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有关“意境”的诗论颇多,如“意与境会”、“思与境偕”等等。近代学者王国维则把“意境”视为艺术美的极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在诗词创作中,中国历代文学家、诗人把创造意境(以下简言为“造境”)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因为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  相似文献   

2.
周甲辰 《兰州学刊》2006,(7):67-69,72
司空图“味外之旨”说所涉及的不是诗歌意境的特点,不是读者再创造的问题,不是反常合道的艺术手法,更不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从唐代的整体文化背景和诗歌理论发展的脉络出发,从司空图生平和思想的实际出发,从“味外之旨”诞生的具体语境出发来分析,“味外之旨”中的“旨”就是道,“味外之旨”也就是味外之道。它体现了司空图融道入味,结合滋味说与明道说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3.
刘雁  付强 《东岳论丛》2013,34(2):92-96
意境是中国古代造物艺术在满足实用功能基础之上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与提升。从动态时空的情境把握和虚拟世界的精神建构两个方面,说明造物艺术中的"意境"是人们从客观可感的外在物态逐步进入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境"之中,出"景"入"境",由"表"及"里",达到一种精神的超然,这是一个动态的造物过程和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4.
司空图论诗,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韵外之致”说。这一主张为历代论者所反复征引,重诗歌艺术特征者,对此尤为推许。在他之前,关于这一问题,已经有不同程度论述,有的还可能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主要渊源,如戴叔伦关于诗境的见解;有的则已经相当接近于他的提法,如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说。但是,就其表述的完美与确切而言,则无疑司空图此说是一个创造、一个贡献。他的这一主张,表现出我国古代诗论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论者多从诗学和美学方面去研究司空图的著作、特别是他的《诗品》,其中又以诗歌风格论作为重点,这是合理的。但是,司空图又是一个诗歌艺术心理学家,他的《诗品》及一些文章,都有丰富的艺术心理学思想。畅广元近有专门研究司空图的艺术心理学思想的著作问世,是对司空图研究领域的新拓展。但我以为,司空图的诗鉴赏心理学也很值得注意。在诗的鉴赏心理问题上,司空图提出了“三外”说,即“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先说“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谈诗书》中说: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王昌龄第一个把"境"引入诗论,倡导"纵横"思维,阐述"境思"理论,提出"意境"审美范畴,是中国诗歌艺术思维的一个重大转折。"境思"成为了中国诗歌以心灵自由为特征、强调主体情感抒发的基本思维模式。从"象"思维到"境思",是中国审美思维的一次富有历史性跨度的心灵横向超越。这一思维变革的价值,远远大于"意境"概念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情悟”是指审美主体的情感对审美活动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情感的意向性对领悟、体验、审美、判断活动有直接影响。晚唐著名诗论家司空图在他的《诗品》中提出了“清悟”的命题,这可以说是他诗论的核心,也是他的主要审美方式。司空图诗论美学的基础来自禅宗的顿悟哲学。历来关于《诗品》的争议聚讼,其焦点也在一个“悟”字。由于《诗品》乃以诗论诗之作,对“情悟”之说语焉不详,更由于司空图采用了“比物取象,目击道存”的方式,致使人们难见其庐山真面目而多将其忽略。因此,对司空图的“隋悟”理论作一些探索,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对于生命的认识是从音乐而来的,音乐不光让他步入到"生命"的澄清之境,还给了他许多"无言之教",形成了追求崇高原则,将生命粘附到民族国家复兴大业上的生命价值观念。以往的此类研究常常忽视了沈从文的"生命"观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因而很难对其"生命"观的发生发展轨迹做出完整的把握。重新审视音乐与沈从文"生命"之思的关系,对于深入把握沈从文的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栾芳 《东岳论丛》2008,29(1):93-97
"物化"的境界是一个层进式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兴境",也即"兴而超然之境";第二重境界是"化境",也即"化而无我之境",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第三重境界是"游境",也即"游而至乐之境"。这是"逍遥游"的境界,是"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至乐之境"。因此,"物化"的境界也就包含了"兴"、"化"和"游"这三个重要的方面,是"兴"而"超然"、"化"而"无我"、"游"而"至乐"的境界。"兴"侧重于心灵内部的提升,是"内孕"的过程;"化"侧重于主体外部的超越(即超越自身,齐平万物),是"外化"的过程;而"游"则侧重于新的主体的自由活动,是"物化"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王露 《理论界》2012,(5):105-106
文徵明论诗重"法",强调要以博学充诗之资,追求师心自诣、神会意解,这与复古派在法度论上强调"拟议以成其化"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在对"法"的具体特征的认识上,文徵明与复古派并不相同,他所倡导的"法",从博学、荡涤庸心到师心独诣,涵盖了创作构思的整个过程;而复古派则根柢创作过程中的摹拟环节,追求在"拟议"中达到化境。  相似文献   

11.
邬锡鑫 《中州学刊》2006,(1):255-258
韵味的内涵分为两层:一层是作品意境的神韵所具有的特殊的艺术魅力;另一层是这种艺术魅力驱使读者能动地投入到作品的形象创造中而猎取的更深切更持久的美感享受。韵味内涵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思与境偕”,正是意境使作品中各个意象的部分象征因所有意象的耦合而升华为作品的整体象征,激发读者展开自身的想像和联想参与作品的艺术创造而从中获得回味不尽的美的感受。韵味的内涵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生命意义、时空意义和审美意义,其中,生命意义决定着时空意义和审美意义,而三种意义是相互渗透、交融一体的。  相似文献   

