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今后20年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在我国落后的农村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难度是很大的,而西部农村的小康建设难度更大,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促进小康进程.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底 ,河北省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但小康核心指标的差距较大 ;全省农村各地区小康建设进程不平衡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但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农村小康的含金量较低 ;社会保障程度有较大提高 ,但标准低 ,保障能力弱。河北省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难点在于农业问题矛盾突出 ,农民收入增速减缓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付出相当艰巨的努力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是一个浩大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个不懈奋斗的较长过程  相似文献   

3.
实现小康是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如何使全体农民步入小康社会,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难点.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黑龙江省农村小康建设中存在的农民收入低、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和农村人口素质偏低等问题,并提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快黑龙江省农村工业化进程和提高农业人口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课题组对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的时期,不少变化都是多年来少见的.截至2009年,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完了一半的进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上新台阶.但东、中、西部之间差距仍较大,应关注现阶段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城镇化程度低,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因此,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没有整个重庆的现代化;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小康就谈不上整个重庆的全面小康。文章针对重庆特别是农村实际,通过分析重庆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对整个重庆全面小康的影响,破解农村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针对重庆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高等农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出高等农业教育在重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任务紧迫。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监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反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果,国家统计局根据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每年对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订单农业是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当前订单农业发展面临诚信资源缺乏,社会信用体系支持乏力;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优质服务欠缺;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功能不健全等主要困难。提出了加快中国订单农业发展的对策:推动信用制度建设,构筑社会诚信体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展和状大中介服务和经纪人队伍;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城镇化程度低,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因此,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没有整个重庆的现代化;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小康就谈不上整个重庆的全面小康.文章针对重庆特别是农村实际,通过分析重庆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对整个重庆全面小康的影响,破解农村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针对重庆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高等农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出高等农业教育在重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任务紧迫.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民人数众多,农区之间差别也很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农村统计是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描述农业生产状况,反映农村发展进程,揭示农民生活情况的重任。农村统计数据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繁荣稳定农村经济社会,推动农民全面小康的基础性资源;是党和政府客观了解三农发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与湖南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湖南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务经济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已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近年来湖南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劳务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分布广,沿海与江浙一带仍是转移的重点;主要靠"三缘关系",存在明显的自发性;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候鸟型"的特点。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小康、政治小康和精神小康的建设,成为全面建设湖南农村小康社会的加速器。针对性地提出了加速湖南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的持续改善、农村持续改善、城乡联系紧密且差异逐步缩小三个必要条件。结合通辽地区特点,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包括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通达指数和差异系数共同表征的协调性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论显示:通辽地区城市整体在持续改善,其中经济是主要拉动因子,社会和环境子系统对整体改善贡献较小;农村整体呈微弱改善趋势,其中环境子系统有逐步恶化的趋势;城乡间通达程度较低,城乡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因此,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农村,加强环境保护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是头等重要的。因此,应该以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为支撑,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实现通辽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当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角度重新认识其重大意义。国家应区分义务职业教育和非义务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逐步构建以乡镇学校为主体,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本地化和初等职业教育义务化的农村职教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反哺机制,利用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反哺农村,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分析了现有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利弊,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潜力调查及测算方法。以随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其规划目标年(2020年)按人均用地指标法推算的随县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为8 314.66hm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规模可达到1 003.58hm2,扣除安置用地,挂钩指标可达805.47hm2。研究表明:采用现有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测算的潜力是理想条件下增减挂钩的最大潜力;而实际潜力需要在拟定拆旧和安置地块基础上,通过实地核实图斑,推算整理复垦新增耕地面积,以及因安置占用的耕地面积,由此推算挂钩潜力指标。  相似文献   

14.
: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多元开放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落实教师权益保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构成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严重威胁。我国应坚持环境公平与环境正义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对我国现有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法律体系进行反思与完善,制定一部统筹城乡饮用水安全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同时,构建和完善保障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执法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广大农村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而人才资源较为匮乏,这是抑制农村地区其他类型资源利用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不应过多地夸大资金、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要素对农村地区发展的作用,而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和配置,其中领导人才资源更应该先行。  相似文献   

17.
设立过渡性农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根据税收公平原则和受益原则,农村不应该成为永久性无税区;统一城乡税制对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均要求较高,需要基本建立起农村居民收入核算制度以及农民纳税意识增强等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从废止农业税到实现城乡税制一体化之间存在一段过渡时期,该时期应该开征过渡性的涉农税收,其可行性方案是设立土地税和调整房产税。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中国农村教育经历了由依附城市教育到与城市教育相整合的发展阶段。当前应通过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与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协调农村教育价值观内部的各种关系,改进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各项工作,实现建构"农本主义"、"城本主义"与"人本主义"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价值整体。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居民不合理收入差距导致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由此,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来增加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环境,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二元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之关系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的户籍制度总是与一定的土地制度相适应。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与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具有生成上的交互性和目标上的共同性,二者共同起着控制人口流动,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户籍制度改革的宗旨是实现户籍平等、迁徙自由,但土地集体所有是实现户籍制度改革宗旨的制度性障碍。土地集体所有使农村形成一个个集体利益共同体,户籍是确定集体利益共同体成员资格的唯一依据,导致人口在农村的横向流动与城市向农村的纵向流动不可能。故户籍制度改革应该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实行联动,可以通过重新界定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范围实现城乡户籍的平等与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