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思路和重大意义等几个方面论述邓小平经济结构调整的思想。邓小平认为: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走向正常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增长的客观要求,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调整的思路是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思想,对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思路和重大意义等几个方面论述邓小平经济结构调整的思想.邓小平认为: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走向正常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增长的客观要求,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调整的思路是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思想,对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经济发展动力论阐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完整的动力体系: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人民群众需要与利益的满足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外部推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子动力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合动力,由此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其中较主要的可归纳为农业战略地位论、农业发展道路论和农业发展动力论。认真学习邓小平农业经济发展思想,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的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认为 :和平稳定和对外开放是发展的条件 ;改革和科学技术是发展的动力 ;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实现人民利益为目标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先发展带动后发展、台阶式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和理论创新,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对于我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动力思想主要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中心为发展生产力、核心为共同富裕、动力为改革创新、外因为改革开放、战略为“三步走”。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对21世纪的长远、战略性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90年代邓小平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著名的"台阶式"的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从理论上深刻分析"台阶式"发展思想的动力论、周期论、机遇论、速度论、效益论、策略论等等科学内涵及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石,对于今天更加自觉地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他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提出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邓小平同志认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 ,二靠科学 ;要依靠改革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他提出了实现农业“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这5个要求中,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任务.所谓生产发展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又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中心任务,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老一代领导人积极探索“中国特色” ,主要表现在 :以合作社作为由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转变的过渡形式、以工农业齐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建设模式、以供给制作为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以大同思想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范式。但是由于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局限 ,这些“中国特色”的思路事与愿违 ,没有能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业技术创新、制度路径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增长源泉转变、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和农业产出模式转变的有机统一。农业技术创新可以全面重建农业生产函数,从而驱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技术创新驱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路径是:完善要素市场机制、强化农业外部性的内部化规制、建立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基本思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一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大国,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问题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但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如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之弊端、农业比较利益和农民素质均偏低、农业科技相对落后、农民结构性失业等。文章在分析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索有助于加快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显示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安徽省太湖县采取鼓励资金互助、引入"政府信用"等金融手段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但尚存在正规金融涉农贷款比例下降、农村信用社改制后支农意愿减弱等不足之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在金融领域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完美联接,打好农业资本内生和外生组合拳;加大农业资金供给,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广"政府信用"模式,发挥村干部和农业主管部门在农业融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两岸农业合作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两岸农业合作模式的核心是两岸具有极强互补性的农业资源要素的流动与整合,两岸农业合作能获得"双赢"利益驱动着合作的不断发展。两岸农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两岸农业资源禀赋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是两岸农业合作能取得"双赢"的基础。从"大农业"、"多功能农业"、重视先进制度资源与优质人力资本引进等视角思考,两岸农业合作还有巨大的潜力与空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全面推进,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类,得到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在成为我国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从家庭农场的内涵与外延出发,通过追溯国营农场到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深入揭示了我国家庭农场产生与演变的内在逻辑,分析了家庭农场制度变迁的动因和条件,并总结了当代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特点与现状。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分析石家庄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挖掘了制约该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症结,包括“四化”同步发展路径不清晰、城镇化缺乏龙头带动和产业支撑、工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等.提出了以“四化”同步促县域经济腾飞的具体路径:重视顶层设计是前提;全面推进“大县城”建设是城镇化龙头;促进“两化”融合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是主体;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根基.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条件下依然成立;面板门槛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非农就业为门槛变量的递增型非线性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有利于形成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驱动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尚不明显;驱动路径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三个子体系现代化的驱动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主导下的迂回式农业发展:中国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政府主导的赶超战略下农业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迂回式"发展模式,迂回模式是指落后国家通过优先发展工业再迂回发展农业的思想.工业化及其在空间上的城市化进程从供求两个方面塑造农业发展的市场、技术和组织基础.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则促使农业组织化和专业化经营,工业化同时还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的技术基础.然而,迂回式发展的后阶段仍需政府政策打破城市和工业偏向的传统,转而偏向农村和农业,提供市场增进型政策,最终实现城乡和工农之间的政策均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