12.
李莹  李金坤 《云梦学刊》2011,32(3):108-112
在佛老之学的影响下,禅宗"即心即佛"、"无着无住"的随缘任运的思维方式与"当头棒喝"的"顿悟"意念,以及道教偏重于崇尚自然、梦幻神游、浪漫超脱的思想特征等因素,皆直接影响唐人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探讨,有助于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完善与定型。如皎然《诗式》中提出以"取境"为中心来论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味外之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学思想与审美观念,等等。这些正是中国诗学意境论走向成熟的鲜明标志,开启了宋代严羽"以禅喻诗"等诗学思想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3.
司空图思想行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侧面,即佛教爱好。这一爱好,以其"储善之佑"说为表征,并与其爱好道教、爱好书法、爱好诗歌等思想行为并行不悖。司空图是一个喜游佛寺,喜与佛僧交往,喜将佛教名词入诗、文,喜做佛事,喜阐释佛学的人。司空图所交往的佛僧较多,但主要是律宗中人和禅宗中人。交往大多以观景、品茶、饮酒、赋诗、谈禅、斗机心、讲因果报应等为内容。司空图所阐释的佛学,有律、禅并重,律、禅交融之特点。司空图爱好道教,兼亦爱好佛教;以及对佛教持律、禅并重,律、禅交融的看法,是道教与佛教在唐末逐渐交融,佛教不同宗派此消彼长在士人思想行为上的一种反映。司空图的佛教爱好与父亲司空舆分不开。后者的思想行为引导了前者,也为其佛教爱好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天台华严的"圆融"思想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特色。对"圆融"思想的特质理解需扎根于天台华严本身的内涵。首先需廓清"圆融"意义的背景,圆融思想是统摄"境,行,果",是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高度统一;再则需明确圆融思想所面对的核心问题即教的问题。"圆融"的内容具体可归为教的圆融与观的圆融,教偏于理,而观偏于统一心与境。天台宗中通过龙树《中论》所提到的"空、假、中"来圆融教观,而华严宗则据华严经的"一真法界不过自体因果",通过理与事乃至事与事的方式来圆融。圆融思想难以理解与表达,天台宗中对于说理的方式认为有四悉檀和三随之说,而华严宗对圆融境主要是唯智说。  相似文献   

15.
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强调"处中而忘中"、"三绝兼忘",既表现为双遣双非,又表现为双照双非,既强调要避免思维偏执、封闭和停滞,又强调境界的不可穷尽性.成玄英把道教修道成仙之路从外引向内,使道教的关注重心从形而下之术转向形而上之思,从追求长生不死转向追求精神超越,拓展了道教从人的内在心性去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哲学新理路.  相似文献   

16.
意境诗的形成、演变和解体——兼论新诗不是意境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家乡 《文史哲》2004,3(3):51-58
意境美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演变的。意境的原初义是生于象外的"真意之境",其中包含着宇宙和人生的先验的真谛;它滥觞于魏晋时代的言、象、意之辨,并接受了佛禅之境的影响。意境的引申义是"情景交融之境",其极致是"妙合无垠"。意境的引申义逐渐压倒了原初义而广为流行,这种演变反映了古代诗歌创作面貌的变化。"真意之境"多见于唐诗,尤以孟浩然、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最为突出。"情景交融之境"多见于宋词,豪放派的苏轼和婉约派的李清照等皆有典范之作。元明散曲开始放松对意境的追求,转而注重俚俗化的明快和风趣。清末梁启超、王国维的意境说标志着古典意境说的终结。梁启超提倡的"新意境"主要是指西方传入的近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远离了意境的原初义和引申义。王国维在承先启后的意境说的系统建构中也显出难以避免的尴尬。新诗诞生初期以直抒胸臆方式表达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宣告意境诗的解体。新诗的基本发展趋势是现代意象诗的建构。现代意象诗以突出诗人的自我意识为核心,在总体上与古典意境诗大异其趣。但意境美仍应加以继承,作为现代诗美的构成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元贵 《兰州学刊》2005,(6):296-298,319
克罗齐的"直觉"说在强调艺术独立性的同时,更将"直觉"说纳入他的全部心灵哲学,将艺术放在心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考察,以历史主义来统领和救正他的"直觉"说,既肯定了作品中暗含的理性因素,避免了过分强调艺术独立,也由此生发出他的艺术批评理论--"美学的和历史的解释."其历史主义的主要源头是维柯和黑格尔.  相似文献   

18.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述了文学创作的"冲淡美"境界,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具有澹泊素洁、虚静专注的精神心态;心物关系具有物我融通、心物妙契、物淡我亦淡的特征;取象造境具有幽柔、淡远、恬静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探讨古典诗学中"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特点,认为这两种境界都是诗学所需要的,在艺术上难分轩轾.如"诗史"作品多"言欲"的"有我之境","简古"诗风时有"无欲"的"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和现实主义作家当中,受到鲁迅先生尊敬和佩服的,当首推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每每论及俄罗斯大作家时,往往将陀思妥耶夫斯基放在首位,这决不是偶然的,两位文学巨擎都因以小说描绘人类灵魂而著称,鲁迅对国民魂灵的无情剥脱形成了他的双重艺术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苦难灵魂的残酷拷问建起了他的"摩天祭坛",两人的小说创作都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现实主义.(一)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事小说创作都有一个崇高的发端,在鲁迅是为了唤醒沉睡的民众,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做到"国民精神之发扬";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为屈辱的以及人人抛弃的人请命"因此,他们的艺术着眼点始终是"人",是"人"的独立价值,这是两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和现实主义大师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