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犹太人问题是一个一直困扰人类、特别是困扰那些犹太思想家的问题;即使在今天,人们也依旧弄不明白"犹太人"到底指的是一个人种、一个民族、一种宗教信仰?还是一种古老的语言?甚或就指的是在今天居住在以色列这块土地上的人们?……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和报纸都是一种传播工具,也就是说传播信息。然而,什么是信息?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眼下,尽管各种媒体每天新闻的条数非常多,但是,人们看后、听后,总觉得空洞的东西太多、太泛。这就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媒体上所传播的信息能不能满足受众者知识和认识上的需要。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呢?《辞海》中说:“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而言预先不知道的报道。”《牛津词典》解释说:“信息就是谈论的事情、新闻和知识。”《传播学概论》中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都叫做信息。”因此,今天我们所说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正>情感挑战是指个体在生活中面对各种情感困扰、压力和困难的情境,以及需要个体应对这些情感问题的过程。这些挑战包括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各种情感压力,可能涉及情感反应、心理困扰、情感波动及适应性的问题。每个人生活中总是面对着很多情感挑战,如财务压力、家庭关系、身份认同问题等。如果各种情感挑战得不到解决,无疑会对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在老龄化严重的今天,老年人都正面临哪些情感挑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的现代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三农"问题,已成为现代化的颈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美国政治学家米格代尔的<农民、政治与革命>一书,以一种冷冰冰但却是理性的学术品格,为我们撩开农村社会的面纱.米格代尔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也许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5.
王志军 《北方论丛》2008,1(1):119-122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中心不是述评犹太人或犹太教的善恶优劣,而是借助于犹太性与资本主义金钱崇拜之间的联系,揭示资本主义面临的人被物役的社会核心问题,使人们看到了物役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视角,对我们反思"现代性"留下了具有普遍性、针对性、复杂性为特征的思想遗产。现代性与钱的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同样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 对开封犹太人与儒家文化求大同存小异的文化心理是怎样形成的研究,也是对开封犹太文化为什么消失了的回答。我们知道,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活动和共同的文化心理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四个要素,其中共同的文化心理是维系一个民族完整存在的核心。即使前三者都失去了,共同的文化心理仍然能维持一个民族的继续存在。如果共同的文化心理改变了,那么这个民族的性质也就改变了,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张绥先生于1990年在《上海大学学报》的第2期上发表了《犹太人在中国中原地区被汉化原因之探索》一文,探讨了开封犹太人民族文化的消失问题,读后令人很受启发。张绥先生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造成开封犹太人被汉化的重要原因,因为科举制度所确立的是一种不同于西方重商主义的价值观。“一  相似文献   

7.
生态问题正日益成为今天人们关注的话题 ,人们的生态意识在逐步加强。然而 ,生态问题“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生态意识。正确认识这些生态意识对我们今天的生态实践将会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一、先秦时期生态意识的主要表现第一 ,《周易》的生态意识宇宙的生态循环规律是《周易》生态伦理意识的基点。《系辞上》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指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和消长 ,“道”即规律。这是说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是阴阳这两种势力相互作用造成的 ,二者的交错消长构成了宇宙整体的和谐循环 ,这…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重视《论犹太人问题》。其实,它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与那些作品不同。也许其他作品已经成为人们必读的经典,但没有任何其他作品如此深刻地在神学批判上磨砺出一部经典,如此令人信服地奠定了人的解放所应依据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即便批评家没有错,认为这部经典没有建造出宏大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宫殿。但是马克思的神学批判不是神学内部的自我批判,而是神学外部批判、尘世的批判,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一块无神论的试金石。马克思通过犹太人的实践活动即经商牟利及其前提的批判,突破了关于神学问题的提法,或者它本身更愿意被称为非神学的问题提法。今天,透过这个文本,我们完全是从世俗角度来看待全球化和地域化以及民族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道德理性与生命智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的本性是什么?也许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说,是价值与规范。道德是对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因而规范最直接地体现了道德的本性。但是,当循着这个思路,必然地逻辑地提出另一个问题:道德的主体为什么要追求这种价值?文化体系中为何要产生这样一种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事实上某种程度上是限制了个体自由的规范体系?在文明进程与文化积淀中,各个民族、各种文化为何总要形成那些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相异,而在文化本性与文化功能上又异曲同工的价值规范体系的设计?个体为何不仅要接受这些规范,而且把它内化为信念与…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两个美国人和两个犹太人搭火车旅行。美国人每人买了一张票,而两个犹太人只买了一张票。美国人问犹太人:“你们只有一张票,乘务员来查票,你们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给人们留下许多教训和思考。其中,值得人们思考的不仅仅是给这些国家带来的遗患以及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我认为更为值得探讨的是,亚洲诸国的这次动荡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意味着什么?是否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我国今后是否也会经历这样的动荡?一、经济成长的“断层危机”所谓经济成长的“断层危机”,是指经济成长从一个阶段转入下一个阶段的经济转型期所发生的经济秩序混乱和经济动荡。经济转型是指技术转型、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金融及经济体制转型的合成变动。这种转型是一种整个经济结构的提升,至少是支…  相似文献   

