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农村公路投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常用公路融资模式对农村公路的不适用性,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提出了发行农村公路建设债券、建立农村公路专项资金、国家优惠政策和市场化运作等方面以拓宽农村公路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以潼南农村公路建设为例,阐述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推动“五个重庆”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已经成为束缚农村公路实现其应有功能的瓶颈.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管理体制,以实现农村公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已经成为束缚农村公路实现其应有功能的瓶颈.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管理体制,以实现农村公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着四大历史性新变化,面对着四个方面的新要求。农村公路建设必须树立“落实四个为本,加强四个服务”的工作理念,以及“实施四多举措,达到四化目标”的建设理念,进一步创新建设发展思路,并通过实施七大举措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路时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加快城市经济的复苏,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应该为像农村公路这样的公共产品买单,又由于农村公路受益的地域性,地方政府应负担起农村公路的主要建设任务。公共财政的核心是财政分权,而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是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其中财权不断上移,事权逐级下放,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有限。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通过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监督,保证农村公路供给,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09,(23):31-31
近日.省交通厅在溧阳召开全省农村公路工作会议.对在2008年度农村公路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市、县级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浦口区交通局被授予2008年度全省农村公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县级先进单位中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农村公路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村公路是连接城乡的纽带,其本质是将市场带进落后地区,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分析三峡库区农村公路的现状,提出库区公路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路是连接城乡的纽带,其本质是将市场带进落后地区,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分析三峡库区农村公路的现状,提出库区公路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和巨大的空间。发展生产,提升农村经济水准,增加农民收入,都需要农村金融的强力支持。但农村金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农村金融的构成,构建科学、合理、分工明确的农村金融格局,以适应农村综合改革的形势;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力度,培育新的合作制金融机构,发展和完善涉农保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国家和农村社会”的框架下分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农村教育、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以及出现偏差的原因.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项目的形式加大教育投入,县级政府在统筹县域乡村基础教育资金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出现了偏差,乡村社会遭遇“被调整”加速衰败.导致县级政府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有“被城市化绑架”和缺乏自下而上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与农村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和建设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应遵循合作社原则,坚持"姓农"的方向,依法进行内部管理,才会使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客观、具体地分析传统农业文化对于农村变革的正、负效应,继承其积极因素,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建构适合中国特点的、有利于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具有不同层次的农业文化;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推动农村走上文明发展之路;还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开发力度,走科技兴农道路;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在各地的"村里人"捐资、捐劳,可以有效解决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新时期城市反哺乡村的有效方式,突出"农"字,建立社区参与制度,乡村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村经济转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兴起是影响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事件,基于对近30年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兴起的制度根源和约束条件的分析,本文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尤其对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兴起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并提出了全要素合作和政府对农民合作组织进行制度补贴的概念,论文最后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农村经济的转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乡村精英是当前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乡村精英和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则较少为人关注。通过对近代以来乡村精英格局变迁和文化精英散落的分析,以及由此引起城乡文化差距拉大和乡村文化日渐凋敝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文化精英当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位置,以及促进乡村文化精英层的生长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因此,乡村精英模式的调整、新生人力资源的培养、城市文化反哺和智力回流等,对于加强当前乡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层自治与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由国家法律认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行的一项重要基层政治制度,在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方面有重大价值。但是这一制度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农村基层自治政治文化氛围的形成、塑造农村基层自治的合格政治主体、完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而这三位一体的三个方面又都只有通过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我国农村社会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结构变迁有密切关联.农户的"原子化"状态、农户"寻求获取资源的方式和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研究中国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整体把握农村社会结构及其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以新发展观作为价值理念,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整合农村社会结构作为改革目标,整体设计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有序推进体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强调乡村治理的"治理有效"。传统乡村治理具有简约治理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政权对乡村控制不断加强,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和农业税减免,乡村治理显现悬浮化特征。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加速,导致农村空间快速变迁,呈现出空间重组和空间改造的两种不同程度空间变迁方式,形成空间形态差异化的乡村治理。基于空间社会学理论,建构"空间形态—权力结构—联结关系"分析框架,空间重组的治理主体权威重新型塑,治理联结关系通过公共空间再造得以深化;空间改造的治理主体权力不断规范,网络空间的运用加强了治理联结关系。农村空间变迁促使因地制宜建立微治理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吸纳村庄精英参与治理,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知识贫困与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贫困不仅是收入贫困,还有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农村贫困的根源是知识贫困,而消除农村知识贫困的根本途径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根本策略是建立新农村教育体系,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教育。为此,国家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城市要主动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依据新农村建设需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