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唐诗简编》述评陈尚君河南大学唐诗研究室编选的《全唐诗简编》(高文先生主编,孙方、但培基先生副主编),自去年秋天出版后,即受到国内外唐诗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广泛欢迎,被誉为自《全唐诗》成书以来的近三百年间,最具规模和识见的大型唐诗选本,为近年唐诗研究方...  相似文献   

2.
清人所辑《全唐诗》,于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一在扬州天宁寺开局刊刻,至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一刻成,愈时一年多。是书卷帙繁浩,为宋以来唐诗诸本中之最完备者。但是,如前人早巳指出过的,《全唐诗》编得很草率,舛误不少,需做大量的增删、考辨、校勘等工作。闻一多先生《〈全唐诗〉校读法举例》,岑仲勉先生《读〈全唐诗〉札记》、李嘉言先生,《〈全唐诗〉校读法》、《改编〈全唐诗〉草案》等,作了大量勘误工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坛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但是唐代诗人究竞有多少呢?历代有很多唐诗选集,就唐朝言之就有《国秀集》、《河岳英灵集》、《箧中集》、《中兴间气集》、《又玄集》、《才调集》等。据卞孝萱教授所考,尚有已佚的唐人选唐诗十三种,但不能明了唐代诗人的确切数字(见《文学评论》一九八二年第四期第25页)。宋代赵孟奎《分类唐歌诗》收一千三百五十家,诗四万七百九十一首,到明残存二十七卷,多数散佚了(见《拜经楼诗话》卷一)。明胡震亨的《唐音统签》收集了大量的唐诗。到清朝康熙初年,季振宜等编辑了《全唐诗》七百一十七卷。后来彭定求等合二者为一再编加补充成《钦定全唐诗》凡二千二百多家,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王重民、孙望、童养年合编的《全唐诗外编》。笔者对《全唐诗》和《全  相似文献   

4.
论寒山诗及其在东西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学史上有好多令人百思难得其解的谜,寒山及寒山诗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寒山,无庸讳言,我们的文学史研究似乎对它淡漠了多年。这毫不奇怪。他是谁?是个诗人么?关于他的生平,史无记载,我们所知甚少;关于他的诗作及其品评,在《唐诗纪事》、《唐音》、《唐诗品(夂冖果)》、《唐人万首绝句选》、《唐诗别裁》等记唐代诗人、唐诗甚详的典册中一概不见踪影,所能见的只是《全唐诗》收录的三百余首,后人所辑的《寒山子诗集》较《全唐诗》所收录者所增无几,此外再也找不到什么完整的资料了。如果说他只有在“五四”提倡白话诗文之后的一  相似文献   

5.
唐诗补录     
《全唐诗》蔚为大观,是现存数量最多的一部断代诗集。但书海遗珠,在所难免。自日人上毛河世宁于乾隆年间撰《唐诗逸》三卷以后,王重民、孙望、童养年诸先生积数十年功力,又陆续辑录若干,结集为《全唐诗外编》。尽管这三位老前辈披沙拣金,尽心竭力,也还有目力未及之处。笔者最近从孔延之编撰的《会稽掇英总集》中又辑得九十六首,权作唐诗补录。  相似文献   

6.
康熙44年(1705),清帝玄烨命曹寅并彭定求、杨中讷等10员翰林在扬州天宁寺开设诗局,删纂胡震亨《唐音统签》、季振宜《唐诗》二书为一编,刊刻成《全唐诗》900卷,计收作者2200多人,录诗48900余首。它大体上汇辑保存了胡、季两家所编唐诗总集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当时唐诗研究的水平,曾在我国文化史、文学史上发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是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典诗歌总集,是20世纪古文献整理的代表性成果;《全唐诗》更是诗歌总集整理的典范。但《全宋诗》、《全唐诗》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数量庞大,除前人所论,又有300余组,可粗略分为作者两收诗歌重录、《全唐诗》误收、《全宋诗》误收、诗歌重见不能考订时代等四种情况。《全宋诗》误收唐诗的部分,共计24组59例诗歌,或重录于近同,或误收于相关,或错讹于无绪,缘例释证,甄别真伪,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8.
《千载佳句》一书,系日人大江维时所编,以写本形式流传,成书于公元960年即宋开国之前,以两句一联的形式,选收唐诗佳句1083联,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唐诗名句选。以编纂年代早,流传路径有别于国内传本,故引录诗句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可为《全唐诗》及国内唐诗重要刊本提供补佚和校勘。  相似文献   

9.
(一) 最近,陈尚君辑校的《全唐诗补编》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这部一百二十余万字的著作包括修订过的《全唐诗外编》及新辑的《全唐诗续拾》,共收诗六干三百余首,句一千五百余条。它不但全面清理总结了近当代学人嵬辑唐五代佚诗的成果,而且在新佚诗的发现与鉴辨方面有极丰富的创获,体例上亦有创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的出版标志着唐诗(?)工作的重大突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嵬罗的宏富。《全唐诗》于康熙四十五年(1705)编成后不久,日人市河世宁(旧署上毛河市宁,1739—1820)就开始补辑佚诗,成《全唐诗逸》三卷。一九八二年,中华书局将王重民《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孙望《全唐诗补逸》、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合刊为  相似文献   

