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色年华》2009,(7):37-37
她七十了。她皱纹很深,眉眼低垂,脸孔有一种阴森的气息,像骑着扫帚的巫婆。然而……她穿艳粉格裙配白色衬衫,孔雀蓝开衫,白短袜像一个17岁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2.
这就是父亲     
清晨,住院的父亲对陪床的女儿说:“你昨晚睡得真香呀,比我睡得还死……”这是第二夜。前一夜,60岁的父亲突然嗜睡,意识模糊,行为怪异。老伴和女儿、女婿马上送他入院,大家取钱交钱,答医生问,办手续,乱作一团,他只不断地站起、坐下,喃喃自语……  相似文献   

3.
李晓 《现代妇女》2009,(6):46-46
在乡下老屋,他接到女儿从省城打来的电话:“爸,你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吧!”女儿的婚期定在那个芳菲四月。  相似文献   

4.
罗永昭 《老年人》2009,(6):38-38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3年多了,至今,父亲的音容笑貌以及他对我的爱。仍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如家乡小溪的涓涓细流,绵绵无绝期。  相似文献   

5.
陪父亲下棋     
“再来一盘,你怎么输给老爸了?”父亲高兴地主动摆棋。“老爹进步了呗!”我边整理棋盘边向母亲挤挤眼。、“老家伙身体恢复的好,脑子也灵活了,快赶上年轻人了。”母亲会心地笑了。“继续‘开战’,一会儿我慰劳冠军。”她进了厨房。  相似文献   

6.
2014年6月19日,郑德富坐在原告席上,看着杀害了自己儿子的凶手尤洪勇被法警带着,一步一步走上被告席。 他把目光投向那个年轻人,想从对方脸上寻找愧疚的神色。身旁,妻子再次哭成了泪人,倒是郑德富显得异常平静。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稻田     
雷茂盛 《老年世界》2011,(20):25-25
弟弟外出打工,家里就只剩父亲一人了。父亲本来极力劝阻.弟弟留下,经营那些田地,但老人终于没能留住儿子。深夜里,父亲深深吸了一口烟,随后是长长的叹息。他也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留不住的。想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什么能比土地更能留住人的呢。父亲抚摸了一下身边的大黄狗,黄狗汪地叫了一声,老父亲的眼睛里有了点点泪花。  相似文献   

8.
深蓝 《老年世界》2011,(12):16-16
家人住院,同病房有个乡下来的年轻人,右手的手指除了大拇指外全部截掉了,为了还原手上的皮肤,医生将他的右手缝到肚皮上,据说要养护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四世同堂常来有,五世同堂古来稀。所谓五世同堂,我认为,其基本点是“同”字,即一家五代同在这个世上,缺一而不谓同堂矣。严格来讲,第五世还必须是一男孩儿。这一苛刻的条件,今年我家全具备了,赢得了“五世同堂”的美誉。父母双亲皆93岁高龄,且身板硬朗,精神也挺好。尤其是父亲,记忆力和反映问题的能力一点儿不亚于年轻人。他多少有点儿文化,说个顺口溜什么的出口成章。  相似文献   

10.
沙金 《老年人》2008,(6):39-39
今年春节期间,家里来了一大堆客人:老父亲从乡下来了,岳父以及老婆的姐姐一家人也从外地来了。人多客多,热闹是热闹,可晚上睡觉却成了大问题,年轻人倒没关系,睡沙发、打地铺都行,可两位年近80岁的老人却马虎不得。原本安排父亲与岳父两老一起睡书房那张床,父亲自然说好,可岳父却不太情愿,私下里嘀咕,说两个人挤在一起睡睡不好。父亲可以随意,岳父却不敢怠慢,和尚的脑袋——没发(法),只好我自己与父亲睡一床。  相似文献   

11.
江铁 《老人世界》2007,(3):26-27
女儿是我的掌上明珠,刚降临人世,我就翻书查典,为她取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叫作兰蕙,意为兰质蕙心。上幼儿园我牵进抱出,上小学、中学我迎来送往。妻子前几年出国后,女儿就成了我身边的“唯一”,我们朝夕相处,相依为命。没想到女儿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被一个小伙子追上了!。眼睁睁地看着我的“钟爱之最”要移手他人了,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舍和惆怅。  相似文献   

12.
父亲与女儿     
女儿3岁时 多年来,我一直在政界工作,投入了大量时间.经常还会出差。以前我每次出差一走就是六七天,偶尔回家也只作短暂的停留,垒些换洗的衣服。安妮3岁生日前不久,我刚刚结束了与参议员的一系列活动。我们从附近的杂货店驱车回家时,坐在后排的安妮突然问道:“爸爸,您住在哪条街上呀?”  相似文献   

13.
李昌 《老年人》2010,(7):8-9
河南中牟县有这样一个孝女,她的父亲得了癌症,在只有等死的情况下,毅然用自己的乳汁喂养父亲。说起来,这种事有违“人伦”,但人命关天,她说她顾忌不了那么多。  相似文献   

14.
“老外”是闺女送给外公的昵称。闺女叫外公“老外”,是因为外公80多岁了,看起来像60多岁。不要说前不久深圳之行,不需搀扶就逛完了世界之窗,两年前爬海拔1000多米的天湖山,他竞—人远远地把我们一帮年轻人抛在了身后。  相似文献   

15.
余平 《老年人》2011,(3):30-30
忙了大半年,总算可以休年假了。我决定趁休假的时候,好好陪女儿玩玩。父女情深,我亏欠她太多了!一天,外面飘着晶莹的雪花,气温很低,女儿却在家里呆不住,嚷着要去吃肯德基。拗不过,我只好依了她。出门后我们便进了一家离家最近的快餐店。店里开着暖洋洋的空调,温暖如春。  相似文献   

16.
张汉 《老年人》2007,(6):12-12
追星追到其父跳海自杀,这样的事实在鲜见,也很令人气愤!甘肃女子杨丽娟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为了去香港见心中的偶像刘德华,弄得家里倾家荡产,父亲跳海自杀。  相似文献   

17.
张松 《金色年华》2008,(7):28-28
我的父亲和公公都是地道的老农民,年龄差不多,家境也大致相同。但为人处世、性格爱好却迥然不同。说到儿女,父亲很满足:大女儿家虽有负担(公公婆婆身体不好,且无经济来源),但好在女儿、女婿都有稳定的工作;小女儿、小女婿虽无稳定的工作,但好在他们没负担;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实行的男方“晚育护理假”主要出于对少生晚育公民的一种奖励。而国际社会通行的“父亲假”或“育儿假”遵循的是儿童照顾、父亲责任和性别平等的理念。本文分析了前者的局限性,建议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设立“父亲照顾假”,并探讨了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的可行性和具体条文。  相似文献   

19.
张正 《女性天地》2006,(11):44-45
一、启蒙篇女儿上小学后,能使用汉语拼音,会写简单的汉字了,从此她从我这里再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易地得到玩具、零食和学习用品了,我说:“爸爸年纪大了,记不住事,你要买什么,必须写在纸条上给我,说了没用。”女儿写给我的第一张纸条只有两个字:铅笔。纸条给了我两天,我没有去买铅  相似文献   

20.
有文章说:“郭沫若绝对是个奇才。学医出身的他,一动手写诗,就成为诗坛巨星;一投笔从戎,就宫至高位;一搞学术研究,就拥有了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等诸多头衔……他还被誉为“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本文是郭沫若的女儿——69岁的郭庶英女士讲述的一个女儿心中的真实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