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文化与妇女罗婷随着母系社会的解体和父系社会的确立,妇女的地位便江河日下。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农业社会,妇女因被逐出社会生产领域,而压入了历史的黑暗幽域。男性本位的传统文化为维护父权统治的合理性又制定了种种妇礼规范,使妇女安于从属、卑贱的地位。但...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就制度层而来说,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居于世界前列。我国妇女的实际地位仍与男性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妇女自身法律意识仍处于低层次。本文在对中国妇女的法律意识全方位把握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强化妇女法律意识的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青海藏族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拉毛措社会地位,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社会群体或个人在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指妇女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与男性相比较所处的位置。本文所研究的是青海藏族妇女的社会地位。即她们在政治...  相似文献   

4.
台湾妇女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成因颜士梅一、引言妇女是由性别分层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妇女社会地位的内涵是妇女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她是以男性群体的社会地位为参照系,并以此来比较两性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整体差异。由于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5.
妇女在商代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女性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性别权力格局与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有关。但整体而言,商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呈下降趋势,从对生男生女的占卜、女性称谓、享祭排序等均可反映出女性依附于男性格局已大体定型。同时,商代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对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趋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妇女享有中国社会几千年从未达到、许多发达国家历时数百年才能承认的平等权利。但妇女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遗留下来的男强女弱、男性本位传统伦理道德仍然阻碍着妇女真正解放。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现代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外化。中国女性应放下旧传统的心灵负载,同男性一道实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向现代化转型,努力奋斗,参与社会竞争,与男性同步前进。  相似文献   

7.
受五四妇女解放思潮的影响,妇女经济独立问题成为五四时期思想界热门话题之一。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对妇女经济独立的内涵、意义及其途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有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在近代中国具有不可抹煞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中国妇女法律地位的历史演变,同时对21世纪的中国妇女法律地位进行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妇女的法律地位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天国妇女的法律地位浅析王岩中国历史上,辛亥革命以前,妇女法律地位的提高,莫过于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农民革命,是规模最大、斗争时间最长、革命较为彻底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  相似文献   

10.
性别文化发展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性别文化经历了性别平等文化的产生和偏移、男性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男性主流文化的解体和性别平等文化的初步形成几个发展阶段。通过考察性别文化发展的历史。对如何建立新时期的性别平等文化,以及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和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演变郭超英,颜海英古希腊神话中代表女性的阿佛洛狄忒女神以不光彩的形象被否定,维护男性统治的女神雅典娜被称颂,被肯定,反映了当时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本文拟就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古代名人的言论,来探讨一下古希腊妇女社会地位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造成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加上城乡"二元结构"所形成的城乡分割状况,由此形成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新的群体。她们在政治生活、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地位从以前次要地位转变成现在的主要地位。角色地位的转变给留守妇女带来了生活、精神的巨大压力。针对留守妇女存在诸如角色转变所带来的新问题,应该加大对留守妇女生活的帮助和扶持,加强农村社区安全建设,排遣其生活压力,丰富其文化生活,提高其致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参政妇女代表和反映女性群体的利益和呼声,是妇女参政的意义之所在,也是推动更多妇女进入政治领域的主要诉求之一。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从对传统性别分工和性别角色定型的认识、对男性中心社会传统价值观的看法以及对中国男女平等现状和实现途径的认知等指标来看,与普通妇女和参政男性相比,参政妇女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别意识,对于妇女参政的态度也更为积极。这一发现反驳了认为参政妇女不能代表妇女群体的利益,是“穿裙子的男人”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婚姻家庭是最能体现性别关系的社会基本形式。与稻作文明相联系,壮族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关系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即都是男性占据主导的情况下,壮族妇女的地位高于当地汉族妇女。从神话传说所透露的远古信息来看,到了人猿揖别之后,壮族的婚姻家庭才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与此相应的两性地位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但是无论从“双轨制”运行的婚姻制度,还是从不成熟的父权家长制来说,都存在较多“性别平等”的意蕴。  相似文献   

15.
传统宗教观认为,女性处于附属的地位。《圣经》从人类社会的起源上就把女性放在了第二性的位置。在基督教的宗教仪式上,《圣经》把女性放在比男人低下的地位。《圣经》对于妇女的言行作了规范,把女性放在了服从、顺从男性的地位。基督教在律法上把妇女放在了从属的地位,使女性成为男性及其家族的附属品和传宗接代的工具。但女性主义者认为,圣经中上帝对女性与男性是一视同仁的。女性与男性有平等的地位,上帝赋予他们在管理世界中担负共同的责任。在家庭生活中,妇女所承担的责任非常重要。在家庭之外,女性在她们所处的民族社会中,同样巾帼不让须眉。我们认为,无论男女,都是上帝的子民,各有各的优点。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各种优势更多地在社会中体现出来,“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性应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拥有自己的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史籍中,记载着大量尊重母权、崇拜女神的遗俗,这些民俗显示了北方民族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众多北方妇女在兴邦立国、治理天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从而使北方民族在政治、经济、化上迅速崛起和发展。北方妇女社会地位的保持与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其民族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有关,同时女神崇拜观念的延续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为充分发挥中国妇女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提供了男女平等竞争的极好机遇.同时,由于历史的、社会的、自身的种种因素,又给妇女参政、获业、安全、受教育等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的中国妇女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中国妇女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妇女处于被压迫地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妇女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涌现出了许多巾帼英雄.如太平天国女将领苏三娘;戊戌变法时期李闰(谭嗣同妻)等倡办女学会、创办《女学报》、自办女校,首倡妇女不缠足;义和…  相似文献   

18.
明代妇女的经济地位在以男性为主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不仅受限于男女的不平等,在各方面亦处于附属的地位,很难掌握经济上的主动权。因此,妇女的财源除了被动的承、嫁资与赠与外,有些妇女也参与各种生产活动,主动争取经济来源,虽然不一定得到合理的报酬,这对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承袭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且极力显示社会意识形态本质和结果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而且充满男性中心主义,并从历史和社会找原因,指明了女性屈从地位是由形成家庭、私有财产和国家的剧烈的社会变革产生的,是不会永远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学者对中国妇女的研究兴起于上一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性别研究逐渐取代妇女研究而成为学术界主流。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通力合作,在理论、方法及资料上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女性主义学者改变了中国妇女的牺牲品形象,而还原了她们作为历史主人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他们又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探讨性、性别及两性关系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试图找出中国妇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压迫与受歧视的根源。现在的新倾向是,西方学者开始放弃西方中心论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妇女解放理论,而注重在第三世界内部寻找构成妇女受压迫及两性不平等关系的特殊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