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最近,国家体改委提出解决国有老企业债务过重的对策。主要内容: 统一实行33%的企业所得税率后,对部分经济效益和利润水平较低的企业,两年内可按27%、18%两档税率照顾;对少数经省级政府批准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的企业,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核定后,享受优惠部分再返还企业的政策,并可以延续到1995年,作为过渡措施,对需要支持的国有老企业,经批准后近期所得税后利润可不上交。 对试点企业中国家或地方政府财政“拨改贷”形成的债务,区别情况,核定数量和比例,改贷款为投资,转增企业的资本金。  相似文献   

2.
《经营管理者》1994,(9):47-47
<正> 国家1994年拟采取以下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力为国有企业创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 1.统一税率,公平税负,增强国有企业的还贷能力和资金能力。从1994年1月1日起,内资实行百分之三十三所得税率,取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征收的预算调节税,和对国有企业征收的能源交通建设基金及预算调节基金;根据产业政策,对需要支持的国有独资老企业,其上交所得税后的利润可留由企业使用;认真贯彻《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企业成本核算,贷款利息计入成本,有条件的可增提折旧,通过以上措施,增强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为了集中安置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兴办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即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职工就业达到规定比例的福利企业,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所得税免征的扶持保护政策。本文首先论述了社会转型期社会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新政策的优势,其次指出了新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福利企业的政策扶持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敏  汤玲 《经营管理者》2013,(28):27-27
本文在阐述企业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方式的基础上,对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及税收处理的原则作以对比,并详尽阐述债务重组中所得税的处理办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重组企业的税务负担,使企业获得更多递延纳税的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5.
<正> 据悉,财政部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四条优惠政策。 1、实行优惠的所得税扣除政策,即对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增长幅度10%以上的企业,可按实际发生额150%抵扣应税所得额;而增长幅度在10%以下的或比上年减少的,而按实际发生额抵扣应税所得额。2、将继续保留“对企业技术转让等‘四技’年净收入在30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 最近江西省出台了“江西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 试行办法规定: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收入由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两部分组成。企业完成核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实现利润指标的,经营者可获得年基本收入;超  相似文献   

7.
<正>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四项环保税收优惠政策。 凡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经审核后,可享受五年免或减征所得税的优惠;在年底之前,在生产墙体材料的原料中掺的煤矸石等废渣(不包括炉水渣)的可按6%计征增值税;对下列环保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实行零税率: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和节能项目: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转运站;  相似文献   

8.
国企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统分统销,利润全额上缴,虽效率低下,但基本实现了全民共享。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实行利改税后,国企上缴利润变成了所得税形式征收,那个时期国企所得税远高于其他经济组织。随着国企要求实行与其他企业一样的所得税收后,国企基本上就把全民股东甩在了一边。国企与其他企业平等缴纳所得税,却忘记了其经营应该给最大股东——国家,本质是人民回报经营成果。这可以说是国企改革的一大漏洞。对于国企利润问题的争论也一直不断,2007年我国开始逐步要求央企上缴部分红利,但关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与使用的改革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处理目标不同,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也有一定的区别;两者分离的程度和差异的种类、数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了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欲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  相似文献   

10.
刘群 《经营管理者》1995,(12):43-43
<正> 1991年国立新加坡大学的三位经济学家曾对全新500家最大企业(包括国有和私有)进行了调查。发现国有企业、外国跨国公司和本地私有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分别是28.8%、7.3%和2%,从利润和资产的综合情况看.外国跨国公司的利润达9%,国有企业是5%,本地私有企业为2%。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对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管理, 防止税收流失,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发布《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并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与财政部2001年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相比较,存在着诸多差异并影响企业所得税。这些差异如何协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按照税收法规对差异进行纳税调整。下面举例说明不同债务重组方式下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内容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通过三年的过渡期,我国企业将全部采用资产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强调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企业除日常的交易或事项会涉及递延所得税核算外。还存在一些如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企业合并、所得税税率变动以及纳税亏损和税款抵免等特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特殊交易或事项涉及的递延所得税核算进行实例分析,以便加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 重庆市政府最近决定,豁免该市一批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这些债务包括: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和列入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和列入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市属非工业企业,由地方“拨改贷”和地方机动财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不断颁布有关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使得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在确认收入、成本、费用和损失方面的差异逐步扩大。由于我国所得税会计规范互不协调。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各种会计处理方法(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债务法)均有使用,致使许多企业的报表在一些项目上缺乏可比性,带来盈余操纵的问题。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更高层次的要求,便于各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对比,有必要选择一种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本文从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的现状出发。研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问题,并重点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进行比较,分析、说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科学性,进而指出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会计核算遵循的是公认的会计准则,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而税收处理遵循的是税收法规,其目的是课税。两者产生的差异,进而出现了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面根据准则及其讲解结合本人的理解阐述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 最近,财政部出台了企业承包新政策,要求正确确定各企业承包基数,主是三年有利润稳步增长的企业,税利增长不低于8%至15%;三年利润下降的企业,以上年所交税利为承包基数;三年利润有升有降的企业,按三年平均税利确定承包基数。这一政策三年不变,超收部分留给企业。  相似文献   

18.
刘伟 《管理科学文摘》2009,(22):275-276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随着会计制度和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在会计制度和所得税制度相对独立的条件下,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日趋扩大。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所得税会计理论,已成为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得税会计是以财务会计理论为基础,以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为核算对象,以提供与决策有用的信息为目标的会计方法和程序。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选择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反映内容更全面,方法更科学。本文主要针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投资决策的最终确定取决于融资成本的高低.所以企业希望以最低融资成本,选择不同融资方式的最佳组合.因此,作为融资成本主要构成部分的税收如何影响企业融资决策,成为企业制定决策应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融资方式税收待遇的比较,分析了我国所得税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并运用MM理论构建分析模型,对我国所得税影响企业融资决策的效应与税收效应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便能使企业充分认识债务融资税收效应的融资优势,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实施优惠策略是企业推动线上零售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考虑统一定价、第三方卖家实施优惠策略、平台实施优惠策略三种方式以及按比例优惠和固定金额优惠两种形式,通过对比不同情形下的均衡解,分析了不同优惠策略以及市场特征对企业决策、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并非总能享受到优惠福利。企业应结合市场需求特征制定优惠策略,当消费者估值的差异化程度较小时,卖家设置较小的优惠力度;当低估值型消费者的占比较高时,平台应设置较大的优惠力度。卖家自身实施优惠策略是其最优选择,且对平台有利。平台实施优惠策略并非总能提高卖家利润,一定条件下会干扰卖家的决策,损害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