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和认知过程并存,语言使用建立在使用经验上,与心理发生关系。换用认知的语法分析方式,运用描写和评价程序,将语法特征和认知特征与实际功能联系,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大脑的反应机制。利用Eggins&Slade日常谈话语法模式理论研究《原野》人物所使用的小句结构模式,说明语气语法模式的心理以及社会语境化意义符号认知,表明文学是一种根植于人们通常的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认知经验。  相似文献   

2.
语法化与范畴化:语法化过程中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研究者现已不再仅从形式结构方面来研究语法化,而是从语义、语用和认知等方面,从一种综合的角度对语法化进行考察.但是这类研究中对语法化的认知过程及运作机制触及得十分有限,也不成系统.语法化和范畴化密不可分,从认知本质上讲就是一种重新范畴化的过程,是对词汇项等进行的重新范畴化.这种重新范畴化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触发条件,再经过突显、隐喻、概念整合等过程.在重新范畴化结束后,词汇项本身的意义经自动化形成了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法的传统研究与当代认知主义观点的有机结合使语言与人的感知、记忆、注意、情感、推理等一样成为一种认知能力.词汇的意义之范畴化和句法的形式之隐喻化为人的认知发展奠定基础,而认知中的语法化、语法的认知运作及其反射机能促进了认知过程中语法心态和心理空间转换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法研究更多地关注语言形式、结构和内部关系的描写或解释.从认知角度对语法进行研究的方法,强调了认知主体的作用,将主观与客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全面地解释语法.语法的认知方法直接关注的是语言系统,象征性命题对于语法的认知是最重要的,认知方法采用的两种假设是象征性命题和基于用法命题.语法的认知往往通过具体的语法模型才能实现它的目标.语法的认知模型包括概念结构系统模式、认知语法、语法构式方法和语法化的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5.
过程与动词的意义密切相关。首先通过对涉及系统功能语法有关及物性的描述,然后把系统功能语法的两部重要著作,即《功能语法导论》和《通过意义识解经验:一种基于语言的认知方法》两本书中对过程的阐述作一比较,旨在论证后者由于将系统功能语法与认知语法结合起来,对过程的分类和描述比前者更具概括性、简便性和实用性,对一些语言现象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是系统功能语法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从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认知过程,分析了其产生原因、特点、以及文化意义。认为隐喻不只是语言现象,它还涉及人的思维和行为现象,语法隐喻则是用一个语义结构表达另一个语义结构所能表达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7.
印欧语形式语法的组织原则是上、下位概念之间的判断与推理,其反映的是语言结构的聚合性关系;汉语语义语法建构的基础是以转喻和隐喻为手段,实现相关概念之间语义要素的抽象与组合,其体现的是语言结构的组合性关系.形式语法是显性的、标记的;语义语法是隐性的、语义的.与形式语法相比,语义语法更贴近于人们的思维和认知,在语义语法研究的过程中,思维和文化的因素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语法属性与自然生理性别关联之争的历时考察,以及对语法属性指派理据的探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阐释德语语言结构和语用中人称名词性别标记上的非对称性现象。认为人们在对语法性别的概念化过程中,赋予了名词的语法属性以性别隐喻意义,将“男性优于女性”的价值体验映射到语法体系中,形成名词语法范畴中的“阳性优越论”。这些概念结构储存在人们的认知中,影响着人们对语法属性的感知、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语法化是指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的演变过程。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观化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语法化的动因和语用推理密切相关。说明语言演变不是源自语言自身,而是源自语言的使用,其演变机制跟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师所接受的语言学理论,或其语言观,深刻影响着他的语言教学.从以使用为基础的认知语法角度,以英语中三个常见语法标记(名词复数标记,动词过去时标记,以及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标记)为例,论述语法标记不仅表示语法功能,更有着其独立具有的意义,并解释了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语法标记过程中发生使用错误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帮助英语学习者习得语法标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简述句法学研究概况,然后讨论认知句法学的研究目标、原则与方法,最后比较认知句法学与乔式句法学的差异所在。这样我们对认知句法学的运作态势方可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为实际操作提供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作为认知的产物其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认知动因。本语符关系的象似性临摹组合为依据,从量的临摹;序的临摹;质的临摹3个方面结合英汉语句,分析了英汉语在其句法及语篇构造上体现的与人类认知世界的象似性,在此基础上,证明了语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投射人类世界经验结构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3.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热门话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焦点.不少语言学家已从语音、语法、词序等层面揭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有力补充.本文主要从距离、顺序、以及数量等方面对句法的象似性展开阐释,试图探讨句法象似性对英语句法教学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鉴"三个平面语法观"的分析方法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兼语式构成的句法、语义、语用条件。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对兼语式的形式特点和功能特点做出分析,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进行解释,在与类似句式比较中,进一步明晰了兼语式这种汉语特有句式的句法、语义、语用内涵。  相似文献   

15.
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从不同的语言学基础出发,对第二语言句法习得过程和最终能力的制约因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文章评述了现有第二语言句法习得制约因素研究的发现,剖析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和二语习得的复杂性,来自不同视角的研究应形成互补关系,而非互相对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认知观为理论依据、以图片(物质过程)的认知为例,在20名受试中进行了看图写句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受试的认知/句法受语境的制约,是不尽相同的,但总的来说,又具有倾向性的、可预知的范式。   相似文献   

17.
韩礼德论加的夫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礼德对加的夫语法的基本看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从语言的层次性、语言的元功能、功能句法、自然语言处理及语言认知研究方面系统梳理了韩礼德对加的夫语法的基本观点。总体而言,韩礼德认为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种模式,是对系统功能语言理论的有益补充。具体而言,韩礼德认为加的夫语法在语言层次性和元功能上的不同划分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加的夫语法在功能句法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成绩斐然;加的夫语法在语言认知研究上更接近当代主流认知科学。   相似文献   

18.
把生成论和认知论的观点在更高层次进行综合,力求在语义论领域构筑对生成统语论、音韵论等语言形式的普遍科学的说明理论,是日本认知语言学界著名权威学者中右实在20世纪末期提出的"认知语义学的原理--阶层语义论"."阶层语义论"提倡语义构造的自律性,其独特的着眼点在于:句子的语义由其独自语义要素的阶层配列型组成.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及演绎论证可得出两个结论:句子的语义形成有一定不变的骨架构造;此骨架构造是独立于统语构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深层回指不同于表层回指,其回指项由语境和语用因素控制,在句法范围内无法解决,需要结合认知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确认深层回指式中回指词的所指.对三种深层回指分别进行了解释,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回指时的偏重,并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指出关联对于深层回指的释义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本文探讨致使移动结构的认知基础,即致使移动图式,并分析其隐喻表连.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致使移动结构在认知基础、语义、句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寻求两者的异同点,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其差异的认知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