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近代教会学校开设儒家经典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9世纪 ,伴随基督新教对华传播 ,教会学校在南洋、澳门、中国内地相继出现。尽管新教传教士标榜教会学校的目的仅仅作为其宣教的一种辅助手段 ,宗教教育是其主要教学内容 ,但又均强调儒家经典教育 ,甚至将其置于西学之前。新教传教士此举既是基于儒家经典可以促进基督教传播的传统识见 ,又有藉此吸引中国学生就读 ,同时亦有利于教会学校毕业生顺利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借以提高教会学校的社会地位及影响。总之 ,教会学校开设儒家经典教育的策略文化宽容举措 ,一方面减缓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对基督教的疑惧心理 ,争取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支持 ;另一方面亦使基督教在华易于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 ,也对由传统的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的嬗变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卫清 《学术研究》2001,3(7):119-125
本文通过考察在华传教士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和主张以揭示教会学校宗教教育的本质.文章认为,宗教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教育,但在近代教会学校的实践中,它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这一中介进行的,这是一种包裹着神学外衣的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进步性和落后性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3.
义和团运动虽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其反帝爱国精神是不容否定的.其反侵略爱国思想至少表现在反对外国教会势力的侵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国领土、主权和妄图瓜分中国,反对清政府妥协投降、不平等条约及烟毒泛滥,参与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等几个方面.应历史地、具体地看待义和团民扒铁道、砍电线杆等斗争方式,就此过分渲染团民的落后愚昧,从而得出否定的结论是不公允的.义和团民纷纷进城有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义和团运动体现的朴素的爱国主义,其英勇斗争精神和浓厚的民族情感足令后人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义和团运动对晚清的漕粮运输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八国联军侵华,占领津京等地区,慈禧太后挟光绪帝出逃,导致漕粮海运中断,并转而将部分漕粮向山西、陕西运送.其次.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朝廷被迫与联军签定<辛丑条约>,偿付巨额赔款,清朝的财政体系完全崩溃.为筹措赔款,清廷不得不颁布"漕粮改折诏".虽然江浙后来又恢复本色100万石,但漕运制度已经遭到致命打击.再次,为节省费用,清廷开始采纳铁路剥漕的方式,结果成为继轮船之后,漕粮运输工具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简言之,义和团运动是晚清漕粮运输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5.
一些中国现代作家先后在教会学校中接受了教育,英语学习给予了他们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语言工具,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与人格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教会学校的学习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他们具有文化双重性的特点,大多接受了基督教文化中博爱、宽恕等精神,以批判儒家文化中的忠孝伦理思想;接受了基督教文化中的平等、自由等思想,以摆脱传统封建等第思想的束缚;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民主等思想,以追求现代文明中的社会理想。他们以其独特的文化素养、思想意识、文学创作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显示出教会学校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等西方国家基督教会建立的教会学校,在传播基督教思想、进行思想文化侵略的同时,对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制度、思想、内容、方法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对浙江教育的近代化起到了示范、普及和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论析义和团运动时期爱国主义的重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文章阐述了这个时期爱国主义的独特风采,指明了义和团是这个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载体,概括了这个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丽 《文史哲》2015,(2):110-117,167
1900年春夏之交,义和团运动蔓延东北,东北三将军没有根据边疆地区的形势制定特殊的应对策略,而是在迟疑犹豫中不同程度地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听任爱国官兵附和义和团,破坏铁路与俄为敌。俄国远东政策的缔造者维特先是指望中国东北地方当局自行靖乱,保护铁路安全,后随着东北局势的演变,又敦促沙皇出兵东北。义和团运动被扑灭后,维特反对占据北满部分领土,反对在满洲留兵护路,提出了以寻求经济补偿为主的满洲善后政策,并亲自参与中俄第一次交收东三省谈判。但由于杨儒最终拒绝在俄方修改后的协议上签字,中俄第一次交收东三省谈判失败,维特的满洲善后政策也遇到了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以教会学校的相继立案标志着西方差会在中国办学不受约束状况的结束。教会学校立案过程中,差会和教会学校方面最为抵制的取消宗教课程问题在政府的强制下不得不妥协,华人行政管理权问题则在华人基督教教育界的努力下得以解决。通过对广东地区差会和教会学校的具体考察,展现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10月18至19日,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共同主办的"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德、英、俄、美、日、澳等国及中国台湾和大陆的90多位学者围绕"义和团运动:中国与世界"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论文集近日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将与会学者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教会女校起了开先河的作用。传教士为“宣教”的需要,克服重重阻力,积极倡导女子教育,创办女子学校,资助女子出国留学,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宋桂英  王静 《文史哲》2001,(1):122-123
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省社科院、山东省历史学会、《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和河北省威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义和团运动1 0 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9日至1 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 1 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提交了著作 1 0部、论文 1 0 0篇。这次会议围绕着“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与世界”这个中心议题 ,分五个专题进行了大会发言与小组讨论。兹将会议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义和团运动的源流问题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在这次会议上 ,…  相似文献   

13.
