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合理和完善,既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又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关系到能否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又关系到能否从根本上保持社会...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企业内部利益分配矛盾四起的今天,理顺分配关系、构建和谐企业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从分析我国企业内部利益分配机制的特殊性入手,剖析了利益分配不协调的原因,并以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协调机制为目标,提出了我国建立和谐企业利益分配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收入分配的公平与不公平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复杂问题。在二者之间划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界限是相当困难的,既使划分也只能是相对而言。一方面人们对公平与不公平的理解受到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思想观念、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收入是生产要素的补偿,而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是无法精确划分的,所以分配也就不可能绝对公平。虽然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但不等于没有公平可言,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公平还是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实行有计划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刘德权、李友华两位教授所著的《农村分配关系问题研究》一书是近年来研究农村分配关系较为系统深入的力作,有新意,值得一读。第一,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生  相似文献   

5.
企业与资金供给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历来都是财务管理研究的重点.但是在中西财务管理中,主要都是探讨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分配关系,而有关企业与资金第二供给者--债权人之间的分配问题,一般少有人问津.本文试对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全国性的工资调整和改革有过多次,每次工资制度改革方案都力求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形势相适应。时至今日,随着形势的变化,工资制度的改革也需要与时俱进;而对我国工改的渐进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主要经验,进而为新一轮工资制度改革做好前期的基础性准备,确保真正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关于“理顺分配关系”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分配关系呈多元性、多层次性、非均等性、契约性、多目的性和竞争性特征。在这种分配关系中存在一定的非公平性是由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的,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个人占有关系在经济上的实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我们不能人为取消这种已存在的分配关系,因为它在现阶段的存在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分配通常指的是产品和价值的分配。产品分配的形式、理论基础及其对应的分配关系不同于价值分配,从而不能把价值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关系同产品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关系相提并论。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需要同促进市场的完善和均衡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论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负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依据公共产品理论 ,确定农村公共产品的含义和范围 ,进而分析农民负担过重是由于制度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软性约束 ,农民分担的成本增长过快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划分不合理 ,供给主体错位现象严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 ,农民负担的非累进机制———种地越多负担越重的矛盾 ,农村公共资金管理混乱 ,滥用、挪用现象严重。因此应当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机制 ,积极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撤乡并镇 ,减少吃饭财政 ,积极引进私人投资 ,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 ,加强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检查 ,改革干部评议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论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以分配权的法律配置为核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配权是一个国家社会分配制度的核心内容.分配权在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特定配置模式和运行机制构成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从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入手,确保分配权在三者之间的合理配置和规范行使,实现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对于改革与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但是,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在传统的一元供给思维和以政府为中心的供给体制下出现了“高原现象”,因此,需要从新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元供给已经成为可能,而多元供给体制的建立必将成为有效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等有利因素为合理配置农村公共教育资源提供了可行性。要促进农村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必须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向农村教育倾斜;厘清经费投入主体,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善学校配套设施,有效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使农村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化,满足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经济发展阶段与城乡分配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调整城乡关系的依据和必要性,阐述了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理论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共财政在城乡分配关系方面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水平直接影响到保障房政策的实施效果。论文从公租房系统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以城市全部公租房项目所拟定的租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其合理性评价的原则和定量指标。最后,论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并以重庆为例实际证明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不但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分配关系,而且其研究思路对分析数字平台企业租金的性质也极具启发。在明确数字平台企业内涵与分类的基础上,将其所获得的收益区分为平均利润、级差租金与垄断租金。其中,平均利润是指平台企业根据自身投入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要求所获得的收益;级差租金是指数字平台企业从用户企业使用平台的产品或服务后所形成的超额利润中转化而来的租金;垄断租金是指平台企业凭借垄断地位通过垄断加价获得的租金。由于不同类型的收益和租金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区别对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数字平台企业的运行不能一味遵循资本增殖与积累的逻辑,政府需要兼顾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将允许数字平台企业获取平均利润、适当调节级差租金、严格限制垄断租金作为规制原则。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文化的陷落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文化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依然掩盖不住公共文化陷落和衰败的颓势。本文对农村公共文化陷落的原因作出了深度解析,认为从表面上看是农村公共文化形式这个外壳在剥落,其实质则是农村传统文化中公共理念消解的后果。接着在农村公共文化的未来走向论述中,以此驳斥了"农村终结论"、"私性文化替代论"和"经济决定论"。最后指出农村公共文化重构的现实出路应该是"嵌入论"和市场化。即通过农民公共观念和公共文化形式两个渠道的共建和互动,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与振兴。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北省三个村庄农民的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对农村医疗等13项公共产品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农民对国家的农业政策等6种公共产品表示满意,对农业信息服务等7种公共产品表示不满意。要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满意度,在农村公共支出方面,必须优先增加这7种农民不满意的公共产品的支出,并采取"加强农村儿童的医疗服务和农村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使用陕西省农村公共产品调查的截面数据,分析了陕西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户公共福利的影响.从农户角度选取了影响农户公共福利的四种公共项目投资,首先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农户对公共项目投资的满意度,然后使用ORM方法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虽然对四种公共项目投资的满意度较六年前有所增加,而且对道路和饮用水项目投资的满意度增加幅度较大,但是不满意在一些地区仍然普遍存在.项目实施前公开预算和有人征求意见等因素都对农户的满意情况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今后要多关注农村基层公共项目投资的方向、质量和过程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以及管理落后的现状,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掣肘问题。国内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大量的思考与研究,本文就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分类、需求、供给、供给体制改革等几方面对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做一介绍,以期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与研究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20.
西部农村公共投资现状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缓解贫困,就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投资职能。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公共投资涉及一个覆盖全局的政策体系,不仅包括投资结构的安排,投融资体制与方法的创新,更须包括对于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