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
近年来,作为去中国化的一环,台湾岛内去孙中山化声浪时起。然而从日据时代起,孙中山就在台湾民众中享有崇高声望,台湾同胞密切关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甚至投身其中。孙中山逝世后,《台湾民报》迅即发表社论加以悼念,此后每逢孙中山忌日,台湾各地纷纷举办纪念活动,借以表达其祖国认同,即使屡遭殖民当局阻禁而不辍。《台湾民报》除了对此进行密集报道外,另一重点则是对孙中山的革命经历、人格品质、思想观念及其政治主张详加论述,其中特重反帝精神的彰扬,乃因它契合了台湾的殖民地处境及台湾社会文化运动的根本目标。总督府机关报《台湾日日新报》上则多是负面报道,可知当时孙中山话题成为被殖民者与殖民者对抗、角力的焦点之一。许多台湾同胞认识到台湾与祖国乃一命运共同体,将摆脱殖民统治的希望寄托于祖国,并试图从孙中山那里学习和吸取反帝抗日的方法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3.
4.
鲁迅一生与现代报刊关系密切,他不仅投身于创办或编辑进步刊物,也关注保守落后报刊上的言论。鲁迅曾为陶元庆画展撰文,文章后载《时事新报》的副刊《青光》,该刊上的言论多不为鲁迅赞同,他晚年创作时将此刊文字妙手剪裁,或讽或谑,既成一文。《青光》成为了鲁迅重要的反面信息来源之处。本文试图梳理分析鲁迅与《青光》的关系,彰显其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章太炎主编《民报》,宣传同盟会的四大纲领和《民报》的六大主义,把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朝政府,对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无政府派斗争到底,是很有威信的同盟会领导人之一和有学问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6.
<正> 王仲荦先生是章太炎的晚年入室弟子,泛滥群籍,尤精乙部,除留下《魏晋南北朝史》等大量著作外,对章太炎遗著的整理、出版也关怀备至。《章太炎全集》就是在仲荦先生的精心擘划、辛苦经营下得以问世的。章太炎生前曾手定《章氏丛书》,包括《春秋左传读叙录》一卷,《刘子政左氏说》一卷,《文始》九卷,《新方言》十一卷,附《岭外三州语》一卷,《小学答问》一卷,《说文部首韵语》一卷,《庄子解故》一卷,《管子余义》一卷,《齐物论释》一卷,《齐物论释》重定本一卷,《国故论衡》三卷,《检论》九卷,《太炎文录》二卷、别录三卷、补编一卷,《蓟汉微言》一卷。有上海右文社铅字排印本,浙江图书馆刊 相似文献
7.
(一) 苏联红军于1945年8月8日宣布对日作战后,我八路军延安总部即命令吕正操、李运昌部北上,协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解放东北,并由党中央派林枫率领千名干部来东北,开辟东北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也在美帝国主义援助下,经过海陆空三路向北大举运兵,采取一切手段与我争夺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8.
唐文权、罗福惠同志的学术论著——《章太炎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全面深刻地探讨了章氏的经济、政治、道德学说、哲学认识论、宗教观、佛学思想,以及经学、史学、诸子学及其对西学的汲取和对历代学术的评议,把国内章太炎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本著特点之一,是以历史社会土壤学(国情学)的方法,把章氏思想、观念及其发展演化,如实地放到它所从出的社会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作者独具匠心地指出,章氏思想乃近代江浙经济和江浙文化这一特定地域环境的产物.地域环境是思想文化的重要要素.章太炎 相似文献
9.
近代儒学是近代文化史领域中一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由于研究难度较大 ,作者选择了从个案研究进行突破。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 ,他的儒学思想内容丰富 ,反映出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诸多特征 ,无论在近代儒学发展史上 ,还是在他本人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经学“殿军”之称。研究章太炎儒学思想 ,对于儒学史、学术史、文化史研究 ,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怎样走向现代化 ,对于当代文化建设中怎样来处理和对待传统文化 ,都有重要借鉴意义。在现有大量关于章太炎研究的成果中 ,深入系统地探讨其儒学思想的专门… 相似文献
10.