徐桐、载漪等人深受儒家经典影响,忧国忧民,廉洁奉公,堪称良吏。但是,对已经发生巨变的国际局势并不了解,认为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先进思想,就是离经叛道,将导致亡国灭种。他们的思想,落后于不断前进的时代潮流,终于被时代所淘汰。  相似文献   

14.
重新解读义和团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铨 《江汉论坛》2004,(9):105-110
本文就几个问题提出讨论:第一,庚子灾变与其说是历史的必然,还不如说更多是人为的结果;第二,从义和拳神秘的宗教活动中看,义和拳与其说是一种颇具神术的反帝组织还不如说是一种以仇洋教为目标的邪教组织;第三,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而言是一种历史的灾难,它非但不能沉重地打击外国资本主义,反而引来了外侮,造成了中国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雷晓彤 《北方论丛》2010,(2):100-103
近代以来,有感于中国人因极度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而拒绝基督教,以《万国公报》为代表的传教士报刊开始致力于传播西方文化,首重西学。他们希望通过介绍西方政治、经济、科技和宗教方面的知识,改变中国人对西方的轻视态度,在中国读者心目中建立起西方民主、富强、文明的正面形象。传教士报刊的努力使得西方文化渐渐为国人所了解,直接影响了上层社会中的开明分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其后发生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过程。义和团有三大特点 :一是“义和团”的名称 ,二是“兴清灭洋”、“扶清灭洋”一类的口号 ,三是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的仪式与追求。根据这三个特点出现并泛化的情形 ,可把义和团起源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雏形期、正名期和完形期。大刀会吃符请神、“刀枪不入” ,在斗争中提出了“兴华灭洋”口号 ,为运动提供了雏形 ;直东交界地区义和拳坚持了“兴清灭洋”的宗旨 ,为运动提供了义和拳、义和团的名号 ;鲁西北金钟罩神拳开展斗争后兼有了三大特点 ,成为义和团的完成形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家庭变动状况作了初步考察,认为从有关史籍记载看,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家庭规模、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等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辛亥革命前后自然经济的解体及新的生产方式的初步发展是此时期家庭变动的社会经济基础;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知识群体的出现与民主革命思潮的勃兴是家庭变动的思想根源;辛亥革命前后家庭变动最大的局限性乃是其严重的不平衡性。家庭变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邵雍 《晋阳学刊》2009,(3):71-78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共在上海的地下组织通过工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积极支援19路军抗战。但是处在王明“左”倾错误统治之下的临时中央以及共产国际对蔡廷锴、蒋光鼐等人持批判、否定态度。另一方面中共在上海的地下组织与陈铭枢有秘密来往。1933年5月陈铭枢从欧洲回国后,为使十九路军摆脱困境,派人到上海与中共联络。9月李济深、陈铭枢起草了19路军司令部给中共的建议,并为自己的谈判代表开出了全权证书。中共上海中央局收到建议书后马上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作了报告。与苏联有密切关系的共产国际在对待19路军和福建事变的问题上总体上说是错误的。时任中共中央负责人的博古秉承共产国际的旨意,没有给19路军和福建人民政府以应有的支持和帮助,结果自己也失去了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历史机遇,被迫走上了漫漫长征路。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天主教首先在广东的澳门建立了基地,进而深入肇庆、韶州和广州,然后在北京播种于宫廷、传扬于全国。近代广东得风气之先,在基督教传教活动中起了特殊作用,一因广东具有优越的博采异域文化的地理位置和古老传统;其次由于岭南文化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内引外联的开放性;再次,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广东的居留与考察,为其了解中国国情、确立文化传教和结交上层、从而获得合法传教身份的方针提供了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20.
义和团运动的社会成因既要从社会制度产生危机的内外根源来寻找,也要从发生地的局部社会结构和民间文化因素来寻找。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出现在鲁西,而不是出现在受帝国主义经济冲击更为严重的广东及江南地区?义和团宗教形式的来源究竞是白莲教,还是鲁西民间文化?义和团本身的习武内容,属于“武术”抑或“巫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全面揭示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