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大小与作家情感的性质与程度分不开。 作品中的情感源于作家的情感,李卓吾以为,作品能“感数奇于千载”,源自作者“诉心中之不平”。贺拉斯以为“你自己也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先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然而,情感人人有,作家则不人人是,也非表达任何情感的作品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可见,不是任何情感都是文学所需要的。只有那能推动作家产生创作冲动,始终如一地照亮文学题材使之产生艺术魅力,能打动读者使之得到美的陶冶的情感,才是文学所需要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作家创作时总是以其浓厚强烈的情感色彩观物、择物、体物,产生艺术联想,进行艺术构思,创造艺术形象。“一切真正优秀的作品都是血写的书,心灵的书,深邃而真挚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书。”①所以,创作主体的情感状态对作品的美学追求有很大影响。一、情感对作品生成的动力作用马克思说:“情欲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②别林斯基说:“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③这些话都指出了情感的动力作用。情感对文学作品生成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引起创作冲动、强化审美知觉、鼓动想象…  相似文献   

3.
钱谷融先生说过。“艺术作品是诉诸人的整个心灵的,不是单纯诉诸理智。在艺术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渗透在艺术形象中,与艺术形象凝为一体的.它们不是各自游离,不是可以相互分割的.那种脱离了形象,缺乏热情,一味抽象地讲道理的作品,不会有艺术的生命力,也算不得艺术作品.”他还说:“要从感情上去打动别人,必须自己有强烈真挚的感情。一个冷淇无情的人,对什么都不越兴趣、都填不关心的人,不可能成为作家、艺术家.”t石油大事》倾注和凝结作家“强烈真挚的感情”是贵穿始终的,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一、在新时…  相似文献   

4.
自己做     
周毅 《快乐青春》2009,(2):74-75
大卫刚懂事的时候,就被父亲告知凡事要“自己做”。大卫哭着喊:“爸爸,我鞋带系不上了,快过来帮帮我!”父亲大声说:“孩子,这事你得自己做!”  相似文献   

5.
正我有个朋友,他是个小时候不哭、长大后连苦都不会说的人。他很优秀、很有责任感、很会逗人笑,我见他时总是欢乐的。如果你心情不好,他就变得很别扭了,不知如何跟你说话,因为他不擅长面对别人的坏情绪。坚强、勇敢、快乐、乐观……这些都是很美好的特质,我很喜欢,也认同应该学习培养这些正面的品质;但是,学习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哀伤、愤怒、沮丧、悲观……接受这些负面情绪也是人性的一  相似文献   

6.
人们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但不少人常常忘记了尊重别人。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权力”和“义务”是平等的,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要别人尊重自己,就要首先尊重别人。  相似文献   

7.
《废都》的创作策略是什么?自我作践!关于这一自我作践策略的由来和宗旨,作者在《废都》中是发过声明的。在一个不大不小的社交场合,庄之蝶对着一群听众讲了一个十分有伤大雅、有损听众、有损文学和文学作者的“屙屎”的故事(第221页)。对此唐宛儿责备说:“你这是在骂我们了……可你也在作践你自己哩……”庄之蝶则说:自我作践着好。世上这事儿是,要想别人不难堪,也想自己不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作践,一声乐就完了。以前照相时,为了让照相人笑,总是要让说“茄”,往后照相,不如就说:“努屎”!《废都》是有关当代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标题是新闻的第一吸引力 ,是新闻主题最简明、最有力的体现 ,蕴含着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要想改掉新闻标题好为人师的毛病 ,最为关键是记者和编辑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把自己看成是为读者服务的而非读者的老师 ,一切从读者的角度出发 ,在情感上先感动自己 ,才能打动别人 ,这是营造标题亲和力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群众基础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当前人们开始转向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声乐舞台表演则满足了群众对于艺术的精神追求。声乐舞台表演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听觉的感官体验,同时还可以获得更良好的视觉感受。因此优秀的声乐舞台表演对于表演者不仅提出了较高的声乐素养要求,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肢体语言能力。通过建立与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营造更丰富的舞台表现效果,可以让声乐表演者更好地运用肢体语言,从而使得表达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表演者通过何种肢体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意义及意境,进而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对不起     
《快乐青春》2014,(4):46-46
儿子玩的时候不小心撞到桌子上,疼得一阵猛哭。爸爸把儿子训了一顿,然后说:“桌子比你更疼,你还好意思哭?”儿子不哭了,给桌子鞠了一躬,说了声:“对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