《齐物论释》是章太炎所撰“以佛解庄”之哲学作品,自谓其思想创见为“千载之秘,睹于一曙”。通过章太炎《齐物论释》中对佛教华严宗法界缘起诸教义的阐发与反思的方式,可见章太炎“以己意进退佛说”,其对佛学的态度是试图汲取思想资源来证成自己的哲学体系,同时也可见章太炎的佛学思想濡染了颇深的理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章太炎《齐物论释》的已有研究作较为全面细致的回顾,反映近二三十年来大陆和台湾学者对这部"一字千金"、"千六百年来未有等匹"的著作的认识和研究成果。在学术背景上,佛学、子学和西学是太炎作《齐物论释》的重要思想资源,以佛解庄是其阐释特色,思想阐释方面,太炎的平等观、自由观及其社会实践意义是研究的重点,而章氏吸收、判摄、融通多元文化对当今文化重建的启示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树碑立传,最易失实,亦最忌失实。章太炎《定威将军陈君墓志铭》(见《广州文史资料》1963年第3辑)对陈炯明的溢美,竟至杜撰,未免可惜!其铭文所谓“民国二年,以兵抗袁氏,败走新嘉坡”。这种说法,稽之史实,相去甚远。当时各省讨袁军兴,江西李烈钧首先发难,安徽柏文蔚继之,而广东还在观望。是年(1913年)六月,袁世凯下令免去胡汉民的广东都督职务,即任陈炯明为广东都督。经过讨价还价,陈炯明终于接受袁世凯的伪命。后来,迫于形势,“不能 相似文献
13.
14.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第一次披露了章太炎讲解《说文》的完整内容,是语言学、近现代史、章太炎研究宝贵的新资料。这些资料从思想、知识和语言等方面散发出章太炎所处时代特有的气息,透过这些气息不难看出,章太炎从未停止过推动时代进步。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宁波《中外新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新报》是宁波最早的中文报纸,也是近代中国早期主要中文报纸之一。但对于其创刊年代,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中外新报》创刊于1854年。此说始于伟烈亚力(AlexanderWylie,1815~1887年),他曾写道:《中外新报》“1854年5月创刊,半月刊,每期4页,内容包括新闻,有关宗教、科学和文学的文章。每一卷(volume)共18期(number)。1855年出版第二卷,该年共出版了20期。”①后来,戈公振在其名作《中国报学史》也说:“《中外新报》(原名ChineseandFor eignGazette),为半月刊,于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发刊于宁波;每期四页,所载为新… 相似文献
16.
中共满洲省委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抗日文化宣传中心,在东北沦陷时期,曾开创了《夜哨》《文艺》《芜田》等反日文化宣传阵地.在此基础上,经过金剑啸等中共地下党员的积极努力,我党一度将日本人创办的殖民宣传重要工具——《大北新报画刊》发展为反日宣传的重要阵地.画刊以漫画、小说、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为武器,展现了日伪统治下东北民众的悲惨遭遇,同时又以慷慨激昂的笔触激励了人们的抗战热情,进而为黑暗中苦苦挣扎的东北民众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7.
18.
我们治学术史的,对新旧两个时代的思想,应特别注意其递嬗之迹。一种改革,其端往往发于前人。不知者,以为系辟空而来。实际探索其原委,都能找出其来龙去脉。即如章太炎,近人往往把他看成一个守旧的学者,原因是由于不阅读他的著作,既令看,也不注意他的思想体系和前后的发展。于是便任意加以批评。殊不知世人所称道的现代划时代的新文化运动,与运动中所争论的最突出的问题,如孔教问题、文学革命问题等,在晚清太炎已于论学时提及。五四时代,关于批孔,陈独秀、吴虞等人说来说去,并未能超出太炎所讲的范围。后来胡适称赞吴虞是“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文录序》),说明胡适当时并未阅读太炎关于这方面的论著。此外又如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年七月至一九○八年十月,章太炎在日本主持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用笔和舌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进行着尖锐斗争,成为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总部的首席发言人。章太炎如同当时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而斗争的先进人物一样,由于阶级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在革命斗争中也曾不断发生缺点和错误;有的错误预示着他日后必然脱离人民、趋向颓唐。但是,应该承认这一时期他活动的主要方面对中国革命是有益的。鲁迅也以为,章太炎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上还要大”。我们这里介绍的《亚洲和亲会约章》(以下简称《约章》),就是章太炎在这个时期留下的一项重要业绩。 相似文献
20.
爱国志士连横发愤著《台湾通史》,讴歌先民开拓台湾,传承台湾历史与台湾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于不坠,以笔为剑,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国学大师张继、章太炎、徐炳昶等人阅读《台湾通史》,对连横的史才、史学、史识颇为推崇,撰写文字,大力揄扬《台湾通史》.经过连震东的多方奔走,商务版《台湾通史》面世,使这部史学名著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所知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