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背景下,乡村儒学建设展现出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的本土实践。儒家传统也开始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文化资源和治理技术。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的中国经验,无法简单地化约为对立、依附或融合,而应视为一类流动的连续体,并从中国知识分子形成的历史脉络与当代中国的政治结构中寻求解释。在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社会建设中,当代知识分子与国家的政治动力学问题,无疑是对国家和知识分子互动关系及其实践智慧的双重考验。  相似文献   

2.
西方法治生成路径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是内生型法治国家,其法治的生成是政治权力多元与制衡的政治传统、法律至上的文化思想传统、源远流长的商品经济历史等政治、文化思想、经济原因逻辑演化的结果。通过对西方法治生成路径的分析,揭示法治的形成规律,将对其他正在进行法治建设的国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决定了政治文化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渐进武社会转轨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整合动力。传统文化中的非正式制度是对正式制度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理欲之辨是维持传统政治秩序的根本观念之一,在古代它被"存天理,灭人欲"的非人本主义所取代,造成理欲之间的对立。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人欲"得到肯定,满足此欲的"天理"也获得了新生,欲和理由对立走向统一。由于理欲观与社会政治紧密相连,它影响着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国家政治,所以非常有必要从传统的理欲观这一新角度上来探讨人本主义之内涵。  相似文献   

5.
我国两千余年的传统社会被认为是停滞的社会,究其原因是完善的政治社会化机制促使了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超稳定。基于封建政府与乡民社会既对立更互补的视角,将我国传统社会政治社会化的路径分为官方路径、非官方路径和内化路径三大维度,进一步又将官方路径分为政治录用、公开表彰和学校教化三层面,非官方路径分为家庭教化和乡规民约两层次,内化路径分为自我修养和宗族信仰两方面。最后指出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即经此种多维路径而由宏观到微观、由具体到抽象而逐级递进因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文化认同是群体建立和维系的内核,国家与其域内的族群、地域等群体在文化认同中呈现"一体多元"的面貌。分裂势力的认同政治试图在文化层面上消解国家文化认同、挑战国家统一。原生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理论范式均分析了文化认同与认异在分裂主义认同政治中的形成与作用。以此为基础,群体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隔离不断发展,进一步导向群体对立。在精英势力的政治动员中,最终可能成为分裂主义的基础和动力。所以,加强国家文化认同建设,无疑是反对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统一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试论传统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深入、细微的分析研究,才能区分与鉴别传统中各种独立的乃至相矛盾冲突的因素和成分,做到扬清激浊,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开创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是阶级社会产物,它反应的是对一个国家政治的认识、情感、评价。在我国,以传统行政区为模式的政治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区域"模式在政治文化发展方面的渗透力越来越强,因而,以"区域"为单位,研究政治文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对政府传统行政区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在新形势下整合政府资源,建设区域政治文化的一种努力。因此,为了促进区域政治文化的合理建设与科学发展,要在深入把握政治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传统行政区政治文化和现代区域政治文化;准确把握区域政治文化的需求,严格警惕区域政治文化的异化,要遏制政治超人现象出现,也要防止不同区域间政治文化的分化、异化。  相似文献   

9.
天皇制、国家神道、武士道和日本化的儒学与日本化的佛学等,是日本政治文化传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国家主义是日本政治文化传统的核心与主要特征,天皇制是日本形成国家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决定因素和统合力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我国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多民族国家,西部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发展滞后,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其政治文化建设任重道远。西部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这也是从深层、本源性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要多角度、深层次地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西部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策略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实证主义的兴起导致国家的去伦理化,国家成为中立的法治体系。从历史上看,法治国表达了将统治形式予以理性化的理想,并且分别完成了与道德和政治的分离。法治国若缺失道德与政治的维度,单纯立足于"国家—个人"二元对立形式的自由主义取向,现代国家建设难以完成国家团结和价值整合。检讨施米特和黑勒的法治国理论,法治国必须同时完成与政治和道德再次综合,也就是应该和伦理概念相结合。利用实证的法语句和伦理性的法原则两个概念方能将社会伦理在法治国中予以合理安顿。中国因其拥有深厚伦理传统,在国家建构过程中,应尊重伦理性的法原则对法治国的构成性作用。在结合伦理和法治国的前提下,现代国家才能完成其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上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可以区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立和融合,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国家和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臣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构成,其价值结构表现在君权至上的价值准则、宗法纲常的人治传统、清官圣人的政治期盼、权利主体观念的泯灭四个层面,是一种带有明显奴性特征的政治文化。公民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之融合的政治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民主的政治文化。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推动政治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实现政治发展是多民族国家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用现代政治文化引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形色色的民族分裂主义,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大家庭的共同利益.多民族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政治文化建设,实现从传统政治形态到现代政治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是政治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样也会因为每个国家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协商民主。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我国具有悠久而又深厚的和合文化传统,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讲,我国的协商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完全可以说,我国的协商民主并不是从西方国家照搬来的,它根植于中国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经济基础之上,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国政治民主的特有形式,具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理论是从质疑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基本假设而构建的国际政治理论新范式,与传统国际政治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具有明显的解释优势,能够更好地解读朝鲜半岛危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朝鲜半岛危机的时起时伏与久拖不决和对立双方具有不同的国际政治文化,缺乏集体认同,进而形成恶性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想化解朝鲜半岛危机,遵守现有的国际政治文化,不挑衅其底线和加强双多边互动,增加相互认知应成为对立双方恪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批判性分析及其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远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存在整体主义、等级制和人治主义的历史积弊。为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适应现代政治生活,实现政治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关系,培育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政治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的深层心理因素,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参与的传统和现状,可以看出我国正从传统"顺从型"政治文化向当代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转变.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与成熟,要培育与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有发达的贤能政治思想及选举制度。西风东渐,中华文化传统里里外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恐怕首数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受文化决定论和还原论影响,人们将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片面对立起来。孙中山先生秉持理性公允的文化态度,力持中国政治文明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值得珍惜、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孙先生的观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冷静、系统的研究,致使我们在政治和文化心态方面极不自信。中国古代贤能政治和民主政治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对中国贤能政治及其选举制度和西方民主政治及其选举制度展开解剖、比较和融合,有望促使二者完善,有望产生更有优势的混合政治,有望解决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政治现代化不能在割离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政治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以与现代政治接榫的宝贵资源。本文对和谐观念这一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本价值进行了剖析,认为在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礼治是和谐形成的基础,调解是其获得的路径。和谐观念在我国政治现代化中的作用在于:一、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二、有利于形成一个团结的社会;三、有利于培育妥协、宽容的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