友满有把握地给他推荐了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林肯却没有接纳,问及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那个人的面孔。”朋友发怒了:“为什么以貌取人,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脸孔负责呀?”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就该对自己的面孔负责。”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了人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前途的影响,同时也说明自我形象是…  相似文献   

9.
每天看电视在三个半小时以上,可以改变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行为。当彼特·温特浩夫·斯伯克告诉人们,看电视给现代人带来了“冷酷的心”之时,我们似乎感到一种毫不意外的惊讶,而这种惊讶也正是暗合了我们心底潜藏的矛盾,一种来自于对电视强制力的内心恐惧。  相似文献   

10.
自己与自己     
有句俗语:"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当自己突然明白,还有两个"自己"与自己"对影成三人"之时,那两个"自己"则相互挟持左右着自己。自己与自己充满了"内心的困惑":一个自己要"知足常乐",淡泊致远;一个自己要"不懈追求",突围展翼。一个自己像树上的乌鸦,叼一块肉;而另一个自己则是狐狸,哄骗树上叼肉的乌鸦,花言巧语。  相似文献   

11.
<正>我喜欢吃婆婆做的南瓜粥,喜欢把婆婆叫做“妈妈”。这一声妈妈,是发自我内心的呼唤……婆婆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一个善良敦厚的老人。她不善言谈,只是用她的行动关心呵护着每一个儿女。  相似文献   

12.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3.
《城市》1994,(4)
东京大都市的工薪阶层大多有两副面孔,晚上进酒吧之前一副面孔,从酒吧出来就变成迥然相异的另一副面孔。从酒吧出来的人不但尽失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步履蹒跚、东摇西晃,而且还会干出大失常态,让人耳目受虐的事情来。在东京,这样的酒吧多如恒沙,无法计数。酒吧的规模都比较小,光线幽暗。来饮酒的绝大多数是刚下班的工  相似文献   

14.
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弱点。毛泽东还三七开呢。说一个人多么行,他必定有他致命的弱点。一个人多么不行,必定具备一般人不具有的长处。有人把街上的叫花子说的一无是处,说叫花子一点长处也没有。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叫花子也有长处:如抗菌、抗寒、同大自然的搏斗顽强,与世无争,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15.
<正>一直到回了宾馆房间,星子的心仍然"砰砰"跳个不停。湿漉漉的伞往门口一扔,跟谁堵气似的.她把包狠狠地甩在沙发上,恼火地想:怎么会遇到刘建平呢?尤其是在自己这么憔悴的时候。都怪打车太难,在路边站了那么久竟然没有一辆空车。黄昏的雨弄得人狼狈不堪,星子又冷又湿,这时一辆奔驰停了下来,一张难以置信的面孔探出窗外,两个人都呆住了。五年  相似文献   

16.
老人言     
《老年人》2014,(3):1-1
正有志者,心红骨硬辟蹊径;平庸人,胆小气衰事难成。——江华县龙玉林琢磨事,天地会越来越宽阔;琢磨人,空间会越来越狭小。——邵阳市刘树清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才能成为他人心中的楷模。——桃江县萧嘉湘心里装着天下的人,必定豁达;心里铭刻真理的人,必定正义。——桃江县夏卧龙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群神秘的人,他们无处不在,胜利不能宣扬,失败了无法解释,他们都是天才演员,永远隐藏着自己的真实面孔。他们有一个特别的名称——“红色特工”。在这些“红色特工”中,  相似文献   

18.
《公关世界》2009,(3):35-35
成汤仁慈,泽子禽兽,所以四方归之;内心格局深广、为人宽厚者,最适合担当领导的重任。“纳才任贤”是古代君王成就大事的最基本方法,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靠一已之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应该重用人才,知人善任。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有几名大学生深入社区,作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当今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见面时的表 情及脸色变化.调查显示,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个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脸色难看;有41人平淡无情,无动于衷;有1 3人笑脸相迎,问寒问暖,情意融融.虽然调查数字不一定十分严谨,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个严峻的家庭与社会问题. 曾经听到老人聊天,大家反映最多也最有共鸣的是子女只知道给父母好吃好喝,给钱花,却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和父母做真正心灵上的沟通.而且大多时候匆匆来看望一次,也是说不了几句话,有时父母想和儿女唠叨唠叨,做子女的没听几句就不耐烦了,更有甚者连个好脸色都不给父母了……千万不能小看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1.积极的精神态度积极的精神态度被列为人生的10大财富之首,因为所有的财富——物质的或其他方面的都始于一种内心状态。内心是一个人所能完全的、不可夺取地控制自我人生的唯一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