12.
“改革”也许是今天人们使用最频繁的一个概念,这一现象表明,风行于国内外的改革潮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但是,“改革”这一概念及其理论问题尚未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重视。以往的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没有论述“社会改革”问题,甚至不见“改革”的字眼。有的只是在论述“社会革命”和批判  相似文献   

13.
神鬼分离与巫祝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 神鬼观念在今天看来都是前人臆创出来,又反过来束缚自己手脚的一种荒唐的玄想。可是在远古时期,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它却也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民族学资料告诉人们,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精神活动几乎都与宗教有关,就连今天被视为十分高雅的许许多多艺术创作,追根溯源,也大都与原始社会中的宗教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如刘蓓《“文本内外的自然”之辩》中所说的,“当前是一个受环境问题困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类行动正在破坏地球基本的生命支持系统。这种意识激发了一种拯救环境的热切渴望”。也许,是因为环境被居住者破坏得太厉害了,也许,是太希望居住的环境变好变美,由于对世界生态环  相似文献   

15.
旅华犹太侨民间的贝特·丁仲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薇 《北方论丛》2002,(4):14-18
贝特.丁仲裁制度是犹太人按照犹太教精神,为解决和处理犹太人之间的各种纠纷,而在犹太社团内部施行的一种实际上起着法律效力的制度.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之间出现纠纷之时,他们都诉讼于附属自己社团内的仲裁法庭.20世纪以来,旅居中国的犹太人在哈尔滨、天津、青岛、大连、上海等地实施过犹太人间的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施特劳斯的问题意识是在德国魏玛时期形成的.作为一个生长在"神学-政治"危机中的德国犹太人,施特劳斯从清理当代犹太人问题诸种解决方案入手,在批判自由主义同化方案和犹太复国主义方案的过程中,对现代的启蒙事件做了哲学上的深入剖析,从而开辟了一条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路向.犹太人问题是施特劳斯学术研究的隐秘起点和重要线索,为我们理解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同时也对我们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父亲违了法,儿子该怎样做?或者,儿子犯了罪,父亲又当如何?这问题很早就在困扰着人们。《论语·子路》篇的一条记载就是好例: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正簇拥着二十一世纪向我们阔步走来。与今天工业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相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将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弄清楚这些问题,对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养训练与提高,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知识经济的特点出发,试就上述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主要…  相似文献   

19.
犹太民族素有相互联系,相互帮助的传统.历史上,形成于不同年代、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犹太人社区出于犹太民族传统相互间建立起联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在不同历史时期来华的犹太人之间也不例外.本文介绍的两封与中国开封犹太人有关的中文信函就是犹太民族这一传统的见证.一封由上海犹太人发出的信件清楚地表明犹太人之间的亲情以及对传统的执着和固守,而另一封由开封犹太人发出的信件则表达了当时开封犹太人对犹太民族传统信仰的感情和切盼能获得外界帮助的心情.鉴于这两封用中文撰写的信函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布,对于人们了解与之有关的历史,特别是开封犹太人当时的状况和要求具有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欧洲犹太移民潮与以色列国家的移民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全成 《文史哲》2003,(2):67-73
在严格意义上说 ,以色列是现代世界上唯一的移民国家。一是指以色列国家首先是由欧洲国家的犹太移民建立的 ;二是指以色列犹太人口的一半是建国后从世界各地移民而来。从欧洲历史上看 ,欧洲国家的犹太人 ,经历了五次的“阿里亚”(AL IYA)即“移居以色列地”的移民潮 ,最终确立了以色列国家的合法地位。以色列建国后 ,从世界各地进一步移民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 ,但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移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