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经济界对经济效益问题讨论得十分热烈。我们也想就提高江西省经济效益问题,讲点粗浅意见。不妥之处,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建国三十多年来,江西省经济建设的成就是十分巨大的。拿1979年与1949年比较,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7倍,平均每年递增7.1%。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亿元上升到79亿多元,增长45.5倍,平均每年递增13%以上。农业增长2.5倍,平均每年递增4.3%。基本建设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到1980年底为止,我省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132亿元,提供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固  相似文献   

2.
<正> 到公元2000年,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广东怎么办?前两年的设想是,如果按照平均每年增长7.2%的速度,那么到2000年可以实现我省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任务,但按人口的平均数,将会低于全国的平均数.据省有关部门的测算,如果今后增长速度达到8.5%,我省则可提前三年(即1997年)实现“翻两番”,到2000年按人口平均的产值数可以达到全国的平均数,但仍然会低于某些比较先进的省份;如果今后平均每年增长10.4%,则可提前六年,即1994年实现”翻两番”;按照这个比较高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00年我省可以赶上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三中全会以来这几年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省能不能设想选择一种比较高的增长率来提前实现翻两番的任务呢?原来设想的7.2%的年增长率看来低了一些.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我省人民应该振奋  相似文献   

3.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到广西视察工作,一再鼓励我们要奋起直追,争取在二、三十年内赶上全国中等以上的水平。如果我区同全国一样,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147亿元增加到588亿元,到那时候按发展规划的人口4,380万人计算,人均工农业产值为1,342元,比全国翻两番达到的人均工农业产值2,330元少988元,仅为全国的57.6%。若要赶上全国中等以上的水平,全区工农业年总产值则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这就是振兴广西经济的基本奋斗目标。但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突破口应放在哪里?关键是什么?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1988年底人口已增长为4169.85万,比1949年的2083.07万人净增加了2086.78万人,39年间人口翻了一番还多,平均每年净增加53.5l万人。我省人口增长呈现三个高峰:1952年至1958年是我省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7年共增加401.1万人,约相当于增加挪威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57.3万人,年递增率高达2.5‰;第二个高峰是1962年到1971年,10年间共增加756.7万人,相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走访了一些经济领导机关,一面学习,一面调查,受益非浅,收获很大。但是也感到有些现实经济问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这里我们想就我省的现行经济结构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一) 我省国民经济结构有哪些特点?请看下面几个对比数字。第一,关于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1978年,全国农、轻、重的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7.8%、31.1%和41.1%;而同年我省的则分别为23.93%、15.21%和60.86%。农业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轻工业低16%,而重工业比全国高将近20%。第二,关于轻、重工业的比重。1978年,全国重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6.9%,轻工业为43.1%;而我省重工业为80%,轻工业为20%。如果说,全国的工业结构是重工业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条件十分优越,这是大家公认的;解放36年来,新疆畜牧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新疆畜牧业发展是否缓慢?是不是新疆国民经济中的一条明显“短腿””?看法不很一致。事实是最好的见证人,请看:1、与工业、农业相比,畜牧业发展速度最慢,畜产品增长幅度最小,比重大幅度下降。1986年与1949年相比,牧业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只增长3.26倍,而同期,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6.2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9.2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1倍,种植业总产值增长了8.3倍。  相似文献   

7.
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1988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1092亿元,比1949年增长20倍。近十年,工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超过了“一五”到“五五”计划28年间平均每年增长6.6%的速度。广西的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发展,到198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440.7亿元(当年价),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71.8亿元,农业总产值为168.9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93倍和4.5倍。但是,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仍较低,经济发展较慢,还有相当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加速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不仅  相似文献   

8.
澧县地处湘鄂边界的洞庭湖滨,有86万人口,100万亩耕地,是一个农业大县。粮、棉、油、牲猪、鲜鱼生产在全省、有的在全国都具比较重要的位置。几年来全县抓住生产、流通、市场、环境不放,摸出了一些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子。1990年与1980年比较,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由30244万元增加到97755万元,增长了2.33倍;其中,农业总产值由22914万元增加到39903万元,增长了74.1%;乡镇工业总产值增加到4.48亿元,增长了8倍。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9元增加到646元,增长了6.26倍。为奔小康打了一定基础。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中,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佛山市,从1979年到1986年短短的八年间,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28亿元,增长2.87倍,年均递增18.4%,比全省的增长速度高出6.4%;1984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第一个翻番;1987年达到157亿元,比1986年增长22.7%,预计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70亿元左右,提前1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7亿元跃升到1986年的54.29亿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15.6%,比全省高4.7%;人均国民收入1495元;1987年国民收入达78亿元,比增16.95%;198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3.36亿元,比1978年增长5.7倍,年均递增24.3%;农民人均年收入1986年为1016元,比1978年增加了800  相似文献   

