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隐喻的认知与范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传统上,人们把隐喻归入修辞研究的范围.G.Lakoff以及Svorou等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的意义,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提出对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范畴化研究能够更好地解释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隐喻的认知方式、范畴化以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于隐喻的理解和探讨,存在着多种维度的研究理论,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不同领域。从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隐喻研究方面的两个理论维度出发,可以看到两者在捕捉隐喻本质和阐述语言使用中隐喻普遍现象方面的贡献。两者结合的互补性隐喻视角,能促进隐喻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升华,从而提供更完整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隐喻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把隐喻看作词语层面上的修辞现象。对隐喻的本质认识已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面上,即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帮助人们理解隐喻的产生,理解和接受,隐喻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正确理解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捷径,对人类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隐喻的民族性及其认知阐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还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隐喻承载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内涵,所以各民族的隐喻方式不同.我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解释影响了特定的隐喻模式,特定的隐喻又以特定的模式影响我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解释.理解隐喻性话语的关键就是在隐喻性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隐喻的民族性折射出其认知性特点,因而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知识进行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5.
谚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单位,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大多数谚语建立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之上。谚语所表达的道理是通过将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情况与生活中更为普通、常见、具体的概念联系而突显出来的,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词汇,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构造出来的。本文运用当代认知理论中的框架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尝试性地解释了谚语的语用认知。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对隐喻功能的研究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隐喻和理解隐喻的功能。隐喻有着显著社会意义,分析隐喻的社会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常见的语言现象,并且正确地对其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总结归纳出动物隐喻的三种基本形式: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和名词转动词隐喻,说明了隐喻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隐喻是一种人类思维现象,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描述、理解和解释新事物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8.
以语义层面为突破口,以认知理论为框架,阐述了隐喻的本质、种类和影响其理解的相关因素.传统的隐喻观在许多方面存在缺陷,不能解释许多语言使用现象.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为词义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视角下拟人的构建及其认知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拟人的研究局限于修辞学范畴,主要考察拟人的修辞功能和效果。认知语言学认为,拟人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而拟人也是一种隐喻。拟人隐喻思维很好地解释了拟人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探讨拟人的构建及其认知力,有助于加深对拟人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隐喻历来被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而被纳入修辞学研究的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也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隐喻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对翻译而言,这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翻译的尝试及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隐喻研究中,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隐喻的性质和功能作出了各自的阐释。本文简要介绍一下有关学者分别从修辞、认知以及语法的角度对隐喻理论所作的诠释,进而讨论三种隐喻观的异同点,以期达到对隐喻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语法隐喻的对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修辞隐喻到认知隐喻再到语法隐喻 ,对隐喻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本文从三个层面———隐喻的性质、隐喻的机制、隐喻的功能———对这三种隐喻观各自对于隐喻的认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认为这三种隐喻观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且展示了隐喻研究的多维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两种隐喻理论基于对语言的不同理解,对隐喻的研究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两种隐喻理论,有四个不同点--对语言的认识不同、研究范围大小不同、对人类经验的分类不同、对"重塑"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一个相同点--都承认隐喻是一种语义现象,都试图解答隐喻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意义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认知方面来探讨隐喻,先对隐喻的发展史进行了探讨,接着探讨了隐喻和口译的关系,然后探讨了隐喻和翻译的相通性,解决口译问题中隐喻现象的必要性,然后对纽马克和刘宓庆提出的对隐喻的翻译策略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中包括:国外对于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特点、隐喻的成因和功能、隐喻理论的运行模式、隐喻的识别和理解及个人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一种文化和认知二位一体的现象,认知的框架是文化,文化的传承靠认知,文化和认知在隐喻中的结合体现了文化、语言、认知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从分析隐喻的本质入手,探讨了隐喻的文化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RT)为基础,论证了隐喻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语义解码过程,而且是在最佳相关原则(principleofrelevance)的指引下寻求本体和喻体间的最佳相关的认知推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隐喻理解模式应用于隐喻理解的实例来证明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甄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语言修饰手段。仅用下定义的方法是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两者的区别的。作为语言和人们思维自然发展的产物,只有从认知角度才能对隐喻和转喻进行真正的甄别。在从认知域数量和认知加工级别对两者进行区别时。可采用隐性和显性相似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