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本文着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不同,它的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主要有: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前两类可以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类可称为"非语言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对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交际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在英语教学中重视非语言交际有助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诠释教学内容,了解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此外,了解非语言交际在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及文化,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等对英语教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最能传达、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念等信息.非语言交际对教师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拟从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等几种非语言手段,粗略地谈谈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行为的符号表达,话语行为大于语言符号,因而话语行为效能研究着眼于话语的建构意图、建构过程与行为效能,建立并运用话语行为过程分析法,基于大量日常话语分析,归纳得出话语行为效能的运作机制.即:在功能需求的驱使下,产生话语行为的动机——语旨;为了实现语旨,话语主体借助语用策略,调配语境、语情等非语言要素和语义句模、情态范畴等语言要素,共同形成话语表达,从而产生语效,实现交际意图,满足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育最终目的之一 ,而交际是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共同完成的 ,其中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占有重要位置。围绕非语言交际行为现象 ,针对其不可代替的交际作用 ,着重阐述了母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非语言信息的区别。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途径 ,旨在使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跨文化交际素质  相似文献   

6.
言语(speech)和非语行为(nonverbal behavior)是言语交际中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从信息传递、感知的渠道和层次入手,探讨了非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的三大功能,即意指、调整和感染功能。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英语教学、英语翻译和外事管理工作的实践,着重研究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显现出的非语行为的规律和模式,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了非语行为在信息感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障碍性模糊语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者语言能力的缺陷而造成的。这种模糊表达,如果使用恰当,可以使交际产生朦胧的美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否则,就会使人感到不知所云。本文通过对模糊语产生原因的分析,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具体方法,同时从非语言行为的总体功能和语义定位功能两方面对模糊语进行了探究,指出了只有借助于体态语这一非语言行为,才可以解决障碍性模糊语这一交际中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非语言交际是符号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具有语言一样的社会文化属性.不同的文化中非语言行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规则,了解这些规则,对于正确使用非言语语,提高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交往中有时用有声语言,有时用无声语言,有时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辅以无声语言,以便增强交际的效果和感染力。语言行为有了非语言行为的辅助和配合,交际才会显得有声有色,才会完整。一、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近年来,我国学习外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目地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学习仍未进入多数外语教学课堂。学习外语的人,要尽量了解目地语.国家人们姿态动作的含义,以增强对对方的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否则,交际误解,甚至文化冲击,就会频频发生,给对外交往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都有身…  相似文献   

10.
交际有两种类型: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但非语言交际常常被人们忽视,造成交际过程的不完整。在实际的商务英语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事实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主要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商务英语中的非语言交际表现形式一般为脸语、手势语、身势语、目光语、体距语、副语言、商务礼仪和形象等,我们应针对各种非语言交际手段的特征,根据不同的国家和文化采取相应的策略,以达到促进商贸活动和商务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沉淀 ,是生活于不同社会的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伯德惠斯特尔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 ,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 30 %左右。萨莫凡则更肯定地认为 :“在面对面的交际中 ,语言行为信息的社交内容只占 35 %左右 ,其它都是非语言行为传递的。”鲁希和基斯最早把非语言交际分为手势语言 (signlanguage)和动作语言 (objectlan guage)。纳普通过有关研究将解语言交际分为身势动作和体语行为 (bodymotionandki neti…  相似文献   

12.
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语言交际是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存在文 化差异的地区和场合尤需重视。非语言交际一般包括体姿语、目视行为、面部表情、体距处 理和伴随语言五方面。认识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可以使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文化冲 突,从而更好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13.
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概括东西方人非言语行为交际方式的目光语、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举止动作、触觉等身势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对身势语在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中的内涵作了"异"与"同"的对比分析,旨在说明学习身势语文化内涵对学习英语语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非语言交际行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 ,非语言交际可以从许多方面配合语言交际 ,起到特殊的辅助作用。本文从非语言交际的四大类型———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以及环境语中的某些方面探讨了非语言交际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告示语的实质就是发布者对大众直接或间接地发布某个指令,禁止、祈求、建议、告知公众实施某一行为。告示语多属指令性言语行为。直接指令告示语多使用祈使句或带有"禁止""不许""请勿""请"等词语。间接指令告示语表达形式灵活,有规约性和非规约性两种表达策略。话语主体的社会角色关系制约着告示语言语指令行为的选择。间接指令类告示语的指令力度小于直接指令类,但指令效果高于直接指令告示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语言模因的形成,在充分理解符号学理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挖掘语言模因作为文化符号所带有的相应的符号意义,并在目的语中找到具有对等符号意义的语言符号.该研究使语言模因翻译行为不再局限于纯语言的范畴,而是基于语际交往的层面给予译者充分的翻译研究权利.这样一来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符号转换过程中,译者不仅在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上能够充分考虑到源语与译语、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差异,而且会运用各种策略和翻译方法把原文各个层面的意义准确地反映在译文中,以此实现意义的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17.
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外语学习者历来比较重视语言交际而忽视非语言交际。身势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身势语的文化差异,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身势语。  相似文献   

18.
非言语特征传递了人们交际活动中的大部分信息,是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栽体。非言语特征包括体姿语、目视行为、面部表情、体距处理、伴随语言诸方面。教师的非言语交际对外语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意与自身素质有关的非言语特征,并且要善于发掘所教语言文化的非言语特征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借助语言的间接性、言语行为理论、会话的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本文探索了如何理解英语委婉语,提出既要考虑其成语化规约化的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因素,又要特别注意非规约性英语委婉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提出英语委婉语使用时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抱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言语行为,它是一种典型的面子威胁行为.汉语抱怨言语行为和其他语言的抱怨言语行为有着共通之处,可分为直接抱怨语和间接抱怨语,但相比其他语言的抱怨言语行为而言,又具有着汉语本身的独特性.从抱怨实现方式、抱怨策略和抱怨回应策略三个方面分析汉语直接抱怨语和间接抱怨语,从而系统地描述和解释抱怨这一语言现象,深化言语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