10.
《草》(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之一。除《白香山诗集》、《全唐诗》、《唐诗别裁》收录了它之外,《唐诗三百首》、《唐诗选读》等普及读物也都选录了它。它是一首流传较广、影响很深的诗。这首诗以其特有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得到历代文学界的赞誉。关于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有三种看法:  相似文献   

11.
贾岛诗重出甄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贾岛,夙以清奇苦僻著称,诗风影响后世。但他的《长江集》经过长期流传,作品舛错纷纭,早在宋代已经杂有伪作。康熙年间刊刻《全唐诗》时,所据为季振宜辑《全唐诗稿本》中的《长江集》,而季氏以明万历朱之蕃校刊《唐贾浪仙长江诗集》作底本,并据《才调集》《文苑英华》《唐文粹》《唐诗纪事》《万首唐人绝句》及宋刻《长江集》校勘。全集后又增补《代旧将》等十六首,季氏稿本中在僧无本名下又载入《马嵬》《行次汉上》《寻隐者不遇》《寄友》四首,所以季氏稿本中共有贾岛诗三百九十九首。《全唐诗》卷五七一  相似文献   

12.
明代高棅选编《唐诗品汇》,录韦庄诗二十三首。将其与《才调集》《万首唐人绝句》《唐诗鼓吹》《全唐诗》等比勘,发现若干异文,惜前贤时俊多罗列异同而鲜加是非优劣之按断,故文章从其涉及之史地因革、名物制度、文字演变、音韵发展等方面考量,分析异文之间的是非优劣。  相似文献   

13.
《全唐诗·李益集》是迄今收诗最为完备的李益诗集,收罗了编者所能看到的不同版本李益别集和不同时代的唐诗总集、选本,甚至方志中收录的署名李益的诗歌。其诗歌主体来自明铜活字本《李益集》,体例和排列顺序亦沿用此集。诗人小传则综合《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两《唐书》之《李益传》等多种资料,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14.
一、《蜀中广记》的悠谬之言唐诗人孙定,新旧《唐书》、《唐才子传》均无记载。其事迹、作品,见于《唐摭言》、《唐诗纪事》、《全唐诗》及《蜀中广记》等。《唐摭言》卷十云:“孙定字志元,涪州大戎族之子,长于储。定数举矣,储方欲就贡。或访于定,定谑曰:‘十三郎仪表堂堂,好个  相似文献   

15.
高棅《唐诗品汇》卷44选温庭筠《桂州经佳人故居》云:桂水依旧绿,佳人今不还。只应随暮雨,飞入九嶷山。题下注云:"一作李群玉诗。"经检,《全唐诗·温庭药集》未录此诗,《全唐诗》卷57。《李群玉集》收有此诗。"佳人今不还"的"今"  相似文献   

16.
孟浩然集中之卢明府探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书局点校本《全唐诗》载孟浩然诗共二卷,计二百六十四首,其中所涉及与卢明府相过从者凡六诗:《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六诗中之“卢明府”,论家多认为是卢象,其根据乃《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诗下注“一作卢象诗”,而卢象集内(此指《全唐诗》卷一二二)亦确载此诗,题上也确无“卢明府”三字。主此说者,首为李嘉言先生(见《古诗初探·全唐诗校读法》),继而有陈贻焮先生(见《唐诗论丛·孟浩然事迹考辨》)。李云: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由于一大批老中青结合的专家、学者在唐诗研究的园地里辛勤耕作,因而硕果累累,气象万千。在这些成果中,陶敏同志的95万字的新著《全唐诗人名考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以其格局宏大、考证精深、对开拓唐诗研究具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而显得十分珍贵。《全唐诗》及价编》卷轶浩繁,所收诗共5万余首,所涉人物数以千计。诗中对这些人物的称谓大都不直用其名而用别称,或姓加官职,或姓加行第,或姓加封爵、箱里、溢号,或仅称其字号、官职、封爵,情况极为复杂。诗人各色人物姓氏含混,面目不清,便成了阅读、…  相似文献   

18.
许浑尝宦游宣州,《丁卯集》今存其宣州之作四十余首,足证之。但这一重要仕历,《新唐书·艺文志》、《唐诗纪事》、《直斋书录解题》等宋代史籍俱失载,唯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有片言只语,后元人《唐才子传》及清人《全唐诗·许浑小传》提及许浑仕宣州事,盖源于此,所惜皆未考实。近年来,董乃斌先生《唐诗人许浑生平考索》(载《文史》总26辑)、谭优学先生《许浑行年考》(载《唐代文学论丛》第10期),根据《丁卯集》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唐贤张说因"守正"而"见逐"钦州。在滞留岭南的一年多里,于各地颇多吟咏。《唐诗品汇》只收录7首,但已能证明我国盛唐时代即领有南海主权,广州已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今以此7首诗与《万首唐人绝句》《唐诗别裁集》《全唐诗》等比勘,发现异文若干,并从史地沿革、名物更改、文字发展、音韵变化诸方面加以校释。  相似文献   

20.
杨淑敏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9):68-70,73
唐五代皖南籍诗人共37位,其中初唐2人、盛唐5人、中唐9人、晚唐14人、五代7人,在《全唐诗》与《全唐诗补编》中存诗1271首,残句38句。诗人创作群体庞大,在唐代的各个时期均有分布,特别是在中晚唐,创作更为活跃。其在山水诗创作等方面对唐诗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