10.
李竹薇 《理论界》2005,(5):54-54
东北地区近50年来一直是国家的工业后盾,钢、铝、煤等重工业产品更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经过50年的开采和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进步步伐逐渐跟不上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整体水平呈落后态势:一、虽然东北地区GD P与G DP增长速度势头旺盛,但仍处于落后地位。1991至2001年,全国GDP平均年增长率为9.92%,同期辽宁、吉林和黑龙江GD P分别增长10.3%、13.4%和9.4%。2001年东北三省GDP实现2032.48亿元(当年价,下同),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1980年增长了6.3倍;工业总产值639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3.13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1.7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10.…  相似文献   

11.
<正> 新中国建立后的40年,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这里可以列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最主要的数字来说明这一点:1988年,山东社会总产值达1774.2亿元,比1949年的41.59亿元增长4165.93%;国民收入657.54亿元,比1949年的27.41亿元增长2298.91%;工农业总产值1503.23亿元,比1949年的37.69亿元增长8888.41%;工业总产值(按新口径)1193.68亿元,比1949年的7.93亿元增长14952.71%;农业总产值(按新口径)309.55亿元,比1949年的47.19亿元增长555.97%.山东这几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都居全国前4位,说明山东确立了在全国的经济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经济核算是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方法。三十年来,我省大多数企业贯彻经济核算制,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九七九年工业总产值达七十六亿多,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六十一倍,年平均增长速度是百分之十六点七五。三年恢复时期、“一五”时期、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五年国民经济调正时期,平均增长速度都在百分之十九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四九年增长了二点四倍。  相似文献   

13.
<正> 从解放后我省三次人口普查看来,我省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见表1) 从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来看,我省老年人口数量较多,长寿水平较高,二者均居全国上游。我省60岁以上老人有481万多人,占总人口8.12%,比全国平均数值7.42%高0.7%,在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列第9位.我省65岁以上老人有323万人,占总人口5.44%,比全国平均数值4.77%高0.67%,在各省、市、区排列第8位。80岁以上老人有41万多人,占60岁以上人口比重(即国际上所称的长寿水平)为8.6%,比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到本世纪末要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需要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程的提高,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将要求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5.6%左右。这个速度不仅高于1950——1980年间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4.6%的速度,也高于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73—1978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运用数学模型,预测粮食发展的趋势,为制定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一、现阶段粮食生产状况解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省粮食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与1949本相比,198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30.8亿斤,增长1.21倍;平均单产382斤,增长73.6%。但总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兄弟民族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自治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80年,全区工农牧业总产值达到八十点六亿元,比1947年增长十三点七倍。其中农牧业总产值达到二十五点八亿元,比1947年增长二点八倍(其中畜牧业产值约占三分之一,为八点一亿元,比1947年增长四点七倍);工业总产值达到五十四点八亿元,比1947年增长一百二十倍。工业产值和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比全国快两倍半,人均工业产值比全国快百分之三十,说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处于逐步缩小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规划:到本世纪末,力争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是可能实现的,但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的,必须在各条战线上努力奋斗,做好工作。其中关系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积极筹集和合理使用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资金。 翻两番需要大量资金 二十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即平均每年增长7.2%,是相当高的发展速度。保证这样高的增长速度,除了挖掘潜力以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5%,工业总产值就要平均每年递增8—9%。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无论是增加职工人数或提高劳动生产率,都以相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15年来,在历届地委、行署的领导下,经过全地区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阿克苏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工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7.8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0.01亿元,增长1.84倍;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1.8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1.63亿元,增长4.21倍;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5.93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8.38亿元,增长1.09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0.4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4亿元,增长5.28倍;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3197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1.43亿元,增长3.47倍;财政自给率由1980年的27.9%增加到1993年的34.21%,增长6.31个百分点。纵向比较成绩巨大,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9.
江西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1980年,有企业14,500个,固定资产74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85.76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62%。因此,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中,努力走出一条适合省情、投资较少、效益较好的工业发展新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一 为了走出工业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应该对过去进行分析,对现实进行研究。 三十多年来,江西省工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递增13.3%的速度向前发展。至1979年,比1949年增长40倍,已建立起冶金、电力、煤炭、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农机、纺织、印染、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并已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但是,经济效果差,  相似文献   

20.
一、广西基础建设投资短缺的量度分析据统计资料.1953—1980年的28年间.广西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下投资额均指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33.42亿元,仅为同期全国投资累计额9089.70亿元的1.47%(同期广西平均人口占全国平均人口的3.4%;全区人均投资累计额为505元,仅为同期全国人均投资累计额1172元的43.1%.投资总量偏小,势必制约基础建设投资.1953—1980年.广西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累计额仅为67亿元,人均只有254元,每年人均只有9.4元!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广西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根据自身发展和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承担重大责任的需要.全面调整了固定资产投资战略、在努力拓展建设资金来源,加大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重点支持基础建设.1981—1994年,全区投资总额达790.95亿元,是1953—1980年全区投资总额的5.93倍,平均每年增长21.86%,比1953—198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5.93个百分点;其中1993—1994年投资总额为363.3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4.67%.这两年的投资额占过去40年(1953—1992年)投资累计额561.07亿元的64.75%.基础建设投资增势更猛.1994年.全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为88.21亿元.比1980年的4.78亿元增长17.45倍.平均每年增长23.15.高于同期全部投资额年均增长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