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世凯另找靠山 甲午战争爆发前,袁世凯在朝鲜做知事无可为,随后便托辞返回国内。回津之后,李鸿章以袁世凯人才可用,委派他办理前敌营务,但袁世凯并不想从事后勤工作,因而在工作之余又背着李鸿章在京中托人找关系,另谋出路。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和袁世凯曾经一起共过事,作为长辈,张之洞非常欣赏袁世凯的才能,曾向朝廷举荐过他。当时,张之洞已是晚清督抚之首,有权有势有名望,袁世凯对他崇拜有加,也曾举荐他做军机大臣。两人惺惺相惜,好得像亲兄弟,很有英雄相见恨晚的味道,然而,几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却摧毁了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3.
郜娜琳 《现代妇女》2013,(12):281-281,280
袁世凯与安阳有着怎样的情结呢?袁世凯是我们在中国近代史学习q-非常熟悉而又很特殊的一个历史人物。在袁世凯的政治生涯中,安阳是极其重要的一站。  相似文献   

4.
《中外书摘》2010,(8):43-45
袁家第(1903—1989,又名袁慧泉),是袁世凯嫡出的长孙女,父亲是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母亲是晚清湖南巡抚、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吴大激的六小姐吴本娴。  相似文献   

5.
王香平 《老人世界》2014,(11):18-18
毛泽东:“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毛泽东嗜书如命,以史书为最。早在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在致好友蔡和森等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就是“均系不读历史之故”。他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走上革命道路后,毛泽东更是以史书为伴,他一生到底读了多少史书已无从统计。  相似文献   

6.
民国五年六月六日(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暴死北京。但导致他患上尿毒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张謇作为立宪派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在辛亥革命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由最初的维护君主立宪发展到拥护民主共和,最后又倒向袁世凯。通过张謇我们可以分析出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由于立宪派的协助,辛亥革命得以成功;也由于立宪派的背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袁世凯1909年初到1911年底被贬洹上村少有触及。依据目前发现的相关书信、报道、回忆等档案资料可知,洹上村3年是袁氏一生中最重要的3年,也是袁最彷徨、最苦闷、最矛盾的三年。他表面在洹上村隐居,实则积蓄力量,如猛虎在山,待机而动。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戊戌变法110周年。除了著名的“戊戌六君子”,历史上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戊戌第七君子”徐致靖。 徐致靖与整个百日维新有着很深的关系,他先后上折子保举过6个人,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袁世凯。他获罪的主要罪名就是举荐了康有为等五人,乃至差一点就成了刀下鬼。徐致靖在七人中官品最高。逮捕时也名列榜首,为什么却独逃此难?  相似文献   

10.
近来,由于赵泰来先生无私捐赠祖上丰富文物的行动,人们对其外祖父唐绍仪感兴趣起来。唐绍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1863年出生于当时的广东省中山县(今珠海市)。1874年,他11岁官费留学美国。1881年(光绪七年),18岁回国后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后历任外交部右侍郎、署邮传部尚书、铁路总公司督办、奉天巡抚等职。辛亥革命时,代表袁世凯参加南北议和。  相似文献   

11.
宋教仁的被杀,是在辛亥议和谈判结束之后,因这起震惊国人的大事件,好不容易议和谈好的一切,也从此改变。这一改变其实也成为民国政局和社会格局的改变。1913年3月20日“宋案”发生的那天晚上,宋教仁正坐在上海火车站沪宁线候车室里,他马上要乘火车先去南京,然后转乘津浦线北上,去北京见袁世凯。  相似文献   

12.
他设计并监制了有袁世凯头像的一元银币(俗称“袁大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又撰写了《改进人民币制度办法五则》,上书建议改革币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他还设计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二版人民币,他就是——  相似文献   

13.
题记:前总统袁世凯逝世前不久,写下了下面这篇论述中国教育改革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在两名美国女记者的建议下写作而成。她们向袁世凯提出了11个问题,袁世凯回答了其中的10个,剩下的一个问题因为无法完全理解而没有回答。从文中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已经将美国教育体制作为范例,并且准备为工人阶级提供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外书摘》2009,(6):68-71
张振武这个人,国版教科书及正史中,往往一笔带过。最多是讲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后翻脸,磨刀霍霍,杀掉首义功臣之一的张振武。 真实的历史中,袁世凯甫当“大总统”,不仅没大开杀戒,还对党人极尽网罗之能事,待孙中山如上宾,为各位辛亥元勋皆设荣位,极尽“杯酒释兵权”之厚道能事。张振武之死,实由黎元洪而起,怪不得袁世凯。  相似文献   

15.
商鞅的贡献     
1912年6月,毛泽东在湖南省高等中学读书时.曾针对当时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政治混乱、法令不彰的状况,写了一篇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文中说:“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此时,毛泽东虽还没有树立唯物史观,但他把商鞅誉为“首屈一指”的“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却是深刻的、有见地的。就是在今天,仍对我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袁世凯1909年初到1911年底被贬洹上村少有触及。依据目前发现的相关书信、报道、回忆等档案资料可知,洹上村3年是袁氏一生中最重要的3年,也是袁最彷徨、最苦闷、最矛盾的三年。他表面在洹上村隐居,实则积蓄力量,如猛虎在山,待机而动。  相似文献   

17.
正我跟你们说,咱们都死光了,千秋万世都有张伯驹的名字!一心只想做名士清末民初,河南项城,张伯驹出生在书香门第张家。7岁那年,他被过继给伯父张镇芳。张镇芳是光绪进士,袁世凯哥哥的内弟,当过河南总督,因擅长理财,在天津创办了盐业银行,位高权重,财运亨通。张伯驹聪颖好学,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一本《古文观止》倒背如流。家里人想让他做  相似文献   

18.
杨度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政治家,先后投身于完全对立的政治派别,他参与了公车上书,后来又支持袁世凯称帝,他虽有救国之心,但所托非人,没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这是杨度一生的悲剧,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艰难崛起之路的缩影。但最令人称道的是他曲折的政治主张,最开始主张君主立宪,为段祺瑞鼓吹呐喊,但最后却为营救李大钊、加入共产党、救济地下党而捐出了自己的积蓄和房产,留下了"毁家纾难"的美谈。  相似文献   

19.
劫后重逢 1914年春天,徐致靖和康有为劫后余生,终于在杭州重逢,此时离戊戌年已近16个年头。两人目光一对,康即自称小侄,抢先几步,跪倒在地。徐也跪下,两人抱头痛哭。康说杭州当道朱瑞是袁世凯的人,怕隔墙有耳,建议笔谈。  相似文献   

20.
刘继兴 《老年人》2014,(8):42-43
正民国时期有这么一个人,他以手中的如椽巨笔,独斗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三大军阀,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演绎了一段令人感慨的民国报人传奇。这个人就是邵飘萍。邵飘萍1886年出生于浙江东阳,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