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印巴安全两难与中国的南亚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全两难作为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的产物 ,包含着敌意和紧张滋生的逻辑必然性 ,并且在没有制约因素的情况下 ,难免升级为对抗或冲突。在南亚 ,印巴关系提供了安全两难的一个典型范例 ,突出地表现在立国理念、外交战略、克什米尔问题和核竞赛等问题上。印巴安全两难导致两国外交政策行为模式化 ,并强烈地表现为主要依据长期的“回忆”来塑造设想中的未来双边关系 ,并在这一框架内发展两国间短期关系 ,结果使得印巴双边外交关系存在一种潜在的危险互动 :对冲突的记忆是长期的 ,合作则是短期的。印巴安全两难还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的南亚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2.
布什政府的南亚政策与中国的安全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上台执政之初 ,实行向印度倾斜的南亚政策。“9· 11”事件和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 ,使巴基斯坦再次成为“前线”国家 ,美国实行与巴基斯坦“重新接触”的政策 ,建立与巴基斯坦的伙伴关系 ,同时与印度继续发展战略关系 ,但美印、美巴关系都存在各种变数和不确定性。反恐、克什米尔、不扩散是南亚安全的突出问题 ,当前美国南亚政策的特点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建立不对称的平衡 ,在地区主义和功能主义之间进行结合。随着中国东部安全压力的暂时减轻和西部安全压力的逐渐加重 ,如何处理和协调中美印、中美巴、中印巴三个三边关系是改善我国西南部安全环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宏纬 《南亚研究》2002,(2):89-92
20 0 2年 6月 2 6 - 2 7日 ,我应美国夏威夷亚太安全研究中心主席 H.C.Stackpole(海军退休中将 )之邀 ,赴檀香山出席了该中心召开的题为“中国与南亚和东南亚关系的动力”(Dynamicsof China's Relations with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多边国际研讨会。美方出席会议的大部是军方研究人员 ,来自非军方的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只有一位 ,即《旷日持久的较量 :2 1世纪的中印竞争》一书作者高龙江教授 (Prof.John W.Garver) ;另有一位旅美中国学者袁劲东博士。中国应邀出席会议的有大陆方面的 4位学者及台湾正大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一位学者。…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 11”事件发生后 ,随着美国确定阿富汗塔利班为军事打击的目标 ,其南亚政策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如何准确把握美国南亚政策今后的走向 ,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一、“9· 1 1”事件前美国的南亚政策近年来 ,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美国对其南亚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在克林顿执政后期 ,这种调整已经显现出较大的力度。这就是彻底改变冷战时期“美巴轴心”的战略关系 ,以及冷战结束初期“印巴均衡”的平行政策 ,转而奉行“重印轻巴”的倾斜政策。1 布什上台伊始 ,美国南亚政策“扬印抑巴”的趋势更加明显 ,不仅出…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两位学兄朱明忠和尚会鹏的大作《印度教 :宗教与社会》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同行、同事和友人 ,他们自然要赠书与我。他们赠送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 ,更主要的是让我分享他们的感受 (苦与乐 ) ,分享他们的成果 (苦乐果 )。他们出版的书已经不少 ,我读他们的书也已经不少 ,从中获益当然也就不少。这一次 ,我想把读这本书的体会写出来。印度是神秘的 ,大家都这么说。但印度神秘在哪里 ?最简单最直接的答复是 :印度的神秘主要来自印度教。一旦走进印度 ,要想真正比较深入地了解印度 ,就必须对印度教有一个较全面和较系统…  相似文献   

6.
金敏 《浙江学刊》2007,(5):75-78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是由《读书杂志》发起,并主要以《读书杂志》为平台展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的论战。本文关注的是《读书杂志》及其编辑者王礼锡和胡秋原为代表的《读书杂志》群体,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以及其与《读书杂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2011年9月,哈佛大学出版了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中国学家傅高义(Ezra Vogel)先生的最新著作《邓小平与中国巨变》①。在本书中,傅高义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促进中国经济现代化事业和推动社会稳定中的巨大贡献,是晚近30年中国社会和对外关系发生根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政策和法规》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中级)的三门考试课程中,最需要考生花时间和精力应对的一个科目。对参加中级考试的考生来说,该课程复习的难度的主要是:大多数考生只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某个政策熟悉,对该课程的大部分政策与法规不熟悉;政策与法规需要识记的内容多,其内容条目的特点是既具体又确定,考生只有准确记忆才能应对考试。  相似文献   

10.
鲁晓霞 《唐都学刊》2004,20(6):140-143
人类自身之间即种族之间、个体的朋友之间、母子之间甚至夫妻、情人之间都存在着难以理解的隔阂与分离;不可知的自然及其造物也极力阻止人类的联结与统一,因而与人类之间存在着隔阂与分离。此外,不同宗教的不同信仰使得各宗教群体的人们互不理解,产生隔阂与分离。所有这些都说明福斯特理想中人类真诚关系建立的艰难及人类联结与统一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1.
东亚合作要受到美国、中日关系、东盟等因素影响;针对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 各个国家提出了不同的构想;亚洲区域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最后实现4 10的构想,将是亚 洲国家在21世纪上半期势必实现的宏愿。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olitics of foreign care worker policies in Japan, Korea and Taiwan. In the face of socio‐demographic challenges, these countries have responded differently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ring foreign care workers, creating distinct policies with respect to the origins of the foreign care workforce, the size of the foreign care workforce in the labour market, and job specifications.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female employment patterns, the public provision (or lack) of social care, and labour market policies in the care service sector determines the diverging political pathways of foreign care worker policies in these three countrie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相似文献   

13.
14.
For most advanced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 aging society has been a national issue since the 1970s. However, Taiwan was not aware of this issue until 1993, the year when the old‐age population reached 7.0%. As an aging nation under the defini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bega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executed several policies in response to thi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Firs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aiwan’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from an aging society to an aged society, and its impacts. Second, it demonstrates the responses of Taiwan to the coming of an aged society and explores crucial issues that Taiwanese society is facing.  相似文献   

15.
冷战时期日本的防卫政策主要是在《日本国宪法》和《日美防卫条约》的框架之下制定并付诸实施的。冷战结束以后,日本的防卫政策则进入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逐步从冷战时期依附于美国的防卫政策向着冷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自主防卫政策的方向迈进。日本防卫政策的变化,是造成东亚地区各行为主体间信任缺失,进而影响东亚地区安全机制的建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德国法学学者拉德布鲁赫的遗稿<法哲学的日常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始终如一地对实证主义进行批判;二是第一次指出了"平等原则"的重要性,并且将其作为对唯物论的法律观进行批判的论据.  相似文献   

18.
19.
可持续发展:定义、原则和政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引 言  我首先介绍关于可持续性的两个截然不同的观念 (基于效用和基于生产力 ①) ,并解释我为什么反对前者 ,赞同后者。其后我将描述一下目前人们对发展概念的理解 (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GDP增长 ) ,解释为什么它与可持续性相互矛盾 ,也与比较优势的前提相互冲突。然后 ,我全面阐述将生产能力的概念引入到经济学理论中的必要性 ,指出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因忽视了这个概念而引起的不利后果。最后我根据一种更为完备的经济学理论 ,思考了一些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政策含义 ,这些政策 ,如生态税改革或生产能力的最高限额和贸易限制 ,都是基于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辨析国际体系及其相近概念出发,根据国际体系的主体、范围、以及体系内部的发展,将国际体系的转型及变革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指明目前正处在国际体系第三阶段的转型期,并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具体表现及其趋势,进而理性阐释中国在新一轮国际体系转型期